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这日子没法过了,堂堂尚书大人,就这样宠妾灭妻?徐夫人私下就约了其他几家的夫人太太,老中青三代受害人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时,这才知道,大家都面对了同样的问题,原来不是自己不够强,是敌人太强大,这是太子妃故意调教出来的人吧,然后借被弹劾的由头,把人全塞过来,不然怎么会这样凑巧呢?
几个人一筹莫展的散了会,又不约而同的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去了。这些人见到皇后,明着暗着向皇后倒开了苦水,家里多出来的这个小妖精可怎么办呢?而且,怎的别人家三妻四妾都没问题,太子纳侧妃的事还没一撇呢,太子妃就这样给按下了?
不想皇后也是一付无可奈何的样子,谁说不是呢,自己才问了一句,儿子就不愿意了,说媳妇是替自己去打仗的,受了伤不说,还被诸人诬陷抹黑,各种弹劾,真是流汗流血又流泪,自己不护着她,谁来护着她?
又说这些人着实可恨,没事盯着他床上的事干嘛?如今西梁收归大晋,那边百废待举,有给自己挑小老婆的工夫,不如想想怎么治理国家。把心思全放在这上面,怎么就不懂什么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呢?
又说太子妃虽然已经辞了京卫营指挥使,但好歹还是东平侯,经常给皇上出谋划策,跟自己探讨政务,这样的贤内助去哪里找?放眼满京城,谁能和她相比?
这话的言下之意就是说,珠玉在前,你们没这个本事就别想进我东宫大门。
说着,沐皇后长叹一声,说道:“这孩子都给我们惯坏了,说好说歹都听不进去,只认自己的理,当日他受伤落入逆王手中,也是雪儿拼了命把他带回来的,他心里敬她惜她爱她,将心比心的说,我这做母后的又能说什么呢?”
也就是说,儿媳妇无论对国事还是他们之意的私事,都做的无可挑剔,自己实在无法开口劝儿子纳妾,更别说给他塞人。
这些人听完也都灰了心,看来皇后这条路也行不通了。
正说着话,宫女来禀报,说太子妃娘娘来给娘娘请安了。一见到这些人,贺兰雪就觉得眼前一亮,连说多谢诸位大人在前朝对自己的劝谏,才让自己悬崖勒马,只是不知道那些胡女可还听管教,伺候大人和主母可还妥当。如果觉得不好,自己就再送几个过去。
诸位夫人奶奶忙说妥当,不必再费心了。可谁知没一会,又有内侍来通禀,说东宫的内务总管带着几个绝色美人来了,在外面候着呢。
贺兰雪忙让进来,又向沐皇后说道:“母后,您也帮我瞧瞧真切,这几个姑娘可还使得。”
沐皇后佯装不满,将人叫进来训斥一番,贺兰雪垮了脸,只得说道:“母后,这些人原是我留着想自己使唤的,既然您不喜欢,儿臣打发了就是。”说着,就要给这几位夫人奶奶带走。
这个人吓的脸都白了,连说不必客气,又各自找个理由告退出宫,然后飞快的跑回了各家。谁知不大工夫,就有人来传太子妃的口信,说几位大人都是朝廷重臣,为国分忧,家眷也是深明大义,为支持丈夫的工作,宁肯自己受苦受委屈,也不肯让丈夫不开心,那便每人赏赐一个扬州来的姑娘以示嘉许。
这下真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几个人把自家男人狠狠的骂了一顿,真是吃饱了撑的,非要给人家举荐侧妃,一群大男人,干点什么不行,非去管人家床上的事,这是有病吗?
这几位上次尝到了甜头,这次送来的不知道怎样,一试之下,果然合胃口,心中大赞太子妃有眼光,这一个奔放,一个内敛,伺候人的工夫又不相上下,这简直让人无从选择啊!
收拾不了那些语言不通,难道还收拾不了这些扬州瘦马?那几个受伤的夫人太太奶奶又打点起精神,开始对付后院的小妖精和自家男人。也没人再敢去给皇后诉苦,万一再给赏赐一个过来,自家宅门里要变成什么样子?
这些事在京中传的飞快,一时几乎成了笑谈,那些旁观的贵妇们无不私下议论,这好端端的不是在给自己添堵?还是自家男人识时务,不去招惹太子爷和太子妃,你说他们这些大老爷们,脑子被驴踢了?
就连那些大人们也拿这几位开涮,闲聊时,不时有人问一句:
“怎么?府上的新姨娘是扬州来的?比那胡女如何?”
“还是大人好运气,这胡女可不是寻常能纳回来的,啧啧,太子妃真是有心了。”
徐祥荣等人恨不能一头碰死,自己床上的事也给人这样盯着瞧着说着,到老了,还在这事上出了这样的风头。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胡女还是扬州瘦马,这滋味还真比家里这几个老太婆强。
她恶心了这些人,心里的恶气也算是出来了,看他们以后还敢再给魏芃塞人吧。魏芃一边倚在床上看着书,一边将她搂在怀里,轻抚她的后背,贺兰雪闲着无聊,有一搭没一搭的给他叨叨诉苦,一边去撩拨他。
魏芃终于给她撩的火起,将书放在一旁,反身将她按在身下,好一通揉搓。一边还报怨那些不长眼的,招惹自己老婆,还影响自己读书。
贺兰雪:……
他以后准备跟这些书籍过一辈子了吗?
而最乖巧的人莫过于沐子戈和唐培,往东宫跑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但凡要喊魏芃一起出来的,一定会叫上贺兰雪,各种稀奇古怪的物件也不断的送到东宫。贺兰雪照单全收,令人登记在册,单独收放,小样的。
她也没有放过廖乔玉,逼问她这一两年到底发生了啥,怎的沐子戈铁了心要娶她,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廖乔玉给她逼问的红了脸,这才全盘说出。原来她们的店铺每次到了新货,这些京中达官家眷要的,廖乔玉只要有时间,都是亲自去送,一来以表重视,一来也是为着后面的买卖,一来二去,原本就熟悉的官眷就更熟了,了解也就更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