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最终,刘备主公并没有立刻就我提出的、关于改革官员选拔考核机制和建立独立监察体系的“激进”建议,做出明确的答复。
他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说:“先生所虑,乃国之大计,备已知晓。然此事干系重大,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当务之急,还是先将这‘经纬平衡记账法’,在全州范围内,真正落实下去。”
我明白他的顾虑和难处。整顿吏治,触及人事与制度的根本,其难度和风险,确实远非推行一项具体的经济政策可比。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来权衡,也需要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虽然更深层次的改革暂时搁置,但“经纬平衡记账法”的全面推行,本身就已经在徐州的官场之上,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暴”,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推行、严格考核、以及恩威并施的激励与惩处,“新法”终于在州府的核心财政部门以及大部分郡县的度支、仓储、屯田等关键环节,初步站稳了脚跟。
“钱袋子”开始被逐渐“管紧”了。
混乱的流水账被规范的分类账和平衡表所取代,每一笔钱粮的收付都必须有据可查,相互勾稽。那些习惯了浑水摸鱼、上下其手的旧式官吏们,突然发现自己束手束脚,许多以前可以轻易操作的“灰色空间”被大大压缩。
虽然他们可能还在寻找新的漏洞和应对之法,但至少,明目张胆的贪腐和浪费,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州府的财政支出,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可控和透明。
行政效率在缓慢提升。
清晰的账目和报表,使得各项事务的审批、核算、以及绩效评估,都变得更加有据可依,效率也随之提升。
虽然距离真正的“高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比过去那种拖沓、扯皮、责任不清的状况,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
一股“清风”开始悄然拂过。
随着一批积极学习和运用新法、踏实肯干的年轻官员(特别是寒门出身者)得到提拔重用,而一批顽固抵制、尸位素餐的老官僚被边缘化甚至撤换,徐州的官场风气,也开始发生着微妙的、积极的变化。
虽然“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可能立刻根除,但至少,“良币”开始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一股虽然微弱、但却充满希望的“清风”,开始在这片积弊已久的土地上,悄然拂过。
我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经纬平衡记账法”的推行,仅仅是在技术层面,为整顿吏治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真正的挑战,还在于如何改革选人用人制度,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如何彻底打破地方豪强对权力的垄断……这些,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决心,以及……更激烈的斗争。
但无论如何,一个好的开端,已经奠定。
我站在别驾衙署的窗前,望着桌案上那些用新法记录得井井有条的账簿,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
钱袋渐紧日,意味着国家的财富不再被肆意侵吞和浪费。清风初拂时,预示着吏治的革新和希望的萌芽。
虽然前路依旧漫长,暗礁依旧密布,但至少,我已经成功地将徐州这艘破旧的大船,调转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为其注入了新的动力。
而我,也将继续以我的智慧和决心,为这艘船保驾护航,引领它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至于那更深层次的、关于人事与制度的改革……时机,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我相信,刘备主公今日的“从长计议”,并非完全的拒绝。
他在等待,我也在等待。
等待一个可以让我将心中那更宏伟的蓝图,彻底铺展开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