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啊......我们......这该不会是在做梦吧?”
地下室那浓厚的硝烟与金属气息尚未完全散去,一名年轻的女队员望着眼前这足以发动一场小型政变的军火库,声音因激动而控制不住地颤抖。
她的目光扫过一排排冰冷的枪械,堆积如山的弹药箱,以及那些散发着危险光泽的特种装备,呼吸急促,胸口剧烈起伏。
这远超预期的发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她乃至整个小队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韩子轩快步走到秦风身边,他的声音也压抑着一股难以置信的亢奋:
“队长,我们进来的时候,这安全屋的门锁就是被破坏的,门虚掩着......现在想来,这根本不是巧合!这一切会不会都是组织提前安排好的?这些武器......这份计划......都是故意留给我们的?”
这个推测让他浑身的血液都仿佛燃烧起来,摆在他们面前的不再仅仅是一次秘密抓捕任务的意外收获,而是一条通往历史转折点的血腥捷径——一个足以重塑格局、名垂青史,甚至......实现那个宏大叙事中“山河一统”伟业的千载难逢之机!
时代洪流的闸门似乎在这一刻轰然洞开,沉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历史责任感,猝不及防地压在了这群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六七岁的年轻战士肩上。
他们是学院精心培养的利刃,渴望在阴影中建立功勋,但内心深处燃烧的,是对创造不朽传奇的炽热渴求。
为了这份刚刚被揭示的、宏伟到近乎疯狂的使命,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愿意化作扑向烈焰的飞蛾,只为点燃那改变一切的火光!
“队长......我......我心跳太快了......有点缺氧......” 另一名队员紧紧握住因过度激动而不住颤抖的双拳,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明明是地下室闷热的环境,他却感到一股源自骨髓深处的寒意与战栗,那是巨大压力与极端亢奋交织下的生理本能反应。
秦风没有说话,他只是猛地深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叶,试图压下那股几乎要冲破理智堤坝的狂潮。
他死死屏住呼吸,面色涨红,直到胸腔传来剧烈的窒息感,才猛地将浊气吐出。
但这股混杂着震惊、狂热、以及对未知命运恐惧的复杂情绪,仍如沸腾的岩浆般在他体内奔涌,无处宣泄。
下一秒,没有任何预兆,秦风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寒芒。他猛地拔出腰间枪套里的92式手枪,动作快如闪电,枪口对准了那个被捆在椅子上、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的武器商人。
“砰——!”
刺耳的枪声在封闭的地下室内炸响,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9毫米子弹精准地贯穿了目标的头颅,红白之物瞬间喷溅在后方的墙壁上,留下触目惊心的痕迹。
滚烫的弹壳旋转着跌落在地,发出“叮当”一声清脆的撞击声,仿佛是某个古老而可怕封印被彻底解开的信号。
所有队员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血腥一幕惊呆了,下意识地看向秦风。只见秦风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他们从未见过的、近乎扭曲的嗜血笑容。
在众人惊诧混杂着敬畏的注视下,他将还在冒着青烟的手枪插回枪套,动作流畅而稳定。
他甩了甩手中那份滚烫的“绝密文件”,目光逐一扫过队员们因震惊和激动而微微扭曲的脸庞,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任务已经明确,目标就在眼前,弹药库已经为我们敞开。”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如刀,“那么,诸位,我们还在等什么呢?”
三十分钟后。
武器商人的安全屋地下室已经变成了临时的战前准备中心。空气中弥漫着枪油、汗水和肾上腺素混合的独特气味。
凭借着这个意外发现的庞大军火库,行动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进行了脱胎换骨般的武装升级。
他们舍弃了部分便于伪装但防护力不足的便装,在关键部位加装了轻便而坚固的陶瓷插板和软质凯夫拉防护层,尽可能在不牺牲太多灵活性的前提下提升生存率。
适用于城市夜间复杂环境作战的单兵夜视仪已经调试完毕,稳稳地固定在战术头盔上。通讯器被调至加密频道,确保内部联络的绝对安全。
此外,每个人的战术背包里都塞满了高爆炸药、不同引信的定时炸弹以及用于破障的塑性炸药——这些“硬家伙”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注定将扮演关键角色。
那张原本散乱的工作台上,此刻已经被清理干净,平铺着从信封中取出的所有文件。
这些不仅仅是任务简报,更是一部令人心悸的“台北市军事与政治目标精确打击指南”。地图、照片、建筑结构图、目标人物的详细活动规律、安保力量部署、甚至精确到分钟的时间表......
其详尽程度远超“详细”二字所能涵盖的范畴,每一页都凝聚着“学院”情报部门无数人员多年潜心经营的智慧与汗水,其份量足以压垮任何不够坚定的心智。
任务目标被清晰地划分,逻辑严密,指向明确。根据任务简报,行动队将化整为零,分为三个独立的突击小队,犹如三柄精准的手术刀,同时刺向这座沉睡都市的心脏:
第一小队目标直指台北市主要的广播电视中心和网络枢纽机房,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瘫痪其信息发布能力,制造信息真空,为后续的心理战和舆论引导铺平道路。
第二小队负责打击城市核心供电网络节点与关键交通枢纽,如主要桥梁、捷运控制中心,目标是制造大规模混乱,迟滞任何可能的军事或警察力量调动,为后续大部队登陆争取宝贵时间。
第三小队将执行为核心任务,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目标是定点清除或抓捕名单上列出的数位台当局高级军事将领及核心决策层人物,瘫痪其指挥系统,使其在最初的关键时刻群龙无首。
任务难度呈阶梯式递增,因此,负责执行“斩首”任务的第三小队人数最多,装备最为精良,并且将由秦风亲自带队。他很清楚,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极限考验,更是对整个“山河一统”行动成败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