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的盛夏,溽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观塘工业大厦的货运电梯发出沉闷的轰鸣,最后几箱贴着“芯启科技 - 启明零号”标签的芯片,在黄耀龙和两名工程师略显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注视下,被小心翼翼地装上了一辆印有“远大电子”Logo的货车。
司机签收了单据,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公事公办地点点头,发动引擎,汇入了楼下繁忙的车流。没有感谢,没有客套,只有例行公事的交接。这最后一批“启明零号”Vcd解码芯片的送达,标志着芯启科技持续了数周、几乎将整个公司拖入深渊的交付危机,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充满波折和妥协的句号。
办公室里,气氛依然有些沉闷。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巨大的精神压力,以及最终依靠打折和台积电“特殊通道”才勉强完成交付的现实,让所有人都感到身心俱疲。陈家俊靠在椅背上,双眼布满血丝,桌上还散落着昨晚通宵分析测试数据时留下的咖啡杯和方便面桶。顾维钧则默默地整理着最终版的设计文档和测试报告,眉头依旧紧锁,显然还在复盘整个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危机解除了吗?表面上看是的。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更像是一场惨胜,甚至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平局。
几天后,黄耀龙从远大电子那边带回了尾款支票,以及最新的市场信息。支票的数额是准确的——按照之前协商好的八五折价格结算。远大电子的财务部门倒是很准时,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表示。曾经的热络和期待,已经冷却成了带着距离感的客气和疏远。
“李远大那边怎么说?”林轩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问道。
黄耀龙叹了口气,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打印出来的资料,上面是一些用户论坛的帖子截图和几家小型电子评测媒体的报道。“远大的Vcd已经铺货上市了,初步的市场反馈……只能说是不好不坏。”
他将资料递给林轩,继续说道:“产品的主要功能都实现了,播放正版碟片基本没问题。但是,有一些早期购买的用户在网上反映,机器在长时间高强度使用下,比如连续播放那些质量不太好的盗版碟时,主板的发热量比较大,偶尔会出现画面卡顿、甚至死机的现象。虽然不普遍,但确实有这样的声音。”
“我们分析过,这可能和芯片在处理复杂或不规范码流时,功耗瞬时升高有关,也可能和远大自己的主板散热设计、电源设计有关系。但消费者不管这些,他们只会觉得‘这台Vcd不稳定’。”
“我去见李远大下面的那个采购总监,”黄耀龙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对方话里话外,都在抱怨。说他们的产品和市场上那些采用c-cube成熟方案的Vcd机相比,性能上并没有体现出什么明显优势,稳定性似乎还略逊一筹,但他们的成本因为用了我们的新芯片,再加上前期的设计磨合,并没有便宜多少,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李远大本人据说也颇有怨言,认为是我们芯启的芯片拖累了他的产品。”
“当然,”黄耀龙补充道,“他们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问题完全出在我们的‘启明零号’上,毕竟整机是他们自己设计生产的。所以,他们也只能暂时认了,但言下之意很明显——未来的合作,他们会非常非常谨慎,甚至可能……不会再有了。”
林轩默默地翻看着那些市场反馈,眉头微蹙。虽然预料到“启明零号”作为第一款产品,又是在极度压缩时间和成本的压力下完成的,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听到这些负面评价,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芯启科技刚刚萌芽的品牌声誉。
“钱呢?算清楚了吗?”林轩放下资料,看向黄耀龙。这是目前最现实的问题。
黄耀龙立刻从公文包里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一份详细的成本核算表。他将其摊开在会议桌上,脸色更加凝重。
“林生,各位,都过来看看吧。”他招呼顾维钧、陈家俊和其他几位核心工程师围拢过来。“远大的款子是全部到账了,一分没少。但是……”
他指着表格上的数字,一项一项地解释:“这是我们付给台积电的两次流片费用,特别是后面加急的那一批,加急费和实验批费用占了大头。这是支付给日月光和硅品的封装测试费用,因为赶工,价格也比正常报价高了一些。这是我们采购测试设备、探针卡的费用。这是……因为良率问题报废的die(裸晶)的成本。最后,还要算上给远大打的八五折的损失……”
一连串的数字触目惊心。
“最终核算下来,”黄耀龙的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沮丧,“我们这笔订单的总收入,在扣除所有直接制造成本后,毛利润率……不到5%!”
“不到5%?!”陈家俊失声叫了出来。这个数字低得让人难以置信。
“是的,”黄耀龙苦涩地点头,“这还仅仅是毛利!如果再算上我们这几个月投入的全部研发成本——购买和租用EdA工具的授权费、服务器的折旧、实验室的开销,还有我们所有人的工资、奖金、办公室租金、水电、运营管理费用……综合算下来,我们这第一单生意,基本上是……白忙活一场,甚至可以说是亏本赚吆喝。”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汽车噪音和头顶空调低沉的运行声。
几个月来的日夜奋战、担惊受怕、技术难关的煎熬、与代工厂和客户的艰难博弈……所有人都以为,只要芯片成功交付,公司就能迎来曙光,至少能赚到第一桶金,缓解一下紧张的财务状况。但现实却如此残酷。拼尽全力,冒着公司随时可能倒闭的巨大风险,最终的结果却是几乎没有赚到钱。巨大的失落感和挫败感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位年轻工程师低着头,小声嘟囔了一句:“那我们这几个月不是白干了吗……”
林轩看着大家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失落、疲惫甚至怀疑的表情,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但他知道,此刻他绝不能流露出任何负面情绪。他是团队的主心骨,是所有人的希望所在。他必须站出来,重新点燃大家的信心。
他清了清嗓子,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先别急着灰心丧气。”林轩的语气平静而有力,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账确实是这么算的,从纯粹的利润角度看,我们这一单的确做得非常辛苦,回报微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他坦诚地承认了财务上的困境,这让大家略微抬起了头。
“但是,”林轩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八度,“我们做这第一单生意,首要目标是什么?是赚钱吗?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活下来!是在悬崖边上把自己拉回来!是向市场、向代工厂、向潜在的投资者证明,我们芯启科技有能力设计出一款复杂的Soc芯片,并且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量产交付!”
“从这个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来看,我们成功了吗?!”林轩加重了语气,“我认为,我们是成功的!我们不仅活下来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远比那点微薄利润更宝贵的东西!”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
“第一,我们跑通了从芯片定义、设计、仿真、验证,到联系代工厂流片、封装、测试,再到最终交付客户的完整流程!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有多少坑,有多少细节需要注意,我们都用真金白银和不眠不休的夜晚,亲身体验了一遍!这些经验,是无法从书本上学到的,是未来我们开发任何新产品都必须依赖的宝贵财富!”
“第二,我们与台积电、日月光、硅品这些顶级的供应商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虽然过程很波折,我们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我们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少,下一次我们再去谈合作,他们不会再把我们当成一个完全没经验的草台班子!这为我们后续产品的生产铺平了道路!”
“第三,我们锻炼了队伍!在这次危机中,我们每个人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都在压力下获得了成长。老顾在后端设计和与代工厂沟通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了;家俊在测试方案和良率分析上展现了独当一一面;老黄在商务谈判和供应链管理上也积累了实战经验。我们这个团队,经历了这场‘战争’的洗礼,变得更加有韧性,更加团结!”
“第四,我们认清了现实!认清了芯片行业的残酷性,认清了技术、制造、市场、资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也认清了像远大电子这样看似不错的客户,其实也并非理想的合作伙伴。这些教训,将帮助我们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林轩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他将“亏损”的事实,从另一个角度赋予了积极的意义。虽然大家心里依然为没赚到钱而惋惜,但听了他的分析,心中的失落感确实被冲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经验价值的认同。
看到气氛有所缓和,林轩趁热打铁,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为了庆祝公司首款产品‘启明零号’成功实现交付,也为了感谢大家在这段时间里不计回报的辛苦付出和对公司不离不弃的坚守,”林轩脸上露出笑容,“我决定,这个月,所有参与项目的核心成员,发双倍奖金!”
“双倍奖金?!”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炸弹,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啊?林生!这……这怎么行!”黄耀龙第一个反应过来,急忙站起来阻止,“我们账上本来就没多少钱了!刚刚才算出这单生意基本没利润,您还要发双倍奖金?那下个月的运营怎么办?给台积电的尾款,还有马上要付的工资……”他几乎要掰着指头算账了,脸上写满了焦虑。
顾维钧和陈家俊也面露担忧之色。他们虽然也渴望奖金,但更担心公司的生存问题。
林轩抬手示意黄耀龙稍安勿躁,他的笑容不变,眼神却异常坚定:“老黄,你的担心我理解。但是,听我说完。”
“第一,这笔奖金是我们应得的。没有大家的拼命,公司早就没了,哪里还有机会在这里算利润?这是对大家付出的肯定和回报,是天经地义的。”
“第二,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虽然活下来了,但士气确实受到了影响。如果这时候我还要因为利润微薄而克扣大家的奖励,那只会让大家更心寒,对未来失去信心。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这笔钱,是用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投资!”
“第三,”林轩的语气带着强大的自信,“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我相信我们的能力,相信我们未来的产品!眼前这点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大家有干劲,有信心,我们很快就能把这次的损失加倍赚回来!”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所有人:“这次的亏损,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为我们的下一款产品铺路!我们会在‘启明一号’上,把失去的全部拿回来!”
“启明一号!”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瞬间点燃了顾维钧和陈家俊等技术人员心中的火焰。他们早就对“启明零号”的技术方案和市场定位有所保留,心中也隐隐期待着能开发一款真正体现芯启技术实力、更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没错,‘启明一号’!”林轩重重地点头,虽然具体方向还没正式公布,但他已经决定了,“‘启明一号’只是我们的敲门砖,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真正能够打响芯启科技名声,带来丰厚利润,让所有竞争对手都刮目相看的明星产品!”
林轩描绘的未来蓝图,加上双倍奖金的“强心针”,终于彻底冲散了会议室里持续了数日的沉闷和压抑。工程师们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眼中也再次闪烁起对技术和未来的憧憬与渴望。虽然公司的资金状况依旧紧张,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成功渡过生死难关的经历,以及老板展现出的魄力、担当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让整个团队重新充满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会议结束后,办公室里响起了久违的轻松笑声。有人开始讨论奖金怎么花,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向林轩打听“启明一号”的技术方向。
黄耀龙虽然还在为钱的事情发愁,但他看着重新焕发活力的团队,看着林轩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的担忧也减轻了许多。他选择相信林轩,就像之前无数次那样。他立刻开始盘算着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金,并开始思考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芯启科技,如同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洗礼的小树,虽然枝叶受损,元气未复,但总算是在这片残酷的商业丛林中,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勉强站稳了脚跟。
夜幕降临,林轩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依旧繁华的都市夜景。他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白天的意气风发背后,是他对未来的深沉忧虑。账上的资金还能支撑多久?“启明一号”能否一炮而红?更长远的EdA计划又该如何推进?远大电子的态度转变,也意味着短期内很难再有稳定的订单来源。
他知道,站稳脚跟仅仅是第一步,甚至是最简单的一步。接下来,他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增长点,无论是产品上的突破,还是资本上的助力,否则,这棵刚刚站稳的小树,很可能在下一场风暴来临之前,就因为缺乏养分而枯萎。
前路漫漫,挑战重重。但林轩掐灭了烟头,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他知道自己背负着什么,也清楚自己想要去向何方。
“启明一号……mp3”几个关键词在他脑海中闪过。
是时候,为芯启科技的下一步,布下更关键的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