1995年7月12日,杭城的夏日热浪滚滚,蝉鸣在梧桐树上此起彼伏。沈知意坐在星宁工作室里,盯着面前嗡嗡作响的台式电脑,屏幕上是马云发来的关于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资料。此时的中国,互联网的浪潮正悄然涌动,虽然距离真正的普及还有些时日,但敏锐的沈知意已经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
“沈姐,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出来了!”王思博抱着一摞文件匆匆走进来,推了推眼镜,“现在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我们是不是该提前布局?”沈知意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边的bb机,脑海中浮现出马云描述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图景。
与此同时,在湘西的宿华也没闲着。14岁的他坐在新建成的数字化工作室里,面前摆着几台电脑。这里不仅是他继续钻研技术的地方,也成了山里孩子们接触外面世界的窗口。宿华正在教几个孩子编写简单的网页代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专注的脸上。“等互联网真正发展起来,我们做的这些就能派上大用场。”宿华对孩子们说,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沈宅别墅里,沈舒和沈宁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7岁的沈舒不再只沉迷于吃肉夹馍,她好奇地缠着沈知意问:“阿姐,互联网是什么呀?能做出更好吃的肉饼吗?”11岁的沈宁则更关注学业,她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功课,还会跟着王思博学习基础的商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
距离高考还有两年,沈知意的学习任务愈发繁重。但她依然坚持每天抽出时间关注商业动态和互联网的发展。晚上,她常常坐在书桌前,一边复习功课,一边思考星辰肉饼和星火计划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向。桌上的bb机不时震动,传来各地分店的消息,或是马云、宿华等人分享的新想法。
李强的“星火·新生食品厂”也在积极拥抱变化。他在沈知意的建议下,开始尝试通过新兴的网络论坛推广产品。虽然目前效果还不显着,但他坚信这是未来的趋势。厂里的年轻工人们对这些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下班后常常围在一起讨论如何利用互联网把肉夹馍卖到更远的地方。
一天,沈知意收到二叔从国外发来的邮件,详细介绍了国外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和成功案例。她立刻组织团队开会,决定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项目组,提前为星辰肉饼的线上转型做准备。“我们要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抢占先机。”沈知意对团队成员说,“这不仅是商业的变革,更是一个时代的机遇。”
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沈知意也会抽空和宿华、马云等人交流。通过bb机和越洋电话,他们分享着对互联网的理解和展望。马云兴奋地说:“知意,等中国黄页发展起来,我们可以一起打造一个连接全球的商业平台!”宿华则专注于技术研发,他说要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企业的网络应用程序。
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沈知意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同时也离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越来越近。她知道,这两年不仅是决定她个人命运的关键时期,也是星辰肉饼和星火计划迈向新高度的重要阶段。在时代的浪潮中,这个15岁的少女,怀揣着梦想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勇敢地迎接挑战,准备书写属于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