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离开,只剩朱高煦兄弟三人。
朱棣径直朝尚书房走去,朱高煦心里直打鼓,看着其他两人,总觉得不太妙。
朱高烨倒是镇定得很,他走在最前头,朱瞻基紧跟其后。
到了尚书房门口,朱高烨停下来,示意朱高煦先进去。
朱高煦心急火燎,这本是他登太子之位的好机会,结果被他搞砸了。
他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往里走。
刚迈几步,就听见屋内传来一阵响动,像是在摔东西。
先是飞出一把枪,接着是一把刀,紧接着长枪长刀全被扔了出来。
朱高煦吓得连连后退,躲得东倒西歪。
朱高炽和朱高烨偷笑着,朱瞻基更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们完全没想到,今天二叔竟会如此倒霉。
刚开始朱高烨可能训过他,但现在是老爷子亲自出手了。
朱棣把尚书房里的兵器全都扔了出来,十几件武器堆了一地。
整个屋子瞬间安静下来,几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贸然进入。
“行了,都进来吧。”朱棣平静地说。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气氛凝重。
此刻最紧张的,当属朱高煦,他真的慌了。
他推了推朱高炽:“你先进去吧。”
朱高煦惹的事,他自己知道,被老子点名批评是逃不掉的。可他就是不敢正面应对,生怕一抬头就撞上朱棣那双严厉的眼睛。
朱棣站在那里,穿得威风凛凛,一双眼睛像是能喷火似的,把朱高煦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朱高煦甚至不敢直视父亲,只顾着低头听训。
朱棣冷笑道:\"老二,你倒是挺会耍帅!听说你每次见官都带着刀,这是真的吗?\"
朱高煦哆嗦着嘴,硬撑着说:\"爹,我就是习惯了,一天不舞刀就觉得浑身不对劲。\"
\"哦?就因为这个?\"朱棣眼神更冷了,\"行,等会咱们再聊聊这事。\"
朱高煦心里一惊,赶紧偷瞄了一眼大哥和侄子们,发现他们不仅没帮忙,还在旁边幸灾乐祸,顿时心灰意冷。他匆匆给父亲一个眼神,就溜出了大殿。
朱棣让朱高炽和朱瞻基退下,但留下了朱瞻基。父子俩刚出门,就看见朱高煦还磨磨蹭蹭地不肯走。
\"爹明明叫你走了,你还在这里晃悠什么?\"朱高炽问。
\"我突然回去好像有点怪怪的,这几天我在监国,爹肯定要看我的奏折,我不太确定……\"朱高煦有些纠结。
\"哈哈哈!\"朱瞻基忍不住笑了。
\"你笑什么?\"朱高煦瞪了他一眼,\"你要是敢再笑话我,信不信我打你?\"
二叔,我可不怕你了,你别吓唬我。朱瞻基微微一笑。
朱高煦这才意识到,这个大侄子跟从前真不一样了。
“难道是老四带他出去玩那次,让他变得这么不一样?”朱高煦有些摸不透。
“老四确实厉害,能让朱瞻基小子有这么大转变?”朱高煦心里嘀咕着。
朱高炽拍拍朱瞻基的脑袋,怒道:“你这小子,几天不见就敢这样跟你二叔说话,是不是皮痒了?”
“爹……”朱瞻基委屈地望着父亲。
这是怎么回事?明明是帮爹说话,怎么反倒挨骂了?
“你给我回去!”朱高炽平静地说着,拉着朱瞻基离开了。
朱高煦心里还在想着老爷子的事。这次监国出问题,不知道老爷子会怎么惩罚他。
“唉。”
朱高炽叹了口气,低声说:“看来只能一步一步来了。”
在奉天殿里,朱棣看着朱高烨,朱高烨也盯着老爷子。两人就这么互相看着。
“咳咳……”朱棣有些心虚,瞥了眼朱高烨,轻轻咳嗽几下。
“你猜猜我为什么让你留下?”朱棣问。
他眼睛转了转,嘴角带着笑意。
“呵呵……”朱高烨淡然一笑,“要是没猜错的话,是为了建文的事吧?”
朱棣沉默了一会,心里开始不安。毕竟,这事是他最在意的。
现在看来,这事是他最牵挂的。
“你遇到建文了吗?”
朱棣问。
“没有!”
朱高烨一句话,让老爷子有点失落。
虽然心里早就有准备,结果可能就是这样,但听朱高烨这么一说,还是忍不住失望。
朱棣当皇帝十几年了,但这十几年,他过得并不舒心。
因为他的心里一直有个疙瘩,建文就是他的心头刺。
本来以为朱高烨能找到建文,结果却完全没想到,朱高烨还是没找到。
所以朱棣心里,还是很失落的。
看到父亲失望的表情,朱高烨轻轻笑了笑。
“爹,你别担心,建文我没找到,但他的手下,我差不多都解决了。”
“就算建文帝还活着,现在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朱高烨开始安慰:“只要他还活着,肯定想着报仇,到时他会露面的,所以你不用太着急。”
朱棣缓缓点头,复杂地望着朱高烨。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恨他吗?”
朱棣慢慢悠悠地问,说话时还偷偷瞄着朱高烨。
他脸上明显很在意这事。
“我要原谅他,怎么对得起张玉大将军?”朱高烨反问。
朱棣沉默了。
“我要原谅他,那些死在建文手里的燕军,他们能安心吗?”
朱棣又沉默了。
“这笔账,我们早晚得算清楚,建文必须得死!”
朱高烨说道。
朱高烨点了点头,嘴角带笑,“爹,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棣摆摆手,“儿子,你做什么我都支持,只要是对国家有利。”
朱高烨轻声问:“那如果我做错了呢?”
朱棣愣了一下,“怎么会错?你是我儿子,自然不会错。”
朱高烨苦笑,“爹,世事无常,谁又能保证不会出错呢?”
朱棣叹了口气,“好吧,那你告诉我,你想做什么。”
朱高烨抬起头,眼神坚定,“我想让大明更强盛。”
朱棣点点头,“好,那就去做吧。”
朱高煦回到府邸时,已是深夜。他推开门,一阵寒风扑面而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哆嗦。
“回来了?”汉王妃坐在厅中,一脸疲惫,“事情办得怎么样?”
朱高煦揉了揉太阳穴,“还不是那样,总是让人头疼。”
汉王妃递给他一杯茶,“你这阵子太劳累了,好好休息吧。”
朱高煦接过茶杯,却一口未饮,只是怔怔地看着窗外。
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小厮的声音,“王爷,宫里有人来了!”
朱高煦猛地站起身,“谁?”
小鼻涕走进来,行礼道:“汉王爷,皇上召您入宫。”
朱高煦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什么时候?”
“现在。”
朱高煦深吸一口气,“好,我这就去。”
走在路上,朱高煦满心都是不安。他不知道父皇为何召见他,但总觉得这次的事情不小。
到了奉天殿,朱高煦见到父皇朱棣,发现他脸色不对劲。
“儿臣叩见父皇。”朱高煦跪下。
朱棣抬眼看了看他,声音冰冷,“抬起头来。”
朱高煦战战兢兢地抬起头,看见父皇脸上的怒意,心里更加紧张。
忽然间,朱棣行动了。他一把抓起案头的所有奏章,狠狠地掷向朱高煦,奏章砸在他的脸上。朱高煦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任凭奏章落在脸上。
朱高煦的脸疼得厉害。
他无能为力,只能忍受。
朱棣步步逼近,目光始终盯着他。
“为什么停止永乐大典的资金?”
“汉王,你跟我说说,这些奏章你看了没有?”
朱棣冷冰冰地说。
说着,他又扔出几份奏章。
他每扔一份,就大声喊一句:
“河南大旱,山东也受灾了!”
“457号奏章里提到福建有海盗骚扰!”
朱棣伸手指着汉王朱高煦。
他那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绝非伪装。
“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这些奏章上,你到底写了什么?”
朱高煦的脑袋几乎贴到了地上。
他这次真没底气了,说话的声音都带着虚弱。
“儿臣……儿臣批的是,让户部筹措银两……”
他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完整的话。
朱棣冷声说道:“是,你是让户部筹钱,但朕要问你,户部筹到钱了吗?”
朱高煦傻乎乎地答道:“户部没钱。”
这话脱口而出,他根本没多想。
老头子气得不行。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这般不争气,跟老四相比,简直天上地下。
就算跟其他几个兄弟比,也差得很远。
他朱棣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儿子?
朱棣喘着粗气,咬牙切齿地说:“照这么说,你是想让百姓活活饿死?”
“朕听说山东那边,百姓快饿死了,甚至卖儿卖女,朕倒要看看,你怎么就饿不死呢?”
朱高煦张开嘴,想解释几句。
可老爷子不给他机会,怒喝道:“这次老四去山东,他告诉朕,黄河边的人都开始吃人了,他们不忍心吃自家孩子,就换着吃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国家不是你的吗?!”
朱棣揉揉眉心,他好像突然明白了一些东西,全都明白了。
“我明白了,全明白了!”
“你是故意把事情弄糟!”
朱棣指着儿子,咆哮道:“告诉我,你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皇上!”
“爹!”
“国家一年才七千五百万两收入,永乐大典就花掉一半!”
“还要修顺天府、通运河!”
“还要打仗,连预算都算不清楚!”
“这账我实在算不明白!”
朱高煦委屈极了。
这些天他一直忙于处理奏章。
钱都给了军队,所以永乐大典的资金不得不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