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上,大晋设刺史、武卫将军、地税郎三大官员。
刺史管理一方,主管州府衙门,掌地方行政大权。
武卫将军掌地方军权,主征战一事。
大都督被裁撤了之后,各州不再像往常那样成立大量的主力军团,每州仅设二到四万的守备兵马。
具体是两万还是三万,又或者是更高的四万,具体要由各州的经济情况,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决定。
如无调令,不得离开各州。违令者,诛之。
毕竟,如今被裁减掉大都督的各州,司、雍、益、南、交、扬、荆、徐之中,除了司州之外,其余各地基本都是属于大后方了,并没有需要再像往常那样维持大量的兵马,仅仅只需要一部分常备的守备兵马即可。
再则,虽然各州兵马被大幅度裁减,广武、蓝田、汉中等野战大营也随之重新撤除整编。
广武、蓝田、汉中大营的设立,本身就是为了让这几个营的机动兵马,能够在第一时间针对南方或者是中原的。
现在,南方和中原都已经落到了他们的手中,故而,这几个大营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应的,要根据现有天下大局的变化,设立新的机动野战大营。
至此,原本各军以及各大营之中挑选出来的主力精锐先后成立雍州、益州、南方、中原四大营,每营十万兵马,再加上原本大营兵马之中唯一保留的北地营。
五营兵马,共计四十五万人,镇守各地,同时,也是日后的机动兵马。可以说,日后的主要征战,基本都要落在他们的身上了。
除此之外,天下精锐入司州,组建二十万中央御林军,作为天子近卫军。
也就是如今的凉州面临草原的威胁,要不然的话,雍州大营根本就不会存在,而是取之为西北大营,至于雍州大营本身,将会成为他的中央御林军的一部分。
已经裁减了大都督的各州,因为如今基本处于后方,各州兵马大幅度缩减,由武卫将军指挥,取代之为各机动兵马大营。
至于并未裁剪大都督之位的各州,如今,因处于与各方势力的交界之处,他们并未做出改变,依旧还是保持原有的兵马规模。
至于地税郎,主掌地税司,他们所负责的就是地方的土地管理与财权。
刺史、武卫将军、地税郎三职,分别掌握地方的政权、兵权和财权,将地方上的权力一分为三,令其相互制约,尽可能减少地方上生乱的可能。
一支军队,没有钱粮的支持,是无法形成真正的威胁的。武卫将军与地税郎的切割,也让地方上的军权和财权无法统合在一人之手。
刺史、武卫将军、地税郎三职,刺史为正三品,武卫将军、地税郎则为从三品,共同组成了大晋的地方官职体系基础。
而大量大都督的裁减与武卫将军的设立,再加上地税司的成立,也让大晋的文官与武将体系再一次有了巨大的变动。
司州,因为有天子御林军团的存在,故不设武卫将军。
由卫青任御林左将军,由长平乡侯升爵长平县侯,传三世,升李牧任御林右将军,升爵武安公,共掌御林军。
原吏部侍郎张居正升任司州刺史,长孙无忌任地税郎。
雍州。
以蒙恬为雍州大将军,加镇西大将军,掌雍州大营。
姚崇改凉州刺史为雍州刺吏,杨玄感为雍州武卫将军,李光地任地税郎一职。
姚崇在疫情刚开始之初,临危受命,由工部士郎之职升任为凉州刺史,在三年疫情期间,为防控疫情立下大功,甚至他本人也因感染瘟疫险些身死,如今,他从凉州刺史改任为雍州刺史,就是一个重用他的信号。
如无意外,等他再次回京之后,只怕六部尚书之一就有他的位置了。
相比之下,姚崇原本的上司,原工部部门贾诩,在朝廷上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原本作为六部尚书之一的贾诩,在朝廷中,那自然是大权在握。
不过,这三年期间,虽然名义上的评级没有降,但是,如今也只剩下一个虚职的名头了,自然比不上担任尚书的时期。
而贾诩在改任之后,空出来的工部尚书之位,也被益州刺史诸葛亮给直接霸住了。
对于现在的李翔来说,贾诩这样的人物,养着不让他去祸害自己,或者是祸害其他人就行了。
这个老东西,在真正关键的时候,还是太过圆滑了一些,在必要的时候顶不出去。
比不得姚崇或者是诸葛亮这一种真正干实事的。
如姚崇,三年多之前,贾诩以病重为由,推迟了前往凉州担任刺史一职。反观姚崇,在接到任命的第一时间,简单的清理了一下东西就直接走马上任,三年的时间,多次深入第一线,完全是一副不顾生死的派头。
而诸葛亮,回京述职期间,李翔不过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暗示,诸葛亮就直接拉开了他裁减大都督之位的序幕。要不然的话,何至于回京述职的几位刺史,单单将一个诸葛亮升任为六部尚书之一。
要知道,在贾诩被他找了个虚职打发之后,盯着工部尚书位置的人,可是有一大批人。各部侍郎,以及好几位刺史,可都盯着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的。
六部尚书,相当于原本的宰相之位。
虽然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六,以至于尚书之位的权利和地位,那自然是远远没办法和之前的宰相相比的。
可是,问题是,现在已经没有宰相这个职位了,六部尚书,不出意外的话,已经是一个文臣够达到的顶点了。
至于贾诩,虽然如今已经就只有一个虚职了,但他压根就不在意这些。
经历了中原大战和南方之战后,晋军一统天下在即。就算是遭遇了这场瘟疫的打击,但也顶多就是推迟上几年。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缓过了瘟疫的那口气,北方如何能挡?
故而,对于贾诩来说,他现在已经算是提前功成身退了。
虽然是虚职,但好歹品级没掉,这就代表,该有的俸禄,也一点没有变。而且,俸禄没有少,反而不用干活了。甚至就算是上朝,十天半个月去上一次,意思一下就行了。这对于贾诩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至于工部尚书,反正他之前就不管事,基本都是让姚崇去干的,给出去对他来说也没关系的。
而且,经历了这么一遭之后,这也就代表着,瘟疫那件事情,他这边算是接过去了,只是可惜了那李泌了,本来应该有大好前途的。
不过,贾诩本身又不是什么好人,李泌之后的下场如何,和他没有丝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