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翦与项燕进行激烈交锋的同时,蒙恬也率领着数万铁骑直逼楚国国都而去。
为了保证骑兵那强大的机动性与灵活能力,蒙恬所带领的这股军队并没有跟着任何的补给队伍。
他们采取的是以战养战的策略,带着五日左右的粮草与饮水,然后长途奔袭目标城池,然后在攻下了城池之后征缴城内的资源进行补给。
因为只有数万的人马,所以即便是一座小城也完全可以负担的起这一部分的消耗。
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做到真正的疾如风、掠如火。
不过如此做法却有着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不能拥有任何一次的失败,一旦在几天的时间里拿不下城池,无法及时的补充粮草,那么整支军队很有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方才让军队爆发出了更加强大的力量,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士兵都逼迫着自己拼命作战,不然若是无法攻破城门,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蒙恬之所以敢冒这样的险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次所率领的五万骑兵之中还有着三只破土三郎随行,大大的提升了攻城的效率。
另外,那一千名铁鹰锐士之中有着不少的高手,对于比较脆弱的城门,几人合力之下便可将其攻破。
只要城门被打开,那数万的铁骑就会长驱直入,进行无情的冲锋,几个回合之后就能够将敌军击溃。
相互结合之下,让蒙恬在这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没过几天就能够攻下一座城池。
在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之后,寿春之中的楚国王室也是急忙调遣剩余的军队,对蒙恬所率领的骑兵进行阻击。
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没能将对方击败,反而自身损兵折将。
连连大胜之下,蒙恬的名号与其手下的铁骑也在楚地传播开来。
在经过了夸大之后,将其渲染成了天神下凡一般,似乎每个人都可以以一敌百。
甚至有些士兵还没有参与到战争之中,就已经开始胆战心惊。
若是蒙恬所率的秦军能够继续保持这个行军与攻城的速度,估计要不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抵达楚国的国都了……
鄢郢城外,项燕与王翦的战斗还在继续。
就在前者刚要破掉一字长蛇阵的时候,阵法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的长蛇主动一分为二,并且快速形成了两个包围圈,将数十万楚军分割开来。
北辰所赠与王翦的十大阵法,分别是: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子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每个阵法都非常的精妙,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十大阵法之间可以进行灵活的转变。
比如若是有人找到了破解一字长蛇阵的方法,想要斩断蛇妖。
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将阵法转化成双龙出水阵,这样不仅可以躲避危机,还能给形成新的战阵,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将劣势变为优势,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进行灵活运转,这才是十大阵法的精髓。
所以,这与其说它们是十个阵法,倒不如将其当作是一整套阵法。
而现在王翦所展示出的,正是这套阵法的第二种大变化。
而深陷大阵之中的项燕也是被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原本是想要攻破对方的阵法,如今反而又陷入了新的大阵之中。
最关键的是,如今的楚军被分成了两个部分,跟着自己的这一部分人马还好,另外一半失去了只会的军队空破已经开始混乱了。
想到这里,他立即下令全力破阵,即便是多损失一些人马也要与另一股军队会和,不然只会折损更多的兵力。
经过接近两刻钟的奋战,在付出了超过一万人的死伤之后,两股被隔开的楚军终于再次汇聚到了一起,暂时安全了。
不过就在这时,二龙出水阵又变成了天地三才阵。
如果说前者是一种包围绞杀的消耗型战阵,那么如今的阵法就是典型的进攻性战阵。
秦军化作了三股,由骑兵带头冲锋,如同三只利箭,并且相互之间进行配合,全面推进气势骇人,拥有着很强的歼灭性。
在经过了天地三才阵的消耗之后,又有着不少的楚国士兵死去。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第三重变化而已,阵法的威力还远不止于此。
天地三才阵很快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四门兜底阵。
四门兜底阵经过互相的穿插,又变成五虎群羊阵,此阵一旦实战如同饿虎扑食,凶猛无比,让楚军难有招架之力。
若不是有着项燕从中指挥,此时的楚国军队恐怕已经要崩溃了。
不过真正的危险从接下来才真正开始。
在大将王翦的指挥之下,秦军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形成了六丁六甲阵。
随后一半拉成线,一半如同四门兜底阵一般,便是七星北斗阵。
环绕一圈,按八卦阵布阵,留八个出口,变成方形,即八门金锁阵。
当阵法变化到这一步的时候,楚国军队的死伤已经接近十万,堪称恐怖无比,大阵就像是一台绞肉机,无情的收割着一条条生命。
八门金锁阵顾名思义有着八道门,每一道门都是一个阵口,可以进行调控阵型。
八门分别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此阵的特性就是拥有着很强的控制力与防御力,阵壁非常的牢固,很难以强行将其击破。
想要破此阵的话就需要找到生门所在,不然很可能就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不过八门的方位一直都在变化,想要在混乱的战斗之中寻到生门并将其攻破,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且王翦也不会给对方逃出去的机会,他之所以要用金锁阵就是要把楚军给困死,避免其逃走。
而接下来的,他要做的就是将这剩下的二十多万楚国军队,永远的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