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芯香港总部,位于中环那栋甲级写字楼顶层的、视野开阔的主会议室内,气氛却与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璀璨景色形成了鲜明对比,显得异常凝重。
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正清晰地显示着两份刚刚通过加密渠道传送过来的、页数惊人的pdF文档——一份来自芬兰诺基亚,另一份来自美国摩托罗拉。
这两份文件,是启明芯“蜂鸟一号”Soc在经历了对方严苛的技术评估后,正式给出的反馈报告。
会议桌旁,启明芯的最高决策层和核心技术负责人悉数在座。林轩居中,神色平静,但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赵晴鸢坐在他身旁,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财务分析数据。陈家俊(硬件总负责人)、张建华(基带总负责人)、小张(张明,软件平台负责人)、黄耀龙(市场与生产负责人)则分别坐在两侧,眉头紧锁。远在欧洲和北美的弗兰克·穆勒与马克·安德森,也通过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接入,他们的虚拟身影同样表情严肃。
“都看完了吧?”林轩首先打破了沉默,目光扫过众人,“这两份报告,份量不轻啊。”
何止是不轻。
简直如同两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在场所有人都有些喘不过气。
“诺基亚的要求……太全面了,也太苛刻了。”陈家俊率先发言,这位一向稳重的硬件老将,此刻语气中也难掩一丝疲惫和无奈。他指着屏幕上诺基亚报告中关于可靠性验证的部分:
“看看这里,高温工作寿命(htoL)测试,要求在125摄氏度下连续无故障运行1000小时!还有早期失效率(EFR)统计、闩锁效应(Latch-up)敏感度测试、覆盖所有管脚的hbm\/mm\/cdm全套ESd测试……这每一项都需要投入昂贵的专用设备和漫长的测试周期!光是完整跑完这一套可靠性验证,没个三五个月根本下不来!而且成本极高!”
“还有供应链审计,”他继续说道,“他们要求对我们从晶圆代工(tSmc\/三星)、到封装测试(日月光\/矽品)、再到物料采购和物流运输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符合他们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甚至暗示我们需要尽快找到可靠的第二晶圆代工厂来分散风险!这……这简直是把我们当成合作了十年以上的战略核心供应商来要求了!”
陈家俊的话音刚落,负责基带的张建华也接过了话头,他的脸色同样不好看:
“协议一致性测试,诺基亚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最新的GcF和ptcRb的全套认证,涉及数千个复杂的测试用例!这需要我们投入大量人力,在专业的认证实验室里反复调试和验证协议栈软件的每一个细节!”
“更麻烦的是互操作性(Iot)测试,”他补充道,“他们要求我们提供针对欧洲几大主流运营商(沃达丰、orange、t-mobile等)特定网络参数的优化版本,并且要在他们的实际网络环境中进行大规模外场测试,证明我们的芯片在各种复杂的现网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这需要我们派驻大量的工程师去欧洲,进行长时间、高成本的现场支持!”
“摩托罗拉那边,对idEN功能的支持是硬性要求,而且时间很紧!”负责北美市场的马克·安德erson通过视频补充道,“他们希望我们在三个月内拿出可行的软件解决方案,并在下一版芯片中实现硬件支持。这对于我们目前完全没有技术储备的idEN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负责软件平台的小张也一脸苦涩:“两家都对我们的SdK提出了大量的定制化要求。诺基亚希望深度集成到他们的S40\/S60开发环境,甚至要求开放部分底层驱动接口。摩托罗拉则要求我们完美适配他们那个庞大而老旧的p2K平台……这都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的软件工程资源,而且是为他们各自封闭的旧平台服务,未来的复用价值很低!”
弗兰克·穆勒的声音也从屏幕中传来,带着一丝无奈:“总的来说,两家公司对‘蜂鸟’的技术本身都非常认可,甚至可以说是惊艳。但是,在商务层面和合作模式上,他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启明芯是一家有潜力的新供应商,但必须完全按照他们的规则来玩。价格要最低,质量要最好,支持要最快,风险要我们承担,他们才会考虑‘赏赐’给我们一些订单。”
黄耀龙听着这些反馈,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这简直是……我们辛辛苦苦做出这么牛逼的芯片,技术领先他们那么多,结果就是为了给他们省几块美金的bom成本,还要被他们呼来喝去,提各种近乎无理的要求?这他妈跟我们以前给国外品牌做代工有什么区别?!”
他的话虽然糙,却道出了在场许多人心中的憋屈和不甘。
是啊,启明芯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观塘工业大厦里挣扎求存的小作坊了。他们有了世界一流的技术,有了充裕的资金,有了全球化的团队,为什么还要像过去一样,被这些所谓的“巨头”如此拿捏?
赵晴鸢适时地补充了来自财务角度的冰冷数据:“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如果我们要完全满足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家的所有要求,未来一年内,我们需要额外增加至少8000万到1亿美元的研发和测试投入!而根据他们采购部门透露出的价格意向,即使我们能拿到他们中端机型10%-15%的份额,这部分投入的直接回报周期也可能长达3年以上,并且后续利润率会非常薄,完全受制于他们的定价策略和订单波动。”
“换句话说,”她总结道,“从纯粹的财务回报角度来看,仅仅为了成为他们的功能机芯片供应商之一,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风险和收益是极不对等的。我们可能会陷入一个‘增收不增利’,甚至‘为他人做嫁衣’的陷阱。”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维多利亚港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会议室内的气氛,却如同被冰封了一般,冰冷而沉重。
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反馈报告,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了启明芯如果选择继续沿着“顶级供应商”这条路走下去,所将面临的残酷现实。
技术上的领先,并不必然带来市场上的尊重和对等的商业回报。在这些成熟而强大的行业巨头面前,启明芯依然只是一个渴望获得认可、需要遵守他们规则的“外来者”。
那份看似充满希望的“初步认可”,背后却隐藏着一份苛刻到近乎屈辱的“魔鬼清单”。
林轩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看着团队核心成员脸上那混杂着疲惫、不甘、无奈甚至愤怒的表情,心中却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做出改变的时刻,或许已经到来了。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大家的分析都很到位。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要求确实苛刻,现实也确实冰冷。”
“那么,”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启明芯,真的就甘心只做这样一个‘打工皇帝’吗?”
这个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炸雷,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轩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心悸的光芒。他知道,一个关乎启明芯未来命运的、更加大胆、也更加疯狂的想法,正在他的心中酝酿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