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感谢“我家千金刚满岁”的打赏,谢谢。

——————

----从古至今,华夏王朝的监督机构,一直都只设置在京师,不管是叫过去的御史台,还是现在的都察院,为就是纠劾百官,考察天子得失,并为天子的耳目,如今将他们下放到地方,远离了天子,等于他们失去了这部分的功能,因此,都察院上下,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地方行省,他们在前任左都御史方岳贡的带领下,不停的上疏,并且在朝堂死谏,阻挡这项政策的实施。

这也是隆武帝要将方岳贡调往南京,启用钱谦益为左都御史的原因之一。

不过胳膊终究是拗不过大腿,在隆武帝的强力坚持和内阁的推动之下,这个政策终于是明发天下。

木已成舟,都察院众多御史虽然不愿意,但却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京察之上,心里祈祷着,自己不会是那个被派遣出京的倒霉鬼。

这种情况下,两个京察的主考官,大学士兼着吏部尚书袁继咸和左都御史钱谦益,就更是关键了。

袁继咸和钱谦益两人都是东林众人,且名声在外,原本,朝臣都以为这会是一个非常“公平公正”的京察,但是东林中人,且没有明显怠惰的,大部分人都应该还能继续留在京师,但不想随着京察的进行和一些行省佥都御史人选的确定,他们渐渐感觉有点不对了。

怎么出京担任佥都御史的,大部分都是他们东林人,且都是他们在都察院的主力?

但吏部也有话说,这些人都是京察的甲等,属于优秀提拔的范畴,将他们放到地方都察院,擢为四品,正是升官和重用啊。

--御史都是六品七品,地方佥都御史却是四品,从这个角度来是说,升官是确定的。

虽然吏部解释合理,出任佥都御史也是升官荣耀,但一些警觉的东林人总是觉得事情不单纯,他们纷纷向袁继咸和钱谦益讨要说法。

这其中,钱谦益受到的压力尤其大。

作为赋闲多年,继而被朝廷启用的大儒,钱谦益到京第一天,就被隆武陛下召见,见到陛下的那一刻,钱谦益激动的几乎不能自语,自从崇祯二年先帝之后,他终于再一次的见到了皇明的皇帝,一番雄心抱负终于可以施展了。

不过很快的,钱谦益就冷静下来。

因为他发现,就像传言的那样,今上隆武帝虽然年轻,但却极为睿智英武,一双清澈冷静的眼睛,仿佛能看到他的心底,言语表情虽然对他极为尊敬,但不经意中,却是流出了一丝,朕对先生给予厚望,希望先生能做好,如果做不好,先生你也休怪朕翻脸无情的意思。

“今上,不好欺也……”

钱谦益已经清楚的知道了这一点。

能成为左都御史,门生弟子,东林众人出力多多,钱谦益坐上左都御史之后,自当有所回报,不过自从接到圣旨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做这个左都御史,不能像方岳贡那般的执拗和刚硬,要想继续仕途,就非得配合陛下不可。

来到京师,被隆武帝召见,一番详谈后,他的心思就更是明白了---陛下用我为左都御史,果然是有所用意的。

而在明白的同时,他也不禁有一些凄凉,陛下用我,竟然不是因为我的才能,而只是因为我的名气。

“黜贪存良,起用新人,乃是此次京察的大义。”

吏部侍郎堵胤锡说。

虽然堵胤锡只是一个侍郎,更是他钱谦益的学生晚辈,但钱谦益却知道,堵胤锡知晓陛下改革的心思,对各项政务的推进,也都是秉持隆武陛下的命令,黜贪存良好说,但这个启用新人,却是大有文章……

不过这并不妨碍钱谦益的为官热情,在这一次的京察之中,他不动声色的配合了吏部,面对找上门来的门生弟子,也是好言安慰,为“佥都御史”进行辩护。也因此,最初的时候,京察进行的还算是顺利。

--一些老的御史被调出京师,到各省为佥都御史或者是御史,都察院补进了一批开明的新人,一些六部衙门的老官吏,也在这次京察中,被调离京师,一批从地方拔擢的新人,开始进入六部衙门,尤其是户部工部等关键位置。

很快的,就有人察觉了朝廷此次京察的目的--这分明是要将我辈,全部赶出京师啊?

他们不敢向皇帝发难,对袁继咸和钱谦益也留有情面,于是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吏部侍郎堵胤锡。

----明代京察,总体上是比较模糊粗糙,有很多上下其手的空间,但具体程序却又是严肃紧密,考察由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御史共同主持,吏部侍郎、文选司、考功司郎中辅佐,这中间,除了吏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之外,就属吏部侍郎的权力大了,因此,众人矛头自然是要指向堵胤锡。

一时,弹劾堵胤锡的奏疏,纷纷涌进内阁。

同时的,也有人在都察院门前张贴大字报,抨击吏部侍郎以权谋私,抗议这次京察不公。

……

但不等堵胤锡上疏自辩,左都御史钱谦益就站出,对攻击堵胤锡之言,大力驳斥,并举出例子,说堵胤锡绝无徇私,连他同门师弟,同样为马世奇弟子的马瑞,都调出京师了,何敢说他有私?

钱谦益一出,对堵胤锡的攻讦,立刻就减弱了不少,最后逐渐消失。

一来,钱谦益有身份,说话有份量;二来他说的是事实,连马瑞都出京了,又有谁敢说堵胤锡谋私?

但同时的,对钱谦益的不满,却是大大增加,很多人觉得,牧斋先生背叛了他们。

可钱谦益却是有苦说不出,对于堵胤锡被攻讦,钱谦益原本是想要袖手盘观的,不想深夜之时,内监于海却到家中,宣了陛下的口谕。钱谦益知道,自己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了,如果堵胤锡出了事,陛下第一个要处置的就是他,没办法,他只能跳下场来,亲自为堵胤锡辩解。

此次京察,规模超过以往,且又有都察院各省分院的安置,因此,原本三月底就应该结束的京察,一直到了五月初,白城子大胜的消息传来后,才渐渐地尘埃落定。

---一些顽固,且没有政绩的老官僚,没有什么商议,全部清出京师,一些开明的地层官吏,进入京师。

顽固,但却清廉为官,一身正气的人,都打发到地方都察院,为佥都御史,令他们监督地方官场,这一来,既发挥了他们的长处,也减轻了朝廷执行新政时候的掣肘。

一切完毕,奏请隆武帝,隆武帝御笔披红,如此,隆武三年的京察,算是圆满的划上了句号。

……

“培原,就此别过了。”

三天后,京师城外的驿道边,两个好友正在洒泪而别。

一人是吏科给事中马嘉植,另一个是兵科给事中柳寅东。

马嘉植字培原,崇祯七年甲戌科进士,这一次京察,被外放为浙江佥都御史,虽然升了官,而且还是去富饶的浙江,但马嘉植脸上却是一点喜色都没有,马嘉植姓马,脸型瘦长,因为性情刚直,弹劾激烈,在朝中素有“马面王”的称号,这一次被外放浙江,他十分忧虑,一张马脸就拉的更长了。

此时面对柳寅东和一干好友的送行,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拱拱手,上车离开。

马车载着他,几个随从家人跟在身后,一路往浙江而去。

此时谁也不会知道,马嘉植正在酝酿一封惊天动地的大奏疏。不久之后,就会震动天下。

……

随着沃尔都司蒙古的覆灭,河套被收复的消息在蒙古草原上传开,蒙古各部对大明的恐惧,大大增加,紧邻河套草原不远,甘肃之外的阿拉善厄鲁特蒙古悄无声息的向后撤退,远离大明边境一百里,青海的和硕特蒙古亦是如此,所有蒙古人似乎都感觉到了,在沉寂了两百年之后,大明从内卷,忽然又变成最初时候的开拓了。在收复了河套之地后,谁也不知道,大明会不会再向其他蒙古部族开刀?

如果说,甘肃的阿拉善厄鲁特蒙古和青海的和硕特蒙古感觉到了大明的威胁,有所警觉和顾忌,那么,大明京畿以北,和大明一直处于紧张对峙的哈刺慎蒙古,喀喇沁蒙古,则是感觉大明的凛凛刀锋已经插入他们的身体,但是大明愿意,随时都可以将他们一分为二。

去年乌克尓河大战,他们损兵折将,但却毫无所获,这半年多来,在大明的严厉封锁之下,不说普通部众,就是他们中上层的权贵,也渐渐赶到了生活的困窘,虽然建虏一直在支援他们,多尔衮甚至是用一种即便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支持前线蒙古各旗的态度和命令,在推行对他们的援助之策,只不过,建虏的支援实在是有限,完全是杯水车薪,蒙古人急需的棉布医药,建虏只能提供极少极少,面对部众的不断病死,和张家口塞外三部的骚扰侵袭,哈刺慎右翼第一个顶不住了。

去年乌克尓河大战,哈刺慎左翼精锐全军覆没,为了安抚,也为了前线的稳定,多尔衮将哈刺慎左翼的牧场调派到了义州锦州一代,这一来,哈刺慎右翼就顶住了最前面,现在面对艰难的形势,在坚持了半年之后,哈刺慎右翼终于是支持不住了,他们派出使者,悄悄和张家口塞外三部接触,试探的想要归顺大明。

张家口塞外三部迅速将这个消息禀报了大明朝廷。

不过,哈刺慎右翼的使者没有到,建虏的使者倒是先来了。

五月中。

辽东巡抚黎玉田上疏,说建虏派出内弘文院大学士希福为使,要和我大明议和。现在希福就被扣在宁远,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定夺。

听到建虏来使,群臣都以为建虏狡诈,不可能有诚意,但却又都认为,既然建虏有使,大明还是应该派人见上一面的,一来,大明泱泱大国,女真来使,如果拒之门外,倒显得小气了,二来,杜绝天下人之口,不让建虏将战争的道义责任,推到大明这一边来,第三,探知建虏会提出一个什么样的议和条件?由此就能大概推断建虏内部此时的情形。

---两国交锋,不止是军事,更有军事经济人心天象,使者互见的交锋,有时甚至比战场交锋更激烈。

“仲缄,你去宁远走一趟,看那个希福有何话说。”

身为大明皇帝,朱慈烺不能直接见建虏使者,在大明君臣的眼里,建虏不但是蛮夷,更是奴身,对其政体,根本不予承认,这一点还和蒙古人有所不同,因此其使者根本不配进入京师,更遑论见皇帝了。

而要派谁去见建虏使者,也是一个相当有学问的选择,其地位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重要的是,必须有谋虑有眼光,懂得谈判艺术,能看出使者虚实--建虏使者好不容易来一趟,总得留下一点什么东西。

朱慈烺想了想,觉得堵胤锡最合适。同时的,他也想让堵胤锡看一下宁远防务及宁远前线的军心士气--吴三桂被留在了京畿,马科在宁远总兵任上表现如何,能否完全统御宁远的兵马?随着这些平常都有奏报,朱慈烺心中有数,但他更想通过堵胤锡的眼光去观察。

于是堵胤锡领命,出京师,往宁远而去。

跟着堵胤锡去往宁远的,还有军机处中书舍人张煌言。

……

赫舍里·希福,内弘文院大学士,兼通满、汉、蒙三种文字,去年他出使沃尔都司,成功的说服沃尔都司蒙古向大明三边发动猛攻,以策应睿亲王在张家口的攻势,不想他口才虽好,沃尔都司的野心也够,只可惜实力不济,沙克沙僧格更非将才,只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就被明军歼灭,到现在,明军已经彻底扫清了沃尔都司蒙古,收复了河套草原,以后“大清”再想要通过河套草原,牵制明国的兵力,已经是不可能了。

出使的途中,他听到这个消息,不免有些沮丧。

沙克沙僧格这么的不堪,可惜大清给他的亲王了……

这也就罢了,加上这两三年来,大清在战事上遇到的种种挫折,仔细算一算,竟然是无有一胜。

难道大清的国势真的是要颓废了吗?

希福忧心忡忡,对这一次的出使,就更加没有信心了。

VIP小说推荐阅读: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公牛传人有机会取代玉皇的三个人特种兵之王完美世界之武魂黑铁之堡三国之大汉再起军工科技流氓帝师大秦从挖地道开始明骑长生界我要做门阀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红楼琏二爷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不科学的原始人修罗武神穿越晚清之乱世虎贲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大明望族抗日之痞子将军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重生窈窕庶女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捡到一本三国志英雄恨之帝王雄心李辰安钟离若水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三国赵云之子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邪王追妻,废材小姐战天下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长宁帝军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医统江山七界武神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重生之鉴宝大师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冥帝臣服,逆天狂妃夜君太子诸天之从国漫开始策行三国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帝凰之一品弃妃
VIP小说最新小说: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