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时候,无论是胡人还是宋人,做烤羊的方法还是比较简略的。
一只羊,整个架到火上烤,看上去很简单,并不需要多么高水平的厨艺。
不过众所周知,新鲜的羊肉好吃,但是却又一股浓重的膻味,如果换了是煮或者炒的方式制作羊肉,都是需要用葱姜等先行把羊肉腌制除膻之后再烹制的,但是若是一整只羊,当时的条件下,就没法实现腌制除膻了。
宋人的做法,是在烤制的过程中,添加多种的辛香味料,用浓重的香料味道来掩盖羊肉原本的膻味,这样做的优劣也很明显,优点是复合的香料味道的确能掩盖住羊肉的膻味,劣点是因为香味料太重,掩盖住腥膻味的同时,也遮盖了羊肉原本的鲜美味道。
大多数胡人吃烤羊则更加直接,连香味料也省了,所以胡人身上都有一股子熏人的膻气味。
杨怀仁和他的兄弟们初来乍到,对于烤羊还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吃起来还是觉得很美味的。
其实杨怀仁第一口就吃出了烤羊味道重的缺憾,但考虑到这烤羊是人家托掌柜的盛情,又是柯小巧亲手制作的,大家吃起来也觉得还行,他也就懒得再二次加工了,生怕驳了柯小巧的面子。
后来他发现杨世虎将军带来的两名随身的小校对烤羊不太感冒,基本上没怎么有兴趣,便想到了这一点。
这两个小校看样子在边军之中有官职的,杨世虎来拜访杨怀仁,能带在身边的人,一定是他的心腹或者亲兵。
既然如此,杨怀仁觉得人家来一趟,总得让人家吃的舒心如意,一个厨师的职业素养在这时候就又泛滥了。
他身上是随身带着厨刀和一些类似辣椒面等香料的,于是就有了他动手往烤羊上添加这些复合的香辛料的一幕。
烤肉要像烤的好吃,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除了恰到好处的火候之外,最关键的无非两点。
第一点便是盐。整个羊架并没有腌制过,咸味实在烧烤的过程中添加的盐巴,当时西北边远地区,盐巴还是很贵的,所以柯小巧在刚才的烤制过程中,貌似加的就不太够。
而且比起东部和中原的海盐,这种矿盐由于提取工艺的水平低下,都被制作的很粗糙,颗粒大,咸味低,而且不均匀,还略带苦涩之味。
地处内陆的胡人和宋人都吃惯了这种粗糙的盐巴,倒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杨怀仁味觉这么敏锐的人,就觉得问题很大了。
盐,是激发出肉类鲜美之味的关键所在,盐用不好,或者用的份量不对,羊肉的美味都会大打折扣。
第二点便是调味料的搭配。最常见的和羊肉搭配的调味料有三种,分别是辣椒,孜然和黑胡椒。
以这三种香辛料为主的复合调味料的加入,配合烤肉的香味,才是最完美的搭配,特别是辣椒面,赋予了烤肉的味道有了层次感,同时又刺激人们的味蕾,增加了人们的食欲。
两名小校之中,高瘦一点的叫江一成,矮壮一点的叫杜俊峰,两人看上去只不过是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却已经是边军中能够领兵的都虞候了。
二人看着侯爷来到他们面前,重新加入了他们不认识的调味粉末,又把烤羊重新烤了一下,都没有明白侯爷这是何意。
他们并不熟悉杨怀仁,更不知道杨怀仁是个专业的厨子,只是大体从杨世虎那里知道这位年轻的侯爷,跟京城里那些勋戚贵族子弟的纨绔放荡不同,算是个有点本事的人而已。
看着侯爷亲自烤羊,江一成和杜俊峰疑惑地对视了一眼,都没有搞明白侯爷这是在弄啥。
等杨怀仁觉得新加的调味粉融入了羊肉之中,他便用小刀重新挑了个好部位分割下两大块羊肉来,送到了江一成和杜俊峰他们手里。
两个小校赶忙点头致意表示感谢,不过心中却有点犯了难。作为边军将领,因为这地方羊肉相对便宜,吃过的很多羊甚至都是过关的胡人羊贩子送的,他们平时是不缺羊肉吃的。
军营里的火夫也就那么回事,做饭就是做熟了而已,从来都谈不上美味,做羊肉无非是大锅煮或者整只烧烤,胡乱加些浓重的香辛料完事。
所以二人吃羊肉有点腻歪的感觉,这也就是他们来到杨怀仁的牧场之后,坐在烤羊面前没有什么胃口的原因了。
眼下手里抓着的两大块烤羊肉,是杨怀仁这位侯爷亲自送到他们手里的,二人虽然没什么胃口,但是也不好拂了侯爷的美意,只好硬着头皮带着笑脸咬了一大口含在嘴里。
一开始二人还真是像应付应付,等杨怀仁转过头走了他们也就不必勉强吃这些平时就吃吐了的羊肉,可杨怀仁好似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好似等着他们吃过了之后,对他亲手重新烤制过的羊肉进行一番评判。
二人无奈,只好陪着笑脸,点着头继续表示感谢,当那口含在嘴里的羊肉开始散发味道的时候,他们却感受到了和他们以前吃过的烤羊肉味道之间,那种极大的不同。
江一成先嚼了起来,当烤羊肉的味道弥漫在他整个嘴里的时候,他眼前一亮,好似滔滔黄河在他嘴里翻滚,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杜俊峰的感觉同样是美妙的,他第一次觉得香味料和羊肉的搭配,是那么的完美,香料的味道适中,没有抢了羊肉的鲜美,而是恰如其分的和羊肉的鲜美结合在一起,稍微一嚼便满嘴肉香。
这下不用杨怀仁劝食了,二人三下五除二便消灭了手上的一大块羊肉,又解下自己腰间的小刀主动去割起了羊肉吃,连吃相都不顾了,更顾不上跟杨怀仁客气的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