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钢印
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寝——孝陵。
朱由校带着张嫣及文武大臣缓缓走上孝陵,在享殿外,奉上奢崇明父子、安邦彦叔侄、孔胤植翁婿的人头,并斩杀王象春、王大智、邹元标、汪元极、陈宗契等人,告诉老朱好好在下面享福,作乱的人都被我朱由校拿下送到您老人家面前了。
一番规制礼仪后,朱由校让张嫣和文武大臣在殿外候着,命吴尧言、魏忠贤带着锦衣卫、东厂番子二十步外戒备,九两金良辅都在殿外二十步候着。
朱由校抬头看着朱由校的画像,别说,老朱长得还不错,并不是后世臆造的鞋拔子脸,想想也是,要真是鞋拔子脸,以马皇后的性格,恐怕早已离家出走了。
朱由校重新跪下,望着朱元璋的画像轻声道:“老朱同志,首先,向你认个错,但也没办法啊,要不是借着您托梦的名义,也不好解释你这不知道多少代的孙子突然变得那么勤政爱民了是吧?也不好解释为什么要实行新政,总不能告诉天下说朱由校已经死了,身体里是另一个灵魂吧?
“要真这么说,估计您也得把我,或者说朱由校咔嚓了。
“不管怎么说,我也是为了大明,跟您一样的志向,都是希望大明万年,希望大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大明天下无敌,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朱由校从早上到现在一滴水都没喝,口渴,忍不住拿下供桌上的梨啃了起来:真甜。
朱由校也放松下来,半跪半躺,一边吃着梨一边说道:“我砍了孔家估计您也没什么意见,您当初也不待见孔家和读书人,知道他们的罪状估计您在下面此时已经被气得七窍生烟,砍了就砍了吧,省得以后麻烦。
“看到官员如此贪腐,提高他们的俸禄,设置养廉银估计您也没什么意见,不能光让马干活不让马吃草啊,俸禄越低他们贪得越厉害。您也看到了,自您和太宗死后,几乎无官不贪,您定的俸禄实在是太低了,官员为了养活家人都不得不贪,进而染指商业及大明各行各业,大明的商业啊,简直糟透了。
“还不如用钱粮堵住他们的嘴、压住他们的手,以后砍起来也义正言辞、名正言顺了。”
朱由校起身悄咪咪的来到窗户,轻轻打开一条缝,把梨核扔出窗外,又在衮服上擦了擦手,回到朱元璋画像前跪下继续道:“士子、生员的德行您也看到了,已经与您鼓励天下人多读书的愿景有些偏离,变成大明的一颗毒瘤,我也很无奈啊,都怪您对他们太好了,把他们惯得。
“为了大明百姓和江山社稷着想,还是取消、减少这群人的优待比较好,老朱,眼光要放长远些,取消士子优待好处多多:这批士子倒下了,才能释放民间生产力,才能提高大明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更优秀的士子和官员才会出现。也能减少大明百姓的负担不是,老朱您最看重百姓了,必然会同意我的处理。
朱由校把这段时间的工作跟朱元璋汇报了下,也与他说了之后要干的一些事,让朱元璋保佑成功,保佑大明,保佑大明百姓。
..........................................................
朝阳门外,回紫禁城的路上,马车中,朱由校拉着张嫣的小手正在沉思,突然,马车停了下来。
朱由校也没在意,静静等着,果然,金良辅马上来报:“皇爷,前方有年老秀才、举人拦路哭诉,要见陛下。”
朱由校啧了一声,拍拍张嫣的小手,掀开帘子问道:“有冤情?”
还真怕下面的人在取消生员优待和清查生员赋税徭役过程中搞出些名堂来。
金良辅躬身道:“皇爷,是说八股文和今后科举内容的事。”
朱由校有些懵,这有什么说的,让张嫣安坐,下了马车朝队伍前方走去。
还没到地方,就听见江秉谦大声说着什么,走近一听。
“老夫等人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取消八股文和四书五经科举内容是朝廷政策,有利于大明文风,更有利于官员选拔,你们怎么还在这胡闹,速速离去。”
地上,跪着十几个老秀才、举人,只是吵着要陛见,对江秉谦等人的劝说无动于衷。
一个年纪稍微小些的中年举人看到穿着衮服的朱由校走来,当即跪下高声道:“生员唐广良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陛下。”众臣施礼。
朱由校摆摆手道:“免了,你们要见朕,朕来了,说吧,说不出个所以然,朕夺了你们生员籍。”
领头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老者道:“生员房志光与十余同窗拦截圣驾实属无奈,请陛下恕罪。”
“恕不恕罪看你们到底要干什么,赶紧说,朕可没你们这么闲。”朱由校耐着性子说道,一大顿题本、奏本还等着处理,谁愿意跟你们在这磨磨唧唧。
房志光?倒是让朱由校想起一人,可以一用。
房志光赶紧说道:“陛下,我等听闻陛下取消八股文,并将四书五经的科举内容大幅减少,不知是否是真的。”
对于这件事,朱由校并没有下旨不得传播,到现在传到南方,也是意料之中,朱由校点头:“不错。”
“晚生等请陛下怜悯我等,请陛下暂缓推行取消八股文,四书五经是天下圣典,不可轻废,请陛下收回成命。”房志光咬牙磕头道。
丁绍轼、朱延禧、孙承宗叹了口气,朱由校莫名其妙:暂缓?为什么要暂缓?还收回成命?
“是何原因,说清楚。”朱由校以为是哪里出了问题。
“陛下,我等从小以八股文答题,贸然取消于我们这等老生员而言不公,请陛下体谅!”
哦,原来是形成肌肉记忆了,特别是眼前这帮中老年、还没考取进士的生员,他们早已习惯了八股文,要让他们放弃八股文答题,无异于杀了他们、断了他们科举的前路。
朱由校揉了揉额头,他娘的,这人说得好有道理,好像是那么回事,想了想淡淡道:“朕明白了,所请有理,这样吧,接下来的两科依旧允许采用八股文答题,其余文体也可,两科之后,全部取消八股文答题。
“至于为什么是两科,想必你们也知道朕依照太祖爷的规定:生员在六年未通过乡试者,一律退学而降为地方政府胥吏或平民,两科刚好两年,你们多努力吧。”
哼,到现在还未考取进士,再给两科的机会多半也会考不中。
“谢陛下!”唐广良、房志光等人高呼,差点痛哭流泪。
朱由校背着手道:“至于你们说的收回减少四书五经科举内容的成名,一是天子金口玉言,成名不可改。朕再问你们一次,你们读四书五经这么久,其中有多少治国理政内容,当然有,然而四书五经历经千多年,也未见你们的前辈把历朝历代治理得多好,既如此,读之何用?
“相反,四书五经倒是有不少修心的作用,朕故而留之。”
“陛下!。。。”房志光就要哭喊,朱由校怒道:“闭嘴!朕还不明白你们那些小心思,其实你们也被四书五经折磨不轻,但一来你们掌握着四书五经的话语权,二来你们对四书五经早已熟悉,知道出题套路,贸然改变说不定进士之路就断了!”
房志光乖乖闭嘴,其中几人听到朱由校的话语忍不住身体一抖,朱由校撇撇嘴,继续道:“二是因为新教材不完善的原因,接下来两科四书五经依旧会作为主考内容,在两科及以后中,新的教材会成型、完善。
“满意了?”
唐广良、房志光跪在地上高呼朱由校圣明,朱由校一甩衣袍,回到马车。
在御史和锦衣卫的呵斥下,唐广良、房志光等人连忙让开道路,看着队伍朝朝阳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