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格林,中央大区和梅娜区已经控制完毕,帮派分子已经被我们分隔开来。”
“有部分逃到新港区去了,剩下的大部分都盘踞在了扎洛林区那里。”
斯塔林介绍着现在的情况。
一场针对帮派分子的围剿硬是被他当做正儿八经的战役去打了。
革命军迅猛的攻势直接把敌人一分为二,但现在唯一还保持着高战斗力的部队也就只有托卡列夫率领的连队,其余的工作队暂时都还没有完成军事训练。
“这没关系的,让托卡列夫带队去新港区解决那里的敌人。”
叶格林在接手战场指挥权之后表现出了与斯塔林完全不同的战略部署,他并不急着去消灭敌人,反倒是把这场战斗当做了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
“调动后续的工作队过来填补防线,让运输队的同志多运点枪过来,我们需要武装最先前的工作队。”
为了保障不被敌人反扑,之前斯塔林是按照组织度从高到低把工作队沿着战线从前向后逐步安排的。
这样的安排正好方便了叶格林现在的部署,前沿的工作队基本都是统合程度最好的,他们距离成军基本也只差一定时间的训练了。
不过比起在校场内死板的踢正步、训队列,叶格林更倾向于让老兵先带着新兵蛋子们体验一次战场再说。
之前在游击队的时候就是这样。
那时候游击队穷,没几把枪也没多少子弹,根据地更是没有的。所以这样老兵带新兵直接上战场的制度一开始是迫不得已的,
但随着雷曼沼泽游击队的逐渐壮大,叶格林他们也逐渐总结和完善了这个制度。
在小规模战斗的时候,游击队都会安排几个老兵直接带着十来个新兵们去执行一些不太重要的任务。
主要目的就是让新兵熟悉战场,同时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让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新兵们能够快速熟悉不同战斗攻势的打法,并且理解其设计的意义。
基本上只要几场典型的战斗下来,新兵们差不多都能够理解至少三种战斗攻势的打法。
雷曼沼泽游击队的超高组织力可不仅仅只靠着先进的组织模式,更是建立在全体游击队员们对战斗的深刻理解上面的。
即便队伍全部都被打散了,每一个游击队员都能够根据局部战场的情况自己选择相应的攻势打法,根据凑起来的人数选择相应的战术。
这一切都不是大家天生就有的!
叶格林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锻炼部队的机会,现在的情况对就是如此。
新港区那边因为情况特殊,革命军需要那里的码头和沉船,所以才派了托卡列夫去迅速解决。
而剩下的敌人,叶格林就准备好好跟他们玩一玩了。
很快前线的工作队就被全体武装了起来,同时一块到来的还有革命军的警卫部队。
叶格林把他们的警卫全部派往了前线以补充队伍内的老兵数量。
十来个人的工作队有一个队长就够了,但十来个人战斗班组只有一个老兵就有些够呛了。
“布达罗夫,好久不见啊。”
“是你啊,德拉尼奇,怎么警卫部队的竟然也过来了。”
相熟的两人互相打着招呼,布达罗夫他们小队被选中了升级成了战斗小组,同时也分配过来了两名老兵。
“老兵三个,新兵蛋子十四个,这个战斗的难度有点大哦。”
德拉尼奇检查着手中的步枪随口说着,在确定没问题后他又挨个帮新兵检查起来。
“对了,布达罗夫队长,带着新兵们摸过枪没?”
“还没呢,一直都在干活,我现在看到门缝都想给塞把细石子进去。”
老兵们有说有笑地在做着战斗前的检查,而新兵们则是一脸紧张中带着期待。
布达罗夫他们这一队新兵基本上都参加过沃尔夫格勒战役最后的大反扑,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经历过战火的,唯一欠缺的就是更加系统的战斗指导。
“大伙们都过来听听,等会要打仗了,咱们有些话要给大家讲讲。”
作为队长的布达罗夫其实论打仗是比不了新来的德拉尼奇。
他更多的工作经验其实是在轨道检修上的,之前革命军的丐版装甲列车就是他负责弄出来的。
这样的人才应该是放在工厂那边的,叶列茨基那边可能更需要他。
但奈何在战后革命军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实在太少了,布达罗夫在之前的战斗中成功统领了一个班的战士并且在最艰难的战场活了下来。
仅凭着这一份功绩就足以让他被调过来统领一支工作队了。
现在虽然暂时安全了,但吸血鬼的反扑迟早会来。
比起专业的技术人才,革命军现在急缺足够可堪一用的军事人才。
今天的战斗就是一场随堂小测,革命军需要筛选出能够担任基层指战员的同志。
这半个月是时间尽管有些仓促,但高强度、高组织度的劳动也足以让大家成长了。
“老伙计,已经准备好了,新兵的武器我都给检查过了。”
布达罗夫带着小队全员来到了街角,德拉尼奇正在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尽管队长是布达罗夫,但他还是很大方地将指挥权交给了在军事技能方面更胜一筹的德拉尼奇。
而后者也不愧为前雷曼沼泽游击队的一员,德拉尼奇很快就制定出了计划。
“前面第二个巷子应该有人埋伏着,等会我们打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我的意见是一开战就带着人绕过十字路口跑到街口的房子那去,一点点摸过去注意隐蔽。”
“战斗的事情可以不急,我们让旁边的小队绕后,敌人在哪一面防守薄弱我们两队就互相配合着就从那里进攻。”
德拉尼奇说完了自己的计划,而布达罗夫也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如果敌人就在屋子里我们怎么办?”
“这样带着部队过街会不会有很大的损失?”
布达罗夫之前跟着马梅林连长打过仗,他很清楚在战前商讨战术的时候是一点儿问题都不能留的,哪里不懂必须在第一时间问出来。
革命军没有帝国军那边等级森严的制度,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权利提出自己的疑问,也有权利对具体的战术提出自己的看法。
“所以德拉尼奇同志,我想我们要不要再拉上一个小队过来。”
“让他们从西南面的广场那掩护射击,吸引敌人注意力我们在摸过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