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定国庆日
“陛下骂得好!”
“陛下说得对!”
“他们都是人面兽心!”
“他们不配当陛下的臣子!”
“清丈田亩、官绅一体纳粮!”“清丈田亩、官绅一体纳粮!”“清丈田亩、官绅一体纳粮!”
“陛下圣明!”“陛下万年!”“大明万年!”
百姓的唾骂和盛赞是此间最好的明证。
朱由校咧嘴一笑,朝百姓挥挥手,百姓又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陛下看我了。”
“放屁,陛下看的是我。”
“你们都别抢了,陛下看的是我。”
丁绍轼、孙承宗、朱延禧、徐弘基、吕兆熊心中明了:自此,大明新政再无阻力。
朱由校后退几步,左手背着,右手抬起放在小腹上,朗声道:“王象春。。。。等人,为一己私利,枉顾君恩、阻挠利于朝廷和天下百姓的德政,先是凿沉漕船造成京城乃至北方粮荒,后又鼓噪串联南方官员、卫所、士绅叛乱,勾结孔家颠倒是非、作乱江南。
“拟旨,王象春等一应官员及牵涉士绅、卫所指挥佥事及以上将官一律诛九族!南和伯方一元、成山伯王国柱、靖远伯王永恩三人认错、供罪,留外三族妇孺性命。
“另外,抄没家产,除赔偿受害百姓及叛乱后建设外,其余上缴国库和内帑。
“荆王谋大逆,命锦衣卫即刻前往江陵,除爵荆王,荆王赐死,荆王上下全部处死,诛荆王三族!抄没荆王府家产入内帑。
“至于王在晋、徐宪卿、潘汝桢三人,在荆王府外凌迟!列入贰臣录!诛其九族!抄没家产入国库!”
“大司寇黄克缵、都察院左都御史江秉谦、锦衣卫指挥同知吴尧言共同审理甄别剩余人员,不得牵连、不得以公谋私,东厂监督,违令者,斩。”
“臣等(奴婢)遵旨。”
朱由校旨意下达,朝百姓挥了挥手,就要回宫。
人群中,一个汉子大声道:“陛下,应天府何时开始清丈田亩?”
“对啊,陛下,还有滁州府呢?”
百姓不止应天府一地的,朱由校脚步一顿,把沈敬炌、李起元和丁绍轼、朱延禧招过来,道:“百姓的期待你们都看到了,就先从应天府和其周边几个州府开始吧,你们下来安排下。”
“臣遵旨。”
“南京大宗伯董其昌。”
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出班躬身道:“臣在。”
“准备准备,两天后朕要祭太祖高皇帝。”
“臣遵旨。”知道朱由校要来,若到南京不拜祭自己老祖宗,岂不是让天下人说笑,董其昌其实已经准备好了。
“太祖高皇帝戎马一生,罪而汛扫之,廓中国之妖氛,雪中国之仇耻,天地始复有定位,君臣始复有定分,首足始复有定形,读斯文而知圣祖之功德,真远驾唐虞也,而古帝王之遗黎,始得复归于人类。
“太祖高皇帝不是朕一家之祖,也是大明上下之祖也。太祖高皇帝有功于天下,造福天下百姓,再造华夏,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建国大明,天命始归大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十二日,在捕鱼儿海彻底剿灭蒙元残部,得北元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等等,天命尽归我大明。
“拟旨,每年四月十二日定为大明国庆,大明上下庆祝恢复华夏衣冠,为庆祝大明国庆,大明上下,无论皇亲国戚,还是朝廷官员,亦或平民百姓,皆放假五天,四月十二日子时三刻开始,四月十六日子时二刻末结束。”
不光百姓愣了,就连百官也愣了,大明的假期少得可怜,如今多了五天假期安能不震惊。还有,国庆是什么鬼?国家庆祝吗?倒也有些道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确实值得庆祝。
“陛下圣明!”率先反应过来的沈敬炌带头高呼。
反应过来的百姓也兴奋高呼:“陛下圣明!太祖威武!大明万年!”
朱由校自然注意到有些百姓无所谓,放多少假对于他们来说无所谓,他们还是要为生活奔波、挣扎。
唉,慢慢来吧。
朱由校继续说道:“太祖高皇帝不光是朕、朱家的祖先,以太祖之功,再造华夏,也是大明上下的祖先,拟旨,特许天下百姓于十月二十一日和清明在孝陵祭奠太祖高皇帝,以记太祖高皇帝其功,以彰中华历史,以缅怀、告慰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桢、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成、孙兴祖随太祖南征北战,功勋卓着,命工部塑其像列于孝陵中,以供百姓及后人继续祭拜。”
孙承宗拜道:“陛下此举,不仅可为天下孝道表率,也可彰显大明武功、历史,更可教育后人,臣为大明贺。”
“太祖威武!陛下圣明!”听出来了,声音没有刚才那般热烈,显然,这种缅怀先烈的事还得慢慢来。
朱由校犹豫下继续道:“蓝玉其人,虽居功自傲,但难掩其功,捕鱼儿海蒙元残部是其所剿,平定云南,其功最大,与我大明而言,不能忽略故凉国公的功勋。念其功勋,工部应为其塑像,围在沐英之后。”
“臣遵旨。”沈敬炌躬身领旨,人是你朱家杀的,自然也可重新为其续功,我乖乖听话就是。
朱由校也有些纠结,蓝玉这个人确实一身臭毛病,亮祖以下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几,又违制节谨度之道,骈首就戮,亦其自取焉尔。明史这段记载倒是把蓝玉这人不会做人、自取其祸说了出来。
而蓝玉仗着自己的功劳目无王法,更不知把住的自己的嘴巴,犯了不少忌讳,老朱为了朱允炆那个废物和大明安稳,把蓝玉这个不安定因素给咔嚓了。
但对大明完成一统华夏的过程,功劳还是非常大的。说明史、记明史,蓝玉都是绕不开的,不若干脆把蓝玉正大光明的摆出来,其功过和自己今天所做自有后人评说,反正到时候自己都死了,管他洪水滔天。
“舆闻寺把这些造反干的蠢事和他们的目的公布在大明月报上,邸报简略些,把国庆和十月二十一日、清明的事也公之于众。”
“臣领旨。”张瑞图、毛士龙领旨。
.................................................
回到坤宁宫,张嫣正在处理后宫事务,看到朱由校进殿,起身带着几个宫女为一边为朱由校更衣,一边说道:“陛下,这南京皇宫可有不少虚耗,不若裁撤一些宫女?”
朱由校张着双手道:“嗯,南京不是帝王常驻的地方,裁减些也无碍,皇后看着办。”
张嫣笑道:“那三个小妮子来信了,问我们什么时候京城,想必是想念陛下了。”
朱由校勾起一抹笑容,笑道:“朕猜是乐安那丫头困于学业,恐怕想着朕早点回去,她好逃了些课业。”
“陛下圣明,乐安那丫头在信中跟妾诉苦,说是没料到学医这么痛苦,早知道就不听陛下忽悠了。”张嫣捂嘴偷笑。
朱由校握着张嫣的小手道:“不能惯着她,医术也是一门本事,我朱家嫁女不求荣华富贵之家,今后乐安也能凭借着医术长于世间。”
“陛下圣明,妾会与乐安说的,陛下,任妃临盆再即,为防万一,不若妾先回京城?”张嫣有些忧虑道。
身为大明皇后,必须为朱由校的子嗣考虑,而朱由校子嗣艰难,若后继无人,恐怕这大明难免一番波动。
朱由校拍了拍张嫣的小手道:“放心吧,临行前已经请姑祖母和太妃照料了,如今宫中已经平稳,不会有什么事。”
正月初四定为国庆有些尴尬,因为大明这时候正在放年假,而且天寒地冻,确实不好定为国庆。
以大明消灭蒙元残部,掳其皇室,得到蒙元宝玺、图书、金银印章这个时间来说相对比较正式,也是大明天命尽归的一众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