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五月,制军宋良佐刚刚赶至龙岩囤下,突然接到父丧消息,悲从心来,泣不成声,哭至昏厥, 醒来后立刻脱了官服,连夜上疏请求丁忧。明军各部也没料到出现这种意外,一时间都停了攻势,只是继续保持围困。

辞疏以六百里加急呈送京师,朱翊钧不出意料下旨回复:夺情,待克定播州之后再行守孝, 而且还特意加了一句,要求宋良佐在收到圣旨之后不准再辞。

天地君亲师, 君在亲前,这是有道理的,作为儒门学子势不可违。

在中华文明之中,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开始,炎帝、黄帝、尧、舜、禹、汤,再到周文、周武、周公等等,这些人都被被古人认为是历史上的有道明君,是他们把人们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引导至人类文明时代,发明了各种生活工具,提高了生活质量,奠定了人伦大纲,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

如果要简而言之,那就是说“君”代表着社会伦理,“亲”代表着家庭伦理。在中国人有别于西方社会的宏观叙事框架中,社会比家庭的优先级更高,因此“君”列于“亲”之前毫无疑问。

后世中国人之所以能够轻易认可并在各种危难之际实践“舍小家为大家”这种西方人难以理解、更难以执行的思想,便与这样的文化传承有很大关系。

收到圣旨的当月十八, 宋良佐身着孝服召集诸将于帅帐议事, 整个人迅速瘦了一圈的宋良佐声音沙哑地道:“龙岩囤为贼所倚之天险, 传闻飞鸟腾猿不能逾越,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地势异常险要。

经汇总多方探报,眼下已经查明的情况是龙岩囤前山道、悬崖峭壁之间依次筑有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六座关隘。其各据险要,层层把守。

另有三十六级天梯横于嶙峋山路,每级石梯皆有孩童高低,后囤亦有后关、西关、万安关三关屹立。

诸位,龙岩囤乃是杨逆最后之倚仗,其历经数百年不曾陷落,必有其因,因此攻克此囤方能称为克定播州。”

马林作为北军将领,在播州山林里打了这么久,感觉整个人都要发芽长草了十分不适,因此积极主动地提议道:“如制军所言,贼据龙岩囤,我为仰攻且山势陡峭,则骑兵不能用,火器恐怕也收效甚微。如此则惟有合围贼寇,日夜交攻, 方能早日攻入囤内。

不过除此之外,末将以为除诱降、探道、内应等法也应一并进行,多管齐下亦能减少伤亡。”

“正该如此。”宋良佐肯定了一句,然后环顾众人道:“诸将听令!自即日起始筑长围,更番迭攻,自是贼坐困穷,知兵在颈。

我军分作两部,一部攻前囤,一部攻后囤:马孔英、邓子龙、吴广三将各领本路包抄后囤三关,其余诸将于前囤依次相攻,渐夺六关,畏战者斩!各路速去准备,即刻进兵,不得有误!”诸将领命。

由此,明军在因为宋良佐父丧意外暂停进攻十余日后,终于开始大举向龙岩囤进攻,播兵据天险关隘死守,明军不能速克。

杨应龙居囤顶观望,见战事激烈,不禁感慨:“天下精兵尽来攻我,与祖上杨文在时遭蒙古围攻何等相似。时光轮转,这龙岩囤再次立于战火之中,所幸我播州有此要塞,固若金汤,无论朝廷再发多少援军来剿,却也奈何我杨氏不得。此战过后,便是我自立为王之时!”

孙时泰在一旁说道:“龙岩囤囤前陡绝,势难飞越,乃杨氏列祖列宗世代精心修筑而成,外围子城、给养据点星罗棋布,不一而足,即便称为天下第一要塞已不为过。

如今外围虽已被官军占据,然龙岩囤内重兵把守,军粮充足,只要部署得当,人皆死战,至少也能固守数月之久,而官军二十万大军在这大山之中,粮草岂能支持数月?

不过在下也有两点担心,一则若官军寻机得胜,渐夺关隘,我部死伤日增,又困守于此,则恐人心难聚。二则若官军当真愿费百万两银钱,大肆购粮维持前线大军于山中,弃死战而施围而不攻之策,我们则无异于坐以待毙了……”

孙时泰的话其实到此尚未说完,但一旁的杨朝栋却不满孙时泰如此丧气,打断道:“孙先生顾虑实在是太多了!事已至此,别无他法,惟有死守到底,至于军心士气,我自会严加督促,即便不成还可散尽千金、激励再战!

若当真被官军长期围困,那自当再思出奇制胜之策。总之播州存亡在此一举,杨氏祖先英灵护佑,此次官军必将全军覆没于龙岩囤下!”

杨应龙称赞道:“豪气干云,英姿勃发,不愧是吾家千里驹!听你所言,为父甚慰。身为杨氏子孙便应如此做派。

你且去前关督战,也紧盯何、田二氏兵将动向……哼,何廷玉、何汉良、田一鹏、田飞鹏等人表面忠心不二,实则是各怀鬼胎,切不可放松警惕。至于破敌之策,我与孙先生还需再作商议。”杨朝栋领命而去。

苦于这时节播州多雨,又是仰攻山关,明军火器果然效用不佳,而骑兵更不得用,明军将士整日在泥淖中奔波苦战,往上爬一步都可能连摔三次,委实困难重重。

马千乘先行率部攻铜柱关,石砫土司兵前仆后继,奋勇冲关,身冒箭矢,但仍然数次接近都被苗兵击退。马千乘收拢所部,以弓弩还击,对射许久,各有死伤。

这位一生忠于大明的土司发了性子,亲自率部借弓弩掩护再行突进,终于一举冲关破门,全军一拥而上,而铜柱关只是险要,其中苗兵并不多,一旦被攻破关门就再也难以阻挡明军攻势,迅速向后溃退。

马千乘夺下铜柱关后并不愿意休息,继而向铁柱关冲锋,但这次连战两日仍未攻克,所部反而损失不小,随即听令撤兵,由董一元率部接替。

董一元部主力乃是秦兵(陕西兵),悍勇倒是悍勇,但是也不太适应播州这种山地战,同样先来了个“强攻两日不克”,其部明军屡次攀上关璧便被苗兵击落。苗兵方面,与铜柱关相比铁柱关的防守又更为顽强,这铁柱关后多用石柱直接抵住关门,苗兵蜂拥至关墙,每逢明军来攻便殊死力战。

随着铁柱关前积尸日多,董一元心生一计。这日正值雨后大晴,山中高温潮湿,董一元令人于铁柱关前焚尸,阵阵恶臭袭来,令人遍生呕意,苗兵渐渐不敢近前。

董一元立刻组织敢死队,全身防护之外,还口蒙鱼腥草汁液浸泡过的厚布抵挡尸毒恶臭,腰挂首级,手持血刀,借助焚尸黑烟笼罩,向铁柱关再次发起冲锋,其后明军大队紧随冲关。

这支明军突袭而至,由于显得血腥可怖之极,少数不曾后退躲避尸臭的苗兵也不由心惧而大溃,董一元因而一举夺下铁柱关。

董一元夺关后就地休整,清理战场,而由马林统军继攻飞虎关。

飞虎关前三十六级天梯高陡异常,而周围则是悬崖峭壁,飞猿难渡。明军拾阶而上都需手脚并用,而播州军不仅推下滚木山石,还浇灌火油,引燃山道,继而再用弓箭远近阻击。

明军又不是铁打的金刚,在这种狭窄山道上进攻自是苦不堪言,根本难以寸进。马林乘间隙连发三次冲锋,结果反倒是明军伤亡激增,军心险些崩溃,马林见状只得先行休兵。

这飞虎关真是个天险,上倚绝壁,下临悬岩,高屋建瓴坐镇天梯之顶,如负隅猛虎,张口啸天,威震关山。其箭楼也屯驻重兵,守关之兵亦为播州精锐虎兵坐镇。而天梯与飞虎关之间仅有一道吊桥连接,为通向飞虎关的唯一通道。

马林部于飞虎关前连攻十日,偏又阴雨不断,委实寸步难行,毫无斩获。马林心愁不已,他一个善于打平原野战的骑兵将领,竟然不得不苦思夺取山关之计。

好在这日天气转晴,马林大喜之下,急令密调本军全部三号炮上山,在确保不会误击吊桥的前提下,猛烈炮击飞虎关楼以压制播兵。

播州军根本没有料到这种地形下明军竟然能调集大量火炮,对此毫无防备,此时突遭火炮打击,关石飞溅,关楼塌陷,播州兵于关墙之上难以立足,飞虎关守兵一时间再难向明军施以还击。

马林见机不可失,立刻点检精锐家丁,亲自领兵冲过吊桥猛攻关门,于是飞虎关破,明军鱼贯而入,随即便与播州虎兵展开混战。

播州虎兵相当于黄芷汀当年身边的亲卫,全家都和主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而不畏生死,死战不退。

由于关门狭小,明军又为了尽早攻陷而一拥而入,此时陡然遭遇虎兵这样的精锐山地兵堵截,差点被一下子逼出关门。

马林急得大吼连连,亲自督阵,不顾危险站在高处鼓舞士气,又令身边家丁以掌心雷齐掷,这才险险逼退敌兵。随后明军大队再度冲锋,奋勇反击,终于陆续再入关门。

进关的明军多起来之后便算是大局已定,结阵挺枪摆出排枪刺刀阵,步步进逼。虎兵虽然精锐,但在高务实这套超越时代的打法面前也终于再难寸进。

马林在排枪刺刀方阵打出数轮齐射之后一声令下,开始全军冲杀。他本人也不甘示弱,拿出先父马芳的气势,身先士卒连斩十余人。虎兵虽然精锐,但毕竟人数不多,在这般大军强压之下终于不敌,最终全军覆没。

飞虎关战后,刘綎率部跟上,向飞龙关攀进。飞龙关由何汉良、田飞鹏率兵镇守,前有龙虎大道,与三十六级天梯相仿。

这飞龙关一侧临百丈深渊,险峻阴深,蛇鼠为窟,常有哀嚎之声随阴风阵阵从山涧下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何、田二人意欲使明军全部葬身山涧,特在龙虎大道遍置木石,辅以弓箭迟滞明军攻势,更用自制火药在明军进攻时突然炸裂一侧山体,乱石飞下,明军躲闪不及,多有坠崖而死。又是连续两日,明军大半仍被迟滞在龙虎大道。

刘綎大怒,亲自督战并派出五百降倭夷丁,严令向飞龙关突进。降倭夷丁不愧是天下精锐——尤其是在刘綎暴怒之下,他们这一出动,直杀得沿途血肉横飞,在自身死伤近半的情况下终于冲过大道。

降倭夷丁常年只维持在三千出头,此番为了夺取区区一个关城的前方大道就损失了两百余人,即便是刘綎这种战狂分子也不由为之心疼。

刘綎抬头观望飞龙关,乃是用青石及石灰糯米砌筑而成,关为三开,三拱相套,有两座月门,是为囤东入大城门户所在。刘綎率部对飞龙关时攻时休,接连相持十日而不克。

由于此处近乎绝地,刘綎干脆弃用计谋,只作强攻,逢阴雨连绵便冒雨强攻,逢云开雾散便调火炮助阵。于是连日来战事激烈,炮声如雷,龙岩囤上下皆能清晰耳闻。

轮番强攻之下,飞龙关即便再如何险要也渐渐难以支撑,于是杨朝栋又率部来援。此时飞龙关一侧关墙断裂,明军趁势大举攻入,刘綎随军突入飞龙关内,直取何汉良、田飞鹏而去。

何汉良见刘綎杀来,不知死活向前迎战,不过数招之后便死于刘綎刀下。另一边田飞鹏见刘綎委实凶悍,不敢迎敌,转身便逃。谁知刘綎冷哼一声,张弓搭箭,一箭射入其后心,田飞鹏应声倒地。杨朝栋见状,知飞龙关再难坚守,当即也只能率残部退守朝天关。

在明军猛攻前囤之时,邓子龙、马孔英、吴广等部正攻后囤。杨应龙亦在后囤布有重兵,邓子龙等于头道关隘之后、关门之前便屡遭失利。

时日已久,邓子龙便令全军停止进攻,反而后撤三里,止步不前,实则暗中设伏引诱播兵出关。

明军故作懈怠,后关苗将自恃重兵在握,见明军连日攻关不下,反而死伤渐增,胆怯不前,见明军后退,以为是伤亡过重不得不退回修整,便下令出关歼敌以便包抄明军大营。

邓子龙得报播军出关,大笑三声,即令马孔英率部居左翼设伏,吴广率部居右翼设伏,自领中军吸引播州军来攻。

播州军一路狂飙突进,杀声震天,邓子龙遣数队分道迎敌,先是佯装大败,一触即溃,播州军因此更加肆无忌惮,直追入明军口袋之中。

邓子龙见时机已至,即令大放火器,马孔英及吴广闻声出动,迅速将播军合围,水泄不通。播军见误中伏击,全军欲撤,但与明军激战半日却伤亡惨重,反而溃不成军,邓子龙等人趁机率部掩杀,然后顺势夺下后关。

此后播州军于西关至后关之间大行游击袭扰,因播州兵惯于山间作战,其于山林乱石之间闪转腾挪、健步如飞,明军深受游击之苦,于山间难以轻易追击,只得被动防御,艰难行进。

不过由于播州军远程武器只有弓弩,而明军装备随着战事发展反而还有越来越完备的趋势,袭扰虽对明军有迟缓之效,但对明军兵力而言却无太多损害。

邓子龙等苦耗多日,终于抵近西关,与马孔英、吴广轮换攻关,两军相持不下。邓子龙严令日夜交攻,待后续火炮终于运上山来,苗兵被轰了半日损失惨重,最后胆寒弃关而走,明军由此攻占西关,只是全军疲惫,只好先休整待命。

至此,明军围攻龙岩囤已达四十余日,前囤攻至朝天关,后囤攻至万安关,之后便久攻不下,再难前进一步。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持羽静风尘”的月票支持,谢谢!

VIP小说推荐阅读: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帝凰之一品弃妃三国:兴汉
VIP小说最新小说: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