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芯在硅谷路演中大放异彩、引得“巅峰资本”、“远景基金”等顶级Vc争相示好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跨越太平洋,传回了亚洲投资圈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那些原本因为启明芯的天使\/种子轮估值已然不低、或者对其技术壁垒和全球市场潜力仍存疑虑而处于观望状态的亚洲资本,此刻如同被冰水浇头,瞬间清醒过来——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错过一个千载难逢的、诞生于本土的、足以比肩硅谷巨头的“现象级”投资机会!
尤其是对于那些与启明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香港本土财团来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老板,情况有些变化。”基金负责人语气凝重地说道,“我们刚收到美国那边的消息,启明芯的林轩和赵晴鸢在硅谷路演非常成功,巅峰资本和远景基金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并且明确表达了强烈的领投意向。据说,他们内部给出的估值区间,可能已经超过了我们之前的预期上限,达到了4亿甚至5亿美元!”
“哦?”李家掌门人放下手中的雪茄,眉头微蹙,“那个年轻人……果然不简单。他那个所谓的‘盘古’EdA工具,真有那么厉害?”
“根据我们技术顾问的初步分析,以及硅谷那边传回来的信息,可信度很高。”负责人回答,“如果启明芯真的在EdA这个领域取得了突破,那它的价值就不能仅仅按照一家硬件芯片公司来评估了,它的想象空间会大得多。我们之前可能……有些低估了。”
李家掌门人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红木办公桌。“不能等了。硅谷那帮人动作很快,而且胃口很大。我们不能让这个可能诞生在香港的‘科技明珠’,完全落入外人手中。”
他做出指示:“立刻联系赵晴鸢!告诉她,长江基建基金对领投启明芯A轮同样有浓厚兴趣!我们可以提供更灵活的合作条件,并且承诺利用长和系在全球,尤其是在亚洲和中国大陆的网络资源,全力支持启明芯的市场拓展!估值方面,可以适当提高!务必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决心!”
“是!老板!”负责人立刻领命而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位于港岛另一端的新世界发展总部,郑家的决策层也在进行着类似的讨论。作为启明芯最早的天使投资人之一,郑家对启明芯的关注从未间断。当“启明一号”奇迹般的良率和pioneer的全球热销传来时,他们已经为自己当初的“慧眼识珠”而感到庆幸。而现在,硅谷传来的消息更是让他们意识到,启明芯的潜力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
“wendy(张晚晴)那边怎么说?”郑家的决策者问道,张晚晴与郑家有着长期而紧密的合作关系。
“wendy的意见是,启明芯的价值正在被市场快速重估,特别是其在EdA和未来移动芯片上的布局,极具战略意义。她建议我们必须在此轮融资中积极跟进,甚至可以考虑与嘉慧资本联合,组成一个强大的亚洲投资团,与硅谷Vc进行博弈,以确保我们在启明芯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一位负责家族基金运作的高管汇报道。
“好!就按wendy的建议办!”决策者当即拍板,“立刻联系赵晴鸢!明确我们‘新世界策略投资’将在此轮继续大力支持,并且愿意联合其他有实力的亚洲伙伴,提供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整体投资方案!”
除了香港本土的两大财团,其他亚洲资本也闻风而动。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这两家以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身份进行全球布局的巨头,也通过其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向启明芯表达了接触意向。他们更看重启明芯的技术实力对新加坡自身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和潜在的合作可能。
甚至连一向对海外初创公司投资较为保守的日本软银(Softbank),也在孙正义的亲自过问下,指示其风险投资部门——软银赛富基金(SAIF partners),加快对启明芯的评估,并尝试与赵晴鸢建立联系,探讨战略投资的可能性。孙正义敏锐地嗅到了启明芯在数字音乐和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可能扮演的关键角色。
一时间,启明芯成为了亚洲资本市场最耀眼的明星。赵晴鸢的办公室几乎成了“亚洲资本联络处”。来自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不同诉求的亚洲投资者,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启明芯抛来橄榄枝。
他们的策略和侧重点,与硅谷Vc有所不同:
更注资本,往往会强调其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深厚根基和政府关系,承诺能帮助启明芯更好地开拓这片潜力巨大的市场。
更倾向于战略合作: 除了财务回报,他们可能更看重与启明芯在技术、产业或市场层面的战略合作机会。比如,帮助启明芯对接其体系内的制造企业、渠道资源,或者共同投资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决策链条可能更复杂(但也可能更快): 家族财团的决策可能更快(取决于掌门人的意志),但主权基金或大型企业的投资决策流程可能更长、更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非财务因素。
估值容忍度可能略低: 相较于硅谷Vc对“颠覆性技术”可能给出的超高估值,部分亚洲投资者可能更注重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和短期回报,对估值的要求可能更“务实”一些。
面对纷至沓来的亚洲资本,林轩和赵晴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硅谷Vc能带来最前沿的技术视野、最成熟的资本运作经验和全球化的网络资源,对于我们未来在纳斯达克上市至关重要。”赵晴鸢分析道,“而亚洲本土的资本,则能提供更接地气的市场支持,尤其是在搞定复杂的大陆市场和政府关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林轩表示赞同:“没错。我们不能完全倒向任何一方。最好的结果是,能够组建一个既有硅谷顶级Vc领投、又能吸纳亚洲战略资本参与的、‘东西合璧’的投资团。这样既能获得全球化的视野和资源,又能扎根本土,实现利益平衡。”
“这正是我的想法。”赵晴鸢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现在的情况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可以利用硅谷Vc给出的高估值作为标杆,来‘撬动’亚洲资本;同时,也可以用亚洲资本提供的战略资源和市场承诺,来‘平衡’硅谷Vc可能提出的苛刻条款。这场角力,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
她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谈判策略,准备同时与来自硅谷和亚洲的潜在投资者进行接触和博弈,目标是构建一个最优化的A轮融资结构。
启明芯的A轮融资,已经从最初的“寻求认可”,演变成了一场全球顶级资本之间的激烈角力。硅谷的“技术流”与亚洲的“资源派”同台竞技,都想在这家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身上,烙下自己的印记。而林轩和赵晴鸢,则需要在这场资本的盛宴与博弈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最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
亚洲资本的强势入场,不仅为启明芯带来了更多的资金选择和更强的谈判筹码,也预示着这家诞生于香江的公司,其未来的发展,将深深地烙上“融汇东西,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