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初的空气,带着一种凛冬已至的萧索。虽然香江的亚热带气候并未真正冰封,但全球科技产业,尤其是大洋彼岸的硅谷,却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寒流。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冲击波如同海啸般扩散,曾经不可一世的互联神话如同阳光下的泡沫般幻灭,留下的是一地狼藉——裁员、破产、投资冻结的消息如同雪片般飞舞,曾经象征着创新与财富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从高点跌落,腰斩之后似乎仍未见底。
《华尔街日报》的科技版面上,充斥着诸如webvan、pets等昔日明星企业申请破产保护的新闻;行业论坛里,弥漫着对未来的悲观预测和对“非理性繁荣”的反思;硅谷的咖啡馆里,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工程师们,脸上也多了几分对失业和房贷的忧虑。整个科技世界,仿佛一夜之间从狂热的夏季骤然跌入了冰冷的寒冬。
然而,在这片全球性的萧条景象之中,位于香港观塘海滨道的那栋现代化工业大厦内,启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部,却呈现出一派截然不同的、热火朝天的景象。
宽敞明亮的开放式办公区内,近三百名员工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pioneer V2在全球市场依旧供不应求,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在中国大陆,“龙芯一号”dVd芯片更是所向披靡,几乎垄断了市场,让启明芯的账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充盈起来;研发中心里,无论是“启明二号”的量产准备,“龙芯一号”的持续优化,还是“盘古”EdA和“火种”移动预研团队的技术攻坚,都在按照既定的节奏高速推进。公司账面上数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更是让启明芯在这场资本寒冬中,拥有了令所有同行艳羡的底气和从容。
这种强烈的反差,源于林轩近一年前那次高瞻远瞩的预警和提前部署。正是因为及时收紧了非核心开支,聚焦主营业务,并做好了充足的现金储备,启明芯才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中,不仅独善其身,甚至还隐隐然有了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逆势飞扬”的姿态。
但林轩知道,现在绝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行业的寒冬,固然淘汰了许多泡沫和弱者,但也可能让那些真正强大的巨头变得更加谨慎和聚焦,从而在未来形成更可怕的竞争压力。同时,这场危机也为启明芯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加速扩张、进一步拉大与追赶者差距的战略机遇期。
新年伊始,林轩便召集了启明芯的最高管理层和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负责人(通过启明芯内部刚刚升级的、拥有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加密视频会议系统),召开了一场旨在明确“后泡沫时代”公司战略方向的核心会议。
巨大的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热烈。林轩站在主讲台前,身后是巨大的投影屏幕。赵晴鸢坐在他的左手边,面前的笔记本电脑连接着投影仪,随时准备展示关键数据和报告。顾维钧、陈家俊、李志远、黄耀龙、孙振南(深圳研发中心负责人)等香港和深圳的核心高管悉数到场。而在巨大的屏幕墙上,则清晰地显示着远在硅谷的马克·安德森(北美销售副总裁)、约翰·卡特(原图芯cto,现负责移动GpU研发)和陈浩(前沿技术研究负责人),以及远在阿姆斯特丹的弗兰克·穆勒(欧洲区总经理)的面孔。这支汇聚了全球精英的“启明芯梦之队”核心成员,第一次以这种“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一堂。
“各位同事,新年好!”林轩首先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也跨越了遥远的时差。“过去的一年,是启明芯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成功应对了mp3专利战,推出了划时代的pioneer V2,奇袭了中国dVd市场,完成了创纪录的A轮融资,初步构建了全球化的运营架构和技术梯队……这些成就,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全体启明芯人的共同努力!我为大家感到骄傲!”
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
“但是,”林轩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成绩属于过去。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放眼全球,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互联网泡沫破裂带来的经济寒冬,是科技行业普遍的裁员和紧缩,是弥漫市场的悲观和不确定性。”
他切换了一张ppt,webvan、pets公司破产的新闻标题。“很多人可能会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启明芯是否也应该放慢脚步,收缩战线,准备‘过冬’?”
“我的答案是——不!”林轩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力量,“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加速前进、甩开对手、奠定未来十年领导地位的黄金机遇期!”
他开始阐述他的“危中寻机”战略逻辑:“第一,行业洗牌,为我们腾出空间!这场寒冬淘汰的是那些缺乏核心技术、依靠概念炒作的泡沫公司,而我们启明芯拥有实实在在的产品、技术和现金流!我们的竞争对手,即使是那些巨头,也必然会因为业绩压力而削减研发投入、放缓扩张步伐,甚至退出一些非核心领域。这就给了我们以更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吸纳顶尖人才、甚至进行战略性技术并购的绝佳机会!”
“第二,人才红利窗口大开!硅谷乃至全球的裁员潮,意味着大量优秀的工程师、科学家、管理人才正在流向市场。这些人,在泡沫时期我们可能需要付出天价才能请到,甚至根本请不到。但现在,他们可能更看重一个稳定、有前景、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抄底’全球顶尖人才,进一步壮大我们的团队!”
“第三,估值回归理性,投资并购成本降低!泡沫时期,任何与科技沾边的资产都被炒到了天上。现在泡沫破裂,无论是技术授权、供应商合作,还是潜在的并购目标,其价格都将回归理性。这为我们利用资本进行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布局,提供了更好的时机和更低的成本。”
“所以,”林轩的目光扫过全场,充满了强大的自信,“我们的总体战略是:在保持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利用行业寒冬期,逆势扩张!加速核心技术研发,抢占关键市场,吸纳顶尖人才,构建更深的护城河!”
赵晴鸢适时地接过话头,用详实的数据印证了林轩的判断。“各位请看,”她切换到公司的财务报表摘要,“截至上季度末,公司现金储备超过4亿美元,并且以每个季度近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我们的负债率极低。两大核心业务mp3和dVd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我们完全有能力支撑更大规模的战略投入。”
她接着展示了未来一年的初步预算框架,明确将加大在EdA、移动通信、cpU\/GpU等核心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比例,并为全球人才招募和潜在的技术并购预留了充足的资金。
接下来,会议进入了具体战略方向的讨论和决策阶段。
“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必须尽快开辟出第三条、能够与mp3和dVd并驾齐驱的、具备大规模增长潜力的新业务线!”林轩抛出了核心议题,“这个方向,经过我们前期的反复论证,已经非常明确——功能手机核心芯片市场!”
他详细分析了当时全球手机市场的格局: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等巨头牢牢把持着市场,年出货量已经达到数亿部,并且仍在快速增长。但这些巨头在核心芯片(特别是基带和多媒体处理)方面,仍然严重依赖tI、高通、英飞凌等少数几家供应商,或者使用自研但成本高昂、集成度不高的方案。市场迫切需要一种高性能、高集成度、低功耗、尤其是极具成本竞争力的单芯片解决方案。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林轩斩钉截铁地说,“凭借我们在Soc设计、低功耗技术、多媒体处理以及成本控制上的优势,我们完全有能力开发出比现有方案更优越的功能手机芯片!一旦成功打入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的顶级客户供应链,其带来的市场规模和战略意义,将远超mp3和dVd!”
他正式宣布:“即刻起,全力加速‘蜂鸟’(hummingbird)功能手机Soc项目的研发!所有相关资源优先保障!目标是在一年内拿出工程样品,向关键客户送样!”
这个决策得到了所有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大家都看到了功能机市场的巨大蛋糕,也对启明芯的技术实力充满信心。
紧接着,林轩又明确了另外两个方向的战略地位:
“‘盘古’EdA和‘火种’移动预研,是决定我们未来能否持续领先的战略基石,投入只增不减!”他看向李志远和高志明,“志远,‘盘古’的目标是两年内实现数字设计全流程内部替代!老高,‘火种’团队要尽快将wcdmA物理层Ip整合成完整的基带原型,同时密切跟踪3Gpp标准的最新进展,进行专利卡位!”
最后,他提到了那个最为神秘的项目:“‘夸父’cpU\/GpU项目,继续保持高度机密,小范围、长周期、不计成本地进行探索。王工,卡特先生,”他看向视频中的两位技术大牛,“我不需要你们短期内拿出成果,但我希望你们能为启明芯在未来十年,储备下足以颠覆行业的核心计算架构!”
战略方向清晰,任务目标明确。整个会议充满了决心和力量。
会议的最后,林轩再次强调:“各位,后泡沫时代,对很多公司来说是冬天,但对我们启明芯来说,是春天!是播种希望、大展宏图的春天!让我们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用我们的技术、智慧和汗水,共同开创属于启明芯的……新纪元!”
散会后,各部门负责人立刻行动起来,将会议的精神和决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启明芯这艘已经调整好航向的巨轮,在经历了短暂的战略定调后,再次鼓足风帆,向着功能机、EdA、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等更广阔、也更具挑战性的蓝海,全速前进!新纪元的黎明,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