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土一年,大年三十,瑞雪兆丰年,到处都是银装素裹,京城更是热闹非凡,街头车水马龙,繁华似锦。
今天虽然还飘着雪,但太阳还是出来了,灿烂无比,暖和如春,正是购年货的大好日子。
绸缎庄,南北货铺子的小伙计们也知道一年中买卖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所以伙计们都站到店门口卖命的吆喝,再加上挑着货担的货郎们悠长的叫卖声和拨浪鼓的声音,京城中每条大街都显得那么热闹那么繁华。
达官贵人们也在这个时候出门拜访,老朋友,老关系,老上级,也该走动走动了,就连平时那些疲于应付的政敌,对头也得放下身架和面子,换上笑脸互相拜个年,大周朝,太平盛世,讲究的就是以和为贵,和气能生财嘛。
而皇亲国戚,都进宫赴宴去了,而一般的朝臣,则忙着互相拜年。
顿时,街上各色轿子互相穿梭,擦肩而过。
而此时新晋内阁右相刘正基的府邸,已经拼满了拜访的轿子,马车。
刘正基的宅子是皇上御赐的,很气派,七间口,十三进,真有点侯门深似海的感觉了。
刘家五口人再带上三个老佣人搬进去,却感觉空荡荡的,不过不打紧,皇上连丫鬟佣人家丁厨子马夫都给配齐了,上百号的佣人等着差遣呢,车马轿子伞盖一应俱全,已经算作人兴财旺了。
相府门口停着的马车已经排出去二里地之处,来拜访的多是官员,刘正基虽然是副相,但是据说左相胡仁展已经不受皇上恩庞,就快下野了,所以大小官员都急着上门巴结,拜访,想着走走路子。
可是,现在刘宰相和夫人,女儿已经被皇上召进了宫中,根本就见不着人。
来的官员听到刘宰相进了宫,全是震惊无比,这是多么大的恩宠呀,进宫和皇上一起过年,夫人女儿也同去,少不了被太后召见,赏个诰命夫人的头衔,相爷什么的,还有那个女儿,听说年方二八,正是豆蔻年华,皇上家还有几个皇子没有婚配呢,此次前去,未尝没有相看相看的意思呢。
百官们也顾不上刘宰相已经进宫,还是提着礼物往府里挤。
幸亏,他儿子刘卫青在,所有的官员都向他道着喜,礼物成箱成担的抬了入来。
刘卫青这回算是出够了风头,当年的感觉又回来了,来往的官员都是红袍紫蟒,玉带乌纱,相府的下人们也全换上崭新的瓦楞帽子和黑绸缎的直掇,迎来往送,脸上尽是骄傲的笑容。
此时,刘卫青正坐在堂上陪着一帮官员说话。
作为宰相的儿子,那些二三品的大员见了他都要亲切的喊一声世侄。
“世侄呀,你现在在那里高就呢?”一个大腹便便的官员问。
“我?我现在尚在家中赋闲着呢。”刘卫青不禁笑了笑。
“还赋闲着?”众官顿时惊诧了起来。
“可惜呀,实在太可惜了,这么好的人才却在家闲着。。。。”
“要不,世侄呀,我那衙门还缺个员外郎呢,要不,世侄若不嫌弃的话,可否到那锻炼一下呢?”
说着,大家都抢着让刘卫青到他那里当个员外郎什么的,目光望着刘卫青,尽是真诚。
刘卫青矜持的笑着,还摇了摇头。
“不急,当什么职,还是听家父安排为好!”刘卫青脸带微笑的说着,心中却是洋洋自得。
苦苦的生活了八年,被朝延流放到苦寒的大西北,做知县,一贫如洗,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了,什么员外郎,算个什么呀,那不过是个役差而已。
要做官,就做个大官,有实权的大官,坐堂撒签子打人的那种大官,既威风又有实权,那才是我刘卫青奋斗的目标呢。
那些在部堂里写写文案,处理文件,捞点小油水的吏官,我刘卫青才没有兴趣呢。
。。。。。
第二天,宫中就传出了消息。
刘夫人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而刘家女儿刘雪儿聪明乖巧,老太后一见便甚为欢心,当场就认了干孙女。
虽然,皇上尚未正式传旨,但是,一个公主的爵位是少不了的。
真是峰回路转,登上了人生的高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也随之而来,八年前,刘正基从仕途巅峰中跌落,被贬出了京城,全家被流放般迁往大西北的苦寒之地,出任一个兰州知府,可是,知府的位子还没坐热,却又被一贬再贬,贬到一个鸟不拉屎的芦县做知县。
这还不够,居然又派了锦衣卫暗中刺杀,幸亏元天及时赶到,否则,刘正基一家人恐怕已经成了芦县的荒野上一杯黄土了。
现在,终于苦尽甘来,从知县到知州,再到知府,巡抚,总督,再到右相,那简直是一步一步从最底层爬了上来。
说来,当今圣上那脾气也怪,升迁任免官员全凭他一个人的喜好,如果是他看中的官员,就不拘一格用人才,他不喜欢的人,他就能一贬再贬,直至贬到最低为止。
这种遭遇,范东育试过,刘正基也试过。
现在,皇太后认了刘正基的女儿刘雪儿当干孙女,而刘正基又被封了太子少保,地位之高,可见皇上是多么的恩宠和欣赏,这样一来,刘家和皇家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从此以后,刘正基和刘雪儿父女都有了随意进宫的资格,这般的特权,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就算一品大员想进宫见皇上,也要递牌子排队等皇上批准才能进的,而人家刘家小女儿不但不需要批准,还能随时进宫面见太后。
那种特权,递个话,讲个情,都是很管用的。
于是,百官们又把目标放在刘家小女儿身上。
刘雪儿年方十八,品貌俱佳,又是公主的身份,谁要是能和刘家攀上了亲,那岂不是等于与皇上,皇太后拉上了关系么?
一时间,京城的达官子弟们都蠢蠢欲动,百官都请上最能说的媒婆上了门,顿时,刘府热闹得很。
而此时,安国郡王府却门可罗雀。
那些百官更是世利得很,看见三皇子被封为个王爷,这就说明已经被踢出储君的行列,从此只能当个闲散的王爷了,去巴结这样的一个皇子,不但捞不着好处,这麻烦不少,如果有朝一日太子登了基,那就有好戏看了,太子可不是个好惹的鸟,到时侯,三皇子说不定保不住全尸都难说。
此时,三皇子已经从皇宫回来,看着没一个官员上门,顿时阴郁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