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门廊,秦青川没敢走太深,扬声喊了一嗓子。
“您好,有人么?”
几秒后,东厢房走出一位中年人,还没彻底出来,声音先传了过来。
“年还没过完,就要卖废品?”
中年人满脸胡子拉碴,嘴角叼着烟,披着棉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人打扰,总之语气不太好。
即便这样,秦青川态度仍旧恭敬,有求于人嘛。
“大爷,我们马上要下乡,想找些书,到时候打发时间。”
老京城,称呼爷,源自满族,早已经在市井传开。
遇见六七十岁的,尊一声老太爷,显得有涵养。
遇见四五十岁的,喊一句大爷,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遇见年轻人,也可以称呼二爷,能拉近距离。
哪怕小孩子,也有不少人叫少爷,没那么生分。
吵架叫嚣,爷我等着。
攀谈闲聊,爷们多大?
……
总之,无关尊卑,仅仅是礼貌,或者习惯罢了。
随着破四旧,渐渐有些收敛,少爷二爷不说成为禁忌,基本没人再用,也就是老太爷和大爷,没受什么影响。
中年人微眯着双眼,顿了顿,大步走近,招手示意。
“外面木棚下,都是报纸和废书,要是糊墙,马马虎虎,要是想看,恐怕不成,走吧,去倒坐房。”
态度突然变得温和,令秦青川和郑明亮二人,有些诧异,不禁对视一眼,紧接着,忙不迭跟上。
来到倒坐房,房门刚被推开,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中年人熟视无睹,抬手一指。
“东边都是文化课相关书籍,西边都是杂谈小说。”
说完,意有所指,又补了句。
“既然有心,不妨去东边看看吧,大考迟早会恢复,哪怕下乡,也要常怀学有所成,报效国家之心。”
闻听此言,秦青川眉峰微扬,不免多看了几眼中年人。
不修边幅,该不会是某位落魄大佬,还没被复用,生无可恋吧?
正在出神,郑明亮已经走到西侧书堆。
“三哥,过来啊,等什么呢?”
秦青川冲中年人微微颔首,转而迈步走去东侧。
书籍明显被人整理过,一摞一摞,码得很整齐。
除了最上面有些灰尘,保养得非常好,这种情况,根本不像是废品收购站,秦青川更加笃定中年人有故事。
几分钟后,一本书引起注意。
浅绿色外皮,数理化自学丛书,代数,第一册,三行字。
要是没记错,前世,高中班主任曾说过,下乡时,为了这套书,知青们天天吵架,甚至打架,说一句首版高考宝典,一点不为过。
看到秦青川翻阅,中年人定睛细瞧,继而嘴角微扬,悠悠一声。
“数理化自学丛书,总共十七本,看仔细,别拿重,也别拿少。”
“好嘞,大爷,劳您提醒。”
秦青川笑呵呵一声,举了举手中的书。
“亮子,别在那边翻了,过来找这个。”
约莫半小时,挑挑拣拣凑齐四套,秦青川才叫停。
“大爷,总共四套,您看该给多少钱呢?”
两个人要四套,尤其是还有个人不情不愿,中年人略微有些诧异,也没多问,随口一声。
“六十几本书,也有些分量,直接给五毛吧,走个流程。”
去书店买的话,随随便便一本书,怎么也得五六毛,更不要说,关系到能不能考上大学,继而回城。
秦青川不假思索,满口答应,“没问题。”
付钱,离开。
望着秦青川二人的背影,中年人嘴角噙着笑,喃喃自语。
“快十年了吧,万万没想到,还能碰到有主见,好学的小家伙。”
却说秦青川二人。
郑明亮抱着书,整张脸写满了不乐意,刚才有外人,没说什么,现在就哥俩,当即开始唠叨。
“三哥,你到底咋了,买这破书干嘛?就算不买小说故事,有那五毛钱,买几块糖甜甜嘴也行啊。”
秦青川侧目,面带微笑,语气却有些严肃。
“亮子,相信我,不管五年,还是十年,大考肯定会恢复,到时候考上大学,不但可以回城,还能成为干部。
你和晓玲,我和晓溪,咱们四个争口气,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到时候混个干部当当。”
郑明亮面露苦色。
“三哥,咱哥俩光屁股长大,我肯定相信你,也愿意听你的,之前,你让干架,我从不含糊,你让逃课,我也没二话,可你……可你这突然让好好学习,这不是要我的命么?”
秦青川不由得翻了个白眼。
“少扯犊子,听我的,现在先把书送回去,也给你家晓玲说清楚,十七本书必须吃得透透的。”
郑明亮还待要说,秦青川努了努下巴,催促一声,“赶紧的。”
二人返回南锣鼓巷,在胡同口分开,两家相距也就二百来米。
秦家。
秦满仓不知道去哪儿了,估摸着去串门了。
杨桂芳坐在客厅,依旧在长吁短叹,瞥见秦青川回来,蹙眉询问。
“三儿,你咋这么快就回来了,又不舒服?”
说话间,看清怀里的书,又是一问,“咋买这么多书?”
秦青川笑了笑。
“嗐,都是旧书,没花几毛钱,这不是想着,万一大考恢复,也能考大学,然后回城么?”
杨桂芳不禁摇了摇头,“你啊,可真是异想天开……”
说着,想起什么,当即话锋一转,“也好,有个念想。”
秦青川把书送进西屋,回到客厅。
“妈,我二哥要是先回来,你提醒一下,别给我糟蹋喽。”
秦家总共三间正房。
中间是客厅、餐厅,甚至冬天还要兼顾厨房。
东屋秦满仓夫妇住,西屋打了隔断,一半归秦晓溪,另一半归秦青泉和秦青川。
至于老大秦青山,运气好,结婚的时候,花钱弄了间倒坐房。
之所以特意提醒,只皆因二哥秦青泉不讲究。
要想上厕所,那是捞着什么算什么,除了红书,没那个胆子,什么书本、报纸,不知道被糟蹋了多少。
杨桂芳也清楚自家二儿子什么德性,当即满口保证。
“放心吧,等他回来,我嘱咐他。”
说完,笑问,“你还出去么?”
秦青川点了点头。
“对,我想去照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