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批阅(求订阅 求月票 推荐票)
刚停驻在淮安的朱由校不得不放下游玩的形态,待在行辕处理一批题本。
淮安虽然繁华,却也没有天子行宫,朱由校觉得临时征用他家房子也挺麻烦,在城外找了个地方露营。
李长庚来报:陕西田亩除了偏远地区外都已清丈完毕,有了崔家、李家、柳家等士绅和几个知府的人头,进行的还顺利,顺便弹劾户部渎职,应该早些推广红薯、马铃薯和玉米,称他们尸位素餐,祸国殃民!
朱由校直接把题本批复给户部。
熊廷弼来报:想寻机收复义州北面几个堡垒,使大凌河、细河以西连成一片、全归大明!另外委婉的说了野猪皮可能会派人联络察哈尔的忧虑,请朝廷早做准备。
义州收复,北面的几个堡垒就是飞地,野猪皮补给也比较困难,颇有些鸡肋的味道。然而对于大明而言,收复义州北面几个堡垒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是义州北面的威胁消除;二是若今后反攻,也可威胁野猪皮在广宁的北面,使其广宁三面受敌。
朱由校对着地图思虑许久,他倒不是在意几个堡垒的得失,而是想着如何让野猪皮丢失几处堡垒的同时在把他们一些兵力葬送了。
没有万全之法,朱由校把自己的想法回给熊廷弼,让他自己看着办,几处堡垒而已,今后不必再请示。
至于野猪皮联盟察哈尔之事,熊廷弼担忧的有道理,命熊廷弼加强与察哈尔的沟通,与边境的小部落多来往,另外令御马监、御用监和户部在宣府、大同等地多与蒙古各部互通有无,加大收购羊毛的力度。
“《请复袄儿都司梳》?李从心?”
朱由校打开题本看到李从心的名字大概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袄儿都司,即今内蒙鄂尔多斯一带,黄河几字头那一片。
黄河要植树固沙,几字头是绕不过去的,若不连带袄儿都司一起植树固沙,可以说效果大打折扣。
也因此,李从心认真研究黄河脉络、加上三边总督的经验,才上此梳,请求朱由校和朝廷收复袄儿都司,以保黄河安稳。
此事毕竟涉及民事,内阁虽然同意,但说了现在钱粮不称手,并请参谋院先制定详细收复计划,参谋院也同意,孙承宗还大致说了个计划,很稳妥。
司礼监倒是比较务实,说了财赋和军力暂不允许,请暂缓。
朱由校有些头疼,有时候员工能办事也不见得是好事啊。
大明的财赋还没理清楚、清丈田亩刚刚开始,逃兵、逃籍的现象才出现好转的迹象,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目前谈收复袄儿都司无非痴人说梦。
朱由校把这道题本递给金良辅,道:“转给杨肇基,让他上一道题本,抄录一份给忠贞侯、朱燮元和熊廷弼。”
“奴婢遵旨。”金良辅恭敬接过:果如自己所想。
而朱由校想的是:袄儿都司?这才哪到哪,好好等着吧,大明丢失的朕会一点一点拿回来,朕还要更多!
《请在军中推广新式蹴鞠梳》?翻开题本,原来是秦良玉、徐希、宋德裕、李成铭、孙茂霖、罗象乾、周遇吉联合上的。
看到腾骧卫踢新式蹴鞠后,深知军队纪律和配合重要性的秦良玉、罗象乾、周遇吉就发现蹴鞠对消耗将士剩余精力、对士卒之间配合有重要作用,因此拉上其他几人,上书请求在军中推广。
啧了一声,朱由校回复可,蹴鞠的场地可花费不小,五军都督府必定会找户部撒泼打滚要钱粮。
朱燮元请罢四省总督?也倒是,水西平定,现在确实不需要四省总督了,不过虽然平定,不代表已经安稳。
参谋院的建议是留川贵两省总督,司礼监的意见是撤销。
朱由校写上了改为云贵总督的朱批,当初水西叛乱,云贵两省闹得最凶,让朱燮元继续坐镇云贵吧,让其移驻永宁,靠近云南,也可继续清缴水西余孽。
朱由校又拿过一张空白黄帛,在上面写了一道密旨给朱燮元。
历史和品德的大纲?
朱由校打开内阁、吏部、翰林院送来的题本,附带两个小册子。
历史大纲朱由校基本满意,从神话到现在,朱由校删减增改一些,重点让内阁、吏部、翰林院分析历朝历代兴衰原因,以及为什么要变法、各朝各代变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最让朱由校火大的是,在品德中,他们把二十四孝的故事完完整整的放了进去!
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拾葚异器这些也就罢了。
但孝感动天、埋儿奉母、卧冰求鲤这些炸听事挺孝顺的,然而孝感动天也从李一面展示了好像虞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好像并没有做错什么,倒好像有点鼓励继母和异母弟虐待兄长、姐妹一样。
埋儿奉母更是扯淡,不是说奉养母亲不对,而是为什么为了孝顺母亲就要杀了自己的儿子?!这到底是孝顺还是谋杀?!没有钱可以挣,没有粮还可以种,再不济上街乞讨也可以啊,脑子有病才想着杀自己儿子解决困顿!
卧冰求鲤,你武之望、崔景荣还有翰林院诸多人,都去卧冰求条鲤鱼给朕看看,到底是你先死还是鱼先出来!
忿忿不平的在题本上骂了内阁、吏部和翰林院一通,把题本和品德大纲扔到一旁。
“那狗屁品德大纲给朕拿去烧了!”
郁闷的喝了口茶,朱由校起身在帐内来回踱步。
稍微平复下情绪,朱由校继续拿起奏本批阅。
医药农林学院的奏本?朱由校有些诧异,这才离开京城多久,怎么他们就会有奏本送来?
两所学院都是皇家私属,所以陈实功他们用的是奏本。
“请整理天下药方和草药?《本草纲目》有错谬?”很好,很主动,朕很喜欢。
看看,这就是办实事的魄力和态度。本来还想着过个五六年再跟他们说整理药典的事,现在看来还是想法不够朝前啊。
在奏本上写下同意,又单独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道:命内阁、太医院和户部联合发文,征集天下药方,要求各地方官府配合,不管是坐堂医还是游医,只要有药方在手,可向当地布政司、按察司,甚至找到锦衣卫提供药方,给予提供药方的人回执,若验证无误,可将其药方收录药典中,其名要一并录于药典中,并以金银回赠,不可白拿药方,鼓励民间开发新的药方。
《本草纲目》虽有错漏,但也是难的医家着作,命刘若愚和李起元共同与李时珍家金银和牌匾。
朱由校不由得想起明代女医之首、古代四大女医之一的谈允贤。
与后视某部不讲究实事的电视剧不同,真实的谈允贤并没有与那个叫门天子结为夫妻,人家有自己的丈夫,姓杨。
谈允贤留给中医的瑰宝无疑是其所留的《女医杂言》,虽是记事方式记述,但也是古代难得的妇科医书。
朱由校下令礼部、太医院、皇家科学院将其事迹整理成册,命内阁、户部、吏部在编撰历史科目书本时,将其列入其中,在其家乡赐建牌坊和祠堂一座,命内官监在两所医药学院内塑其身,以供学子瞻仰。
魏国公徐弘基上书请朱由校降罪,并称愿意配合朝廷清丈田亩。
“陛下,吴尧言求见。”金良辅在门帘处躬身道。
“宣。”
朱由校放下奏本,活动下筋骨道。
“陛下,是荆王。”
感谢吾意之念、群星璀璨w的月票,感谢吾意之念、潇潇暮叶的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