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已是建安四年(199年)末至建安五年(200年)初。徐州在经历了屯田和盐铁专营的初步改革后,元气开始缓慢恢复,刘备主公的统治也日渐稳固。
而放眼整个天下,所有的目光,都开始聚焦到了北方——袁绍与曹操这两大巨头之间的对决,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官渡之战!这场将决定整个北方乃至天下未来走向的世纪大决战,即将拉开帷幕!
虽然徐州暂时并非主战场,但我们绝不能置身事外!这场决战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战略环境和生存空间!
若袁绍胜,则其势必更加骄横,南向用兵的可能性极大,徐州将首当其冲!
若曹操胜,则他将彻底统一北方,实力空前壮大,对徐州的威胁也将达到顶峰!
无论谁胜谁负,对我们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密切监控官渡战场的局势,尽可能地搜集双方的关键情报,并从中寻找可能为我所用的机会,成为了玄镜台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我将玄镜台相当一部分的精锐力量和资源,都秘密地投入到了针对邺城(袁绍大本营)和许都(曹操大本营)的情报渗透和收集工作之中。
这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任务!
袁绍和曹操麾下,都拥有着强大的情报机构和厉害的谋士(如审配、逢纪、荀彧、郭嘉、程昱等),我们的渗透行动如同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但玄镜台的弟兄们没有退缩。
他们利用各种伪装身份(行商、流民、甚至投军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冀州和兖州、豫州等地,试图从各种渠道,捕捉关于双方的蛛丝马迹。
一场围绕着官渡之战的、无声的情报暗战,就此展开!
我们重点关注的情报包括:
双方的兵力部署和调动: 主力部队集结在何处?前线指挥官是谁?后备力量有多少?
粮草储备与运输: 双方的粮草能支撑多久?粮道是否安全?是否存在被截断的风险?(这在官渡之战中至关重要!)
内部的矛盾与心态: 袁绍集团内部,不同派系(如审配、逢纪与许攸、郭图)之间的矛盾是否激化?将领们(如颜良、文丑、张合、高览)的心态如何?曹操集团内部,是否因为粮草不足或战线过长而产生动摇?士气如何?
核心谋士的计策与动向: 审配、逢纪、许攸、郭图、荀彧、郭嘉、程昱……这些顶级智囊们,都在为各自的主公出谋划策。他们提出了哪些关键性的战略建议?他们近期的活动轨迹如何?(特别是像许攸这样有“叛变”前科和可能性的关键人物!)
情报的收集过程异常艰难,也充满了血腥。我们有几位优秀的成员,在试图渗透或传递情报的过程中,不幸暴露身份,英勇牺牲。
每一次收到这样的噩耗,都让我心如刀绞,但也更加坚定了我必须在这场暗战中取得胜利的决心!
渐渐地,一些有价值的情报,开始通过各种曲折而隐秘的渠道,汇集到下邳的玄镜台总部。
“袁绍大军号称七十万(实则可能虚报),旌旗蔽日,军容看似极盛,然内部派系林立,指挥不一,粮草调度亦颇显混乱。”
“曹操兵力虽处劣势,然其兵将精锐,指挥统一,且占据官渡要隘,防守严密。唯粮草不济,乃其最大隐忧。”
“袁绍麾下谋士许攸,素与审配不和,近来因家人在邺城犯法被审配收押,心生怨怼,与袁绍亦有嫌隙。” (这条情报让我格外留意!)
“曹操方面,似乎也在积极寻求外援,有使者秘密前往荆州、江东等地活动。”
这些情报,虽然未必完全准确,也未必能立刻改变什么。但它们如同黑夜中的点点星光,开始为我勾勒出官渡之战前夕,那复杂而微妙的战略态势。
而玄镜台,这支由我亲手打造的情报力量,也在这场围绕着顶级博弈的情报暗战中,经受了第一次真正的考验,初试了它的锋芒!
虽然我们付出了代价,虽然我们的力量还很弱小,虽然我们还无法真正左右战局。但我们至少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对天下大势一无所知的“瞎子”和“聋子”了!
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我们开始能够主动地去探寻、去分析、去影响这个时代了!
而就在我密切关注着北方战局,不断分析着各种情报,试图从中寻找可乘之机时,一个真正石破天惊的、足以改变一切的“猎物”,即将意外地闯入我们玄镜台那张尚未完全织就的大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