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琉球?
太子有些担忧,群臣则是准备看看老朱怎么处置琼王。
而在这一种等待之中。
太监的声音很快响彻而起。
“琼王殿下,觐见!”
太监的声音带着一份尖利。
而所有人也在这一刻瞬间提起来精神。
朱橚踏入大殿,瞬间就感觉到了群臣异样的眼神,可这一刻时隔一年之后再度踏入这里,他的心性早已发生了改变。
压根没有在意这些人的目光,他的神情从容,脚步迈动之中,直接走入了大殿之中。
“儿臣,拜见父皇!”
“父皇万岁!”
话语开口,朝着老朱行礼。
“琼王你可知罪!”
而看着朱橚,老朱的双目喷火,带着冷哼之声而起。
“儿臣不知。”
朱橚抬头,看向了自己老爹,目光也同样平静开口。
而看着自己儿子的反应,老朱不由皱了皱眉头。
自己这个儿子似乎太过从容了。
从容到了让他有些意外的情况。
按道理,朱橚到来,应该是处于诚惶诚恐之中,甚至处于颤抖之中,可如今这一份反应又有些不太对症的样子。
“何罪?”
“贩卖人口,盘剥百姓,这乃十恶不赦之罪,你还认为自己何罪?”
老朱心中疑惑,可此时他还是冷哼开口。
“父皇,儿臣冤枉,贩卖人口,不知从何处说起。”
“至于盘剥百姓,儿臣就任琼王以来,每天殚精竭虑,未曾敢有丝毫携带,何曾有盘剥百姓之嫌。”
朱橚缓缓开口。
而他的话语,顿时让周观政有些坐不住了。
“殿下,此言有些不准吧,贩卖人口,广州等沿海城市都有殿下的身影,至于盘剥百姓,我听说殿下,回京船队浩浩荡荡,几乎一眼看不到尽头,未盘剥百姓,殿下可否解释如何做到。”
周观政话语带着铿锵。
显得正气凌然。
而听着这一位的声音,看着这一位朱橚所有若思。
话语也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开口。
“这一位大人,你可能有所不知,那些不过是倭人而已,可非我大明子民。”
“至于船队,这一位大人不知前往过琼州府不,我琼州府如今已经有着造船厂十余座,琼州府木材吩咐,制造些大船出来,不是很轻松吗?”
朱橚的话语不大,可这一刻响彻在了大殿之上。
而此时一名太监也来到了朱元璋身旁,在他耳旁小声说着。
而听着这些内容,老朱不由瞳孔瞪大,神情处于了震撼当中。
而周观政这一刻却好像抓到了关键。
“殿下,伱这是承认贩卖人口了。”
周观政带着寒光开口,压根没有注意到倭人。
只是他话语一开口,顿时能够感觉到周围异样的目光。
包括此时的朱橚,也不由一年古怪的看了一眼眼前这一位。
“这一位大人,您没停过,夷狄,禽兽也,倭人屡次袭我边疆,侵我百姓,让他们为我大明添砖加瓦如何了,至于贩卖,我仅仅只是收取一些运送费而已,一人也不过一二两银子,其价格还不如牲口呢。”
话语开口,朱橚嘴角带着弧度。
也只有在华夏古代,这一句话能够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要是在现代社会,管理是不是华夏人,你贩卖人口就是重罪。
可在这个古代,压根不需要担忧这些。
“这,这!”
“可你这样!”
周观政还想开口。
此时老朱阴沉的脸,却化为了笑意,话语随即开口。
“好了,周爱卿,此时只是误会而已,十四并未贩卖人口,也并未盘剥百姓。”
“十四,你很不错!”
老朱此时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住。
以锦衣卫的能力,迅速调查出来情况并不难。
很快老朱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而面对着朱橚这一份大礼,这一刻的老朱都感觉老怀大慰的感觉。
“多谢父皇夸奖!”
朱橚赶紧躬身。
周观政虽然有些不甘,可此时看着群臣,压根没有啥反应,他也知道没什么用了。
“你这一次可给咱一个很大的惊喜,数百万斤粮食,一千多斤干鱼,还有着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看来咱把你派去琼州府是对的,说吧,你需要什么,咱能满足的一定满足!”
老朱大笑着开口。
话语更是在这一刻故意开口而出。
而他的话语,顿时让整个群臣不由一震哗然。
“这,这?”
有人忍不住的开口,可话语都有些颤音了。
“父皇,这是儿臣应该做的。”
“儿臣,去年曾言,儿臣若是镇守琼州,一年可岁入万两黄金,三年平倭寇!”
“如今一年过去,儿臣也只是略有成就,请父皇恕罪!”
朱橚平静开口,神情恭敬。
而他的声音顿时让周围群臣有些脸黑了起来。
这叫略有成就。
尼玛这简直就不给人活路好吗。
“哈哈哈,恕什么罪,老五,你这一次可给咱长脸了!”
“咱得好好奖赏你!”
“这样吧,你王爵辖地再扩充,琼州之地,以后皆有你管理!”
老朱大笑着开口。
可这一刻说出来的话语,却让所有人眉头跳动了起来。
“不可陛下!!”
“陛下三思啊!”
下一刻一道道的身影在这一刻瞬间单膝下跪。
没有一个例外。
......
应天府,皇宫,武英殿。
时间已经来到晚上,但武英殿却灯火通明。
这是朱元璋在举行宴席,因为他第五个儿子朱橚,即将前往封地就藩。
说是宴席,其实就是一场家宴,排场不高,大概是朱标刚去世没多久。
放在往常,朱元璋大概不会举行家宴,但恰逢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藩王进京述职。
于是就顺势举办了一场家宴。
朱元璋坐在上首,慢慢登上舞台的朱允炆在下首陪同。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皇子分列台下两旁,今日的主角朱橚,坐在尾座,看起来毫不起眼,丝毫不像今日主角。
家宴气氛有些凝重,朱元璋神色凝重,饮酒不语,看来失去太子的悲痛,还没有缓解。
其他众皇子见状也唯有默默吃饭,连酒都不敢喝。
就在这时,宴会上突然传来一阵抽泣声。朱元璋不悦的闻声看去,只见是朱允炆正在低声抽泣。
“乖孙,怎么了?怎么哭了?”
在朱标众多儿子中,朱允炆最像父亲,是个儒雅君子,深得朱元璋喜欢。
见孙子哭泣,朱元璋神色缓和问道。
“启禀皇爷爷,孙儿是看到众多叔叔,想到了父亲。所以一时才……”
说到后面,朱允炆又止不住悲痛,眼泪滑出,连忙遮住。
朱允炆的话,让朱元璋愁绪再起,一时没有说什么。但念到朱允炆孝心,还是很高兴的。
但是台下众皇子却不是这样的想法。
朱棣闻言,神色微动,低头吃饭。亲王朱樉、晋王朱棡却瞅了一眼朱允炆,神色莫名,但难掩眼神鄙夷。
一向脾气暴躁,性格豪放的十三皇子朱桂倒是冷哼一声,好在他的座位离朱元璋较远,朱元璋没有听见。
看来众皇子对自己的大侄子这番表现都不太感冒。但是朱元璋却很吃这一套。
朱元璋举起酒杯,看向众人。
“这杯酒,敬你们大哥,敬咱的好太子。”
众人闻言,连忙起身,端起空置已久的酒杯,纷纷举杯。
就在朱元璋想要一饮而尽的时候,却发现远方的朱橚,仍自在的坐着,没有起身举杯敬酒的意思。
朱元璋眉头一皱,看向朱橚。
“周王?”
也不怪周王出神,此时的他正在思索未来的道路。
他不是真正的周王,他是个穿越者,一个全新的周王。
作为穿越者,他很清楚未来自己的命运。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继位,对叔叔下手削藩。
朱棣举兵靖难,看中了朱橚手下的兵马,一顿忽悠,拉他上了造反的大船。
许诺功成,平分天下。但事实证明,打仗厉害的朱橚,谋略上却是个半吊子。
上了朱棣的当,最终郁郁而终。
这一世,穿越而来的朱橚,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缺少一个时机。
所以虽然这个家宴是为他而办,但他没多少心思,主要心思都在想办法上。
以至于,朱元璋叫了多次,都没有动静,就在朱元璋即将懂了真火时,朱橚才惊醒过来。
他连忙起身,举起酒杯。
可是朱元璋已经没了兴致,他让其他众皇子坐下,虎目直视朱橚。
察觉到朱元璋不悦的朱橚,连忙出列,躬身请罪。
“请父皇息怒,儿臣近日看书,有一问题始终不明白。始才失神,请父皇责罚。”
朱元璋眉毛一挑,似是不信。
“哦,周王也开始读书了。说说,是什么问题?看看咱能不能帮你解答。”
朱橚抬头看去,虽然朱元璋语气和善,但神情依然冷漠,显然仍在生气。
“启禀父皇,儿臣近来看史书,发现自周以来,中原大一统王朝,国祚延绵,从未超过三百年,不知是何故?”
朱橚的话,犹如平地起惊雷,惊的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朱橚和朱棣一样,打仗厉害,但不喜读书,只对打仗的事情感兴趣。
让人很难想象,这般话,是从朱橚口中说出。
朱元璋思虑片刻,正要说话,没想到朱橚又说出一番惊人的话来。
“儿臣左思右想,想不出合理答案后,索性放弃。但随机又想到一个问题。”
“哦,什么问题?”朱元璋好奇之心被朱橚勾了起来。
“儿臣在想。”
朱橚鼓足勇气,说出接下来的话。
“儿臣在想,我大明能否打破这个规律,国祚延绵超过三百年。”
场内众人被朱橚的话,震撼的说出不来。就是朱元璋也是瞠目结舌。朱允炆也忘记了表演。
朱橚见状,决定添一把火。能否顺利改变自己命运,就在今天,顾不上许多了。
“儿臣想了想,大概是不可能了。”
此话一出,场内众人,看向朱橚的眼神,犹如再看一个怪物。
这还是那个老实的只会打架的五皇子,周王朱橚吗?
他不知道这样说话,是在找死吗?
即便是朱标,也不敢这样说话啊。
毕竟眼前的这位,可是大明的开国皇帝。
当着开国皇帝的面,说他打下的江山,传承不了三百年。
“放肆!”
果不其然,朱元璋怒了,他摔杯而起。
酒杯砸在地上,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
“看来平日里朕对你,对你们太宽松了。这等大逆不道的话,都敢说。真以为,朕老了!”
看着怒火中烧的朱元璋,朱橚却是俯身一拜,然后不亢不卑继续说道。
“父皇息怒,但儿臣,并非胡说。”
“来人。”
朱元璋怒吼一声,唤来门外禁军。
“父皇息怒,五弟,喝多了胡言,请父皇赎罪。”
其他皇子见朱元璋动怒,本着兄友弟恭,连忙出席求情。
即便是朱允炆,也跑到朱元璋身边。
“皇爷爷不要生气,五叔不是有意的。”
朱元璋怒不可遏,仿佛没有听见众人求情,眼睛直勾勾看着朱橚。
朱橚仰起头,看向朱元璋。
“父皇,若是你不下令撤回禁海诏书,我大明真的传承不了三百年。甚至两百年都不到。这绝非儿臣信口胡言,也不是儿臣无的放矢。”
为了改变自身命运,朱橚只能放手一搏,在朱元璋面前,疯狂作死。
听到朱橚抨击禁海诏书,还说因为禁海,会让大明传承不到两百年。
朱元璋笑了,只不过是气笑了。
不过朱橚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自己的目的能否达成。
大明开国以来,边境并不太平。
北有北元余孽作乱,南有张士诚余孽占据沿海岛屿作乱,时不时的也有倭寇加入。
朱元璋想到大明国力不强,无法支撑南北作乱,只能下令禁海,抽出精力对付北元。
毕竟北元才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但朱橚知道,禁海看似稳固国防,实则却是害了大明。
朱橚继续说道:“父皇下令禁海,有诸多考虑,儿臣不敢妄言干涉。只求父皇,能在沿海开了一个口子。儿臣愿意前往沿海,为父皇分忧。”
“前往沿海。”
朱橚话锋一转,缓解了朱元璋愤怒的心情。
但他的话,朱元璋却没有听明白。
“你到底想干什么?”
“儿臣,想换一个封地。”
铺垫了那么多,朱橚终于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目的。
“换封地。”
众人又吃了一惊。
“为大明计,为大明江山万年,儿臣想换一个封地。”
朱元璋冷哼一声。
“你这么说,朕不同意,都不行了。说,你想去哪?”
“儿臣,想去琉球。”
朱橚顿了顿,说出原因。
“海边动乱,来于海上。所以儿臣想请封琉球,到敌人的后方去,这样与沿海前后夹击,定能一句平定沿海之乱。”
朱元璋久经沙场,战争经验丰富,知道朱橚话里的意思。但他没有同意。
“琉球国是我大明的附属国,也有中山王,你取而代之,不合适。”
大明时期的琉球,并非一个岛,而是一群岛,是琉球王国,已经臣服大明。
既然臣服了,再派一个皇子去,确实不合适。
“儿臣没有说明白。”
这一点,朱橚自然是知道的。于是他连忙解释。
“儿臣想去的是小琉球,不是琉球王国。”
小琉球是大明辖制的最大的岛,不属于琉球王国。
“父皇,五弟,一时妄言,请父皇不要当真。”
朱棣再也待不住,急忙出席求情。同时劝朱橚。
“五弟,小琉球未曾开化,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岂是好待的。连忙向父皇请罪。”
朱元璋冷冷的站在上首,一言不发,朱橚却无视朱棣的好心。
“儿臣,请封小琉球,只要父皇把小琉球给了儿臣,儿臣保证,让我大明沿海永无战乱。”
“哼!好大的口气。”
朱元璋不悦的声音传出,众人一身冷汗,只有朱橚不动声色。
“儿臣,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