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的晚风裹挟着刺鼻的化工气味,陈凡的皮鞋陷在龟裂的滩涂上,鞋跟带起的泥块里嵌着细碎的塑料颗粒。省环境监察总队的应急探照灯将排污口照得惨白,三台大功率抽水泵正轰鸣着将泛着油光的污水导入移动式处理车,技术员老孙的防护面罩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手中的ph试纸在污水里瞬间变成刺目的猩红色。
\"地下管网分布图有问题!\"陈凡的钢笔尖重重戳在市政工程蓝图上,墨迹在\"智慧农业示范区\"的标注旁晕开黑斑。他的手机突然震动,省地质调查院发来的三维地质雷达图像显示,江滩下方三十米处存在不规则空洞,形状如同扭曲的血管网络。
环保局的小张戴着防毒面具钻进窨井,头灯的光束里漂浮着絮状污染物。当他用内窥镜探入支管,监视器里突然闪过金属反光——是船用不锈钢管特有的波纹接口。陈凡的皮鞋突然踢到块水泥碎块,断面钢筋的锈蚀形态与三年前防汛堤加固工程的劣质建材如出一辙。
凌晨三点的应急指挥部弥漫着消毒水与汗酸味,陈凡的衬衫第二颗纽扣不知何时崩落,露出里面被汗水浸透的背心。省环科院的李博士将污染水样注入光谱仪,突然指着波峰惊呼:\"含硫化合物超标200倍!这是船舶脱硫塔废液的典型特征!\"
陈凡抓起对讲机的手背暴起青筋:\"立即排查所有地下管网接口!\"他的余光瞥见工程队长老赵的工装裤膝盖处沾着灰绿色粉末——与走私船货舱残留的防潮剂成分相同。窗外的无人机群呼啸而过,热成像画面显示某处地面温度异常,正是去年新建的农业科技展示馆位置。
当突击队撬开展示馆地下室的水泥封板,手电筒光束照亮了排列整齐的黑色聚乙烯管。陈凡的指尖抚过管壁上的编码,突然发现某组数字与防汛物资台账中的缺失批次完全吻合。墙角堆着的化学桶上,某个模糊的船舶锚链标志在紫外灯下显现。
晨雾中的江滩上,地质勘探车的钻头正发出刺耳的轰鸣。陈凡的西装下摆沾满泥浆,看着岩芯管提出带着海腥味的深灰色淤泥。\"这是人为回填的船舶压载水沉积物!\"海洋局的老专家扶了扶眼镜,显微镜下的硅藻种类证实了这是外海特有的浮游生物。
陈凡的手机突然震动,省纪委监委发来的协查通报里,某张工程验收单的签名与王立民的字迹存在91%相似度。他的皮鞋突然踩到块锈蚀的铁牌,经辨认是某艘报废货轮的舷号标识。江风卷起他的领带,对讲机里传来技术员的尖叫:\"地下管网连接着化工园区!\"
正午的烈日炙烤着临时搭建的污水处理站,陈凡的衬衫后背已结出盐霜。他盯着改性沸石吸附剂的饱和曲线,突然发现某个异常波动周期与潮汐表完全同步。\"有人在利用潮汐虹吸排污!\"他的吼声惊飞了芦苇丛中的白鹭。
傍晚的联合调查会上,投影仪将地下管网的三维模型投射在幕布上。陈凡的激光笔红点停在一处交叉节点:\"这里存在非法改造痕迹。\"他的钢笔在会议记录上画出个三角形——与三年前某次防汛演练的布防图惊人相似。
水文局的老周突然打翻保温杯,枸杞水在管网图上漫延成诡异的形状。陈凡的余光瞥见他皮鞋底沾着的蓝色纤维——与走私船救生筏的材质完全一致。会议室的门被撞开,浑身湿透的消防员举着破碎的采样器:\"主管道里发现船舶导航仪零件!\"
当最后一车吸附剂运抵处理站,陈凡的手机收到匿名举报视频。点开摇晃的画面时,他的瞳孔在屏幕反光中骤然收缩——某个戴安全帽的身影正在深夜操作排污阀门,侧脸轮廓与三年前失踪的防汛办技术员高度相似。江涛声淹没了他攥紧拳头时的关节脆响,对讲机里传来监控员的惊呼:\"污水处理车遭人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