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青川回家说起,杨桂芳免不了絮叨几句,不过,好像已经习惯,更多的是叮嘱,什么按时吃饭,注意休息之类的。
5月10号,谈判团队先行。
计委牵头,商务部、外交某司、铁老大运输总局、连同北仓省,五部联动。
耗时月余,6月20号,双方领导会晤,正式签订《双方经济合作备忘录》。
秦青川此次陪同,更像是几位领导综合秘书。
计委景军辉副主任,自家领导,行事风格积极,以前接触不多,一个月相处,熟络不少,时不时还能开个玩笑。
北仓王书记和刘省长,上次打过交道,商务部徐松江,早前港岛相处半年多,这些算是再续‘前缘’。
结识外交王铮司长,铁老大李善民局长,算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王铮,四十多岁,面容儒雅,或者说相当帅气,说话稳而有势,对秦青川精通多国语言,才思敏捷,非常欣赏。
李善民,同样四十多岁,言行举止,最为谦和,但凡闲暇,总喜欢拉着秦青川聊天。
用他的话来说,要想富先修路,铁路编织交通网,物资流转能够稳定民生,小秦在这些方面见解,还是蛮独到的。
边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孟德如愿以偿,出任绥芬常务副市长,兼职我方首任主任,可谓是意气风发。
孙立军留在绥芬,辽东经济走廊计委特派员。
......
扩大对熊贸易,从81年初有了想法,到签订备忘录,足足三年半,再算上动工建设,四年时间,可谓是‘持久战’。
好在结果喜人,待来日毛熊肢解、卢布贬值,绥双通道便是利剑,定能汲取养分,帮助家里茁壮成长,而且长子凭借输血管,也不至于落寞......
秦青川入仕以来,格局渐渐放大,却也没有覆盖全世界。
骨子里是个民族主义者,心里更多的是复兴,当然,有着远大抱负,不合时宜的话,也不会傻了吧唧往外说。
......
风吹叶落雪打霜,春雨润地迎骄阳。
厚厚的日历,一页页撕去,哪怕换了一本,也已过半,又是一年盛夏。
一年来,秦青川按部就班。
院里财经小组兼职顾问,时不时参加研讨会。
计委‘看戏’,讨论、协调、处理各项工作,参与完成七五草案,彻底化解‘价格闯关’,推动经开区设立......
苏老办公室。
风扇摇头晃脑,带来丝丝凉意。
苏老整个人又瘦了几分,隐隐有些脱相,坐在沙发上,嘴角带着笑,温声询问。
“小秦,做好准备了么?”
秦青川眉峰微扬,自信一笑。
“当然,一年多以来,规划处开会,张司长的‘表演’,越来越拙劣,我向往更大的会议桌。”
苏老不禁放声大笑。
“哈哈哈,好小子,有志气,中组评估接近尾声,你也该下去看看,乳虎需啸林,雏鹰要展翅。”
说完,先叹了口气,旋即又细致分析。
“价格闯关是预想,提前做工作,消除潜在隐患,成绩没想象中耀眼,你可不要失望。”
秦青川笑着摇头。
“不会,咱们民族已经吃了太多苦,能够规避风险,正是职责所在,又怎么会失望?”
苏老双眸缓缓微闭,眉宇间变得柔和。
“是啊,你能这么想,我很欣慰,当然,综合评估,你的履历也十分出彩。
并轨后续平稳,是你在居中调控,中组不会视而不见。
辽东经济走廊,半年时间,创汇指数级增长,不仅有经济收获,也有政治意义,暗线只说收获不小,却也不能忽略。
加之政企分离,国企改制,足够你出任一方主管。”
秦青川恭敬回应。
“老话说的好,璞玉需雕琢,离不开您的支持嘛。”
苏老吸了口烟,轻笑出声。
“你啊,下去要先稳住,切不可急功近利,央地平衡很关键,断不能总想着以势压人,要融入进去,步步为营,徐徐脱颖而出......”
面对惴惴教导,秦青川虚心听着。
苏老絮絮叨叨,时而细致,时而跳出,系统性给梳理着每一步台阶。
足足两个多小时,讪讪一笑。
“嗐,年纪大了,话有些多喽。”
说着,一摆手。
“不聊这个,最近几天,中组会叫我过去讨论,我初步预想,滨城、鹏城、松江府,三选一,你是什么想法?”
闻听此言,秦青川面色如常,心里慌得一批。
滨城,真不敢去。
要么是陪衬,要么是附庸,要么是对立,不管怎么干,都没好果子吃。
......
苏老见状,轻挑眉梢,笑呵呵示意。
“有什么就说,只要言之在理,我支持你。”
秦青川抿了下嘴唇,心中一动,换了个角度,委婉拒绝。
“苏老,辽东经济走廊,正在扩大覆盖面,滨城内依托绥双通道,外凭借港口,发展势头良好。鹏城和松江府,作为两大经济中心,有政策扶持,未来可期......”
细致分析完,目光坚定,脱口而出。
“我想去更困难的地方。”
苏老先是一愣,旋即往后一靠,朗声笑赞。
“好小子,有觉悟,肯吃苦,交给我吧。”
......
返回办公室,秦青川坐在桌前,真慌了神。
不得不说,滨城最合适。
参与辽东经济走廊扩大,又与港商,乃至丰天有过接触,如果可以,提前规划华棒鸡,三家经济枢纽,绝对是大功一件......
可这玩意不能细想。
不得已,连同鹏程和松江府,一并拒绝。
......
却说苏老。
坐在办公桌前,足足沉思半个小时,伸手拿起红色电话。
“滨城、鹏城、松江府都不考虑。”
“小家伙想去困难地方,多干干活。”
“也对,太偏僻的话,发挥不出经济建设能力。”
“可以,我赞同,明后天过去讨论讨论吧。”
......
一通电话,秦青川何去何从,范围缩小。
当然,秦青川不知道,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寄希望苏老会采纳自己想法,不再去费脑筋。
下班后,蹬着自行车,慢慢悠悠返回。
拐进32号楼前院,迎面偶遇小业子和小然然。
当即跳下车,笑问。
“你俩咋过来了,这是干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