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订阅!求票票!)
除了上述几种手段,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直至后世仍被沿用的技术——反潜迷彩。
一战的英国画家们,特别是抽象派画家们,曾经被集合起来,从事重要的反潜战工作:为舰船画反潜迷彩。
反潜迷彩并不是为了隐藏舰船,花花绿绿的舰艇相当显眼,其主要作用是造成攻击方的错觉和误判,让火炮和鱼雷打不到。
这个高招是一名动物学家提出的,1914年9月,着名动物学家格雷厄姆.科尔先生给海军大臣丘吉尔写信,祥细说明舰船迷彩的妙处。
根据科尔先生长期看动物经验,斑马、长颈鹿、美洲豹等动物,长着美丽的花纹,看上去很滑稽可笑。
但运动起来,这些花纹打破了动物与背景间的结构线条,会非常难以识别和捕捉,科尔先生的高见受到了重视并被采纳。
于是,战场最精彩的一幕拉开了。
英国的舰艇纷纷的画上线条粗犷奔放的迷彩,堪比毕加索先生的作品,当时大洋上舰船披着这种抽象画来来往往,为苦逼的战争年代增添了不少亮丽的色彩。
为这些舰艇画迷彩是个大工程,每条舰的迷彩要结合船的实际情况来画,造成当时英国的画家相当抢手。
说白了就是让你眼晕。
反潜迷彩的主要用色有黑、绿、蓝、白四种,近看起来,就象是闯进疯人院里的大森林。
不过远看起来,这些线条破坏了舰船的外形轮廓,使攻击起来相当困难。
有的船被画得要即将沉灭,有的船被画成反向开进,重点是船头水线部位,要做特别处理。
因为当时的主要靠观察船头激起的浪花判断船的速度,乱画的浪花很容易让观察者产生错觉,判断不准速度。
当时的鱼雷都是非制导的直航鱼雷,速度大约30节(每秒15米)。
假如距离2000米的话,需要航行133秒,如果目标舰的速度估计差了10节(每秒5米),等鱼雷航行133秒到达目标的话,就有665米的误差,这样的话几乎打不到船的。
反潜迷彩的作用难以统计,能够确定的是,二战时期,反潜迷彩还在大量的使用。
反潜迷彩是表面迷惑,q船的存在就是从表面到骨子里的双重迷糊。
作为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后裔,英国皇家海军对反潜战的杰出贡献之一,是把表演艺术与战争艺术的无缝对接,发明了有史以来最奇葩的反潜神器--q船。
开战不久,德国潜艇的扩大了袭击范围,把英伦三岛周围都列为交战区,于是英国人发明了q船。
q船准确的名称是伪装反潜舰,因为绝大多数q船的母港是位于爱尔兰南部的女王港,为了隐藏其用途,所以英国人给起了q船这个名字。
q船的来源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其实类似于“钓鱼执法”,基本要领是把民船加上火炮、鱼雷后来还有深弹等并仔细的伪装起来。
q船的空舱里塞满了木材或棺材,即便吃上鱼雷或炮弹也不容易沉没,q船一付人畜无害的样子出没在德国潜艇活动海域,引诱德国潜艇浮出水面。
等德国潜艇浮上水面并且靠近后,再突然袭击,击沉潜艇。
不被认出来是q船成功的前提,所以q船的船员经过充分的表演培训,甚至挨了炮打死了人也得咬呀挺住,直到德国潜艇靠到身边再动手。
战果很快就来了,1915年7月24日,当时最新型的德国潜艇u-36艇,在苏格兰外海,抓获了一艘丹麦商船。
德国正登船转运物资时候,远处驶来了一条挂美国旗的小船(300多吨,比u-36还小)。
看到送上门的肥肉,德国艇员们乐开了花,急忙追了上去,并发炮警告。
这是一条看起来很平常的小货轮,在德国水兵们眼里,货轮上的船员们在甲板上的狼奔矢突,收拾细软,甚至于放下了救生艇“逃命”。
看到这一幕,u-36放心的靠了上去,小船上升起了信号旗,大意是我们投降,愿意收留落水船员。
等到u-36接近到约50米的距离时,突然之间,丑国船上掀起了几块舷侧列板,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那东西突然出现,就好像你突然看见了鲨鱼的血盆大口。
与此同时,英国皇家海军旗被迅速升上桅杆,刹那间,绵羊摇身一变成了恶犬,几轮准确的炮击之后,u-36被当场击沉,无人生还。
披着羊皮的狼,那是能随便欺负的对象?扑上去狼吞虎咽才是狼该干的事情!
德国u-36艇不知道是,他们遇到是皇家海军上尉马克.沃德罗指挥的反潜q船--“查尔斯王子号”。
查尔斯王子号击沉u-36艇之后,居然把炮火指向丹麦货轮,将货轮也击沉了,事后英国人的解释是,他们当时认为丹麦货轮是德国潜艇补给船。
实际上,英国人的险恶用心是想杀人灭口,保守他们q船的秘密。
这是q船的首次独立作战并取得成功,沃德罗上尉因为击沉u-36艇,荣获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全船官兵分享了一批1000英镑的丰厚奖金。
这个时候英镑非常值钱,皇家海军排水量近3万吨的最新型狮级战列巡洋舰也不到200万英镑。
q船其实是一种钻法律空子的欺诈手段,外表上看与民船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是装备了大口径火炮的军舰。
一战之前,为了维护相对稳定海上交战秩序,体现“文明”的成果,沿袭帆船时代的传统。
国际上先后通过“巴黎公约”、“海牙公约”、“赎金规则”等国际公约,要求海战中各方,对敌方非武装商船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不得杀伤船员。
而且要为船员提供安全的撤离手段,通俗点说,就是抢船抢货都可以,但“要钱不要命”,相对以往那种“到了江心,你是要吃面片还是馄饨(砍死还是投水)”的海盗做法,这种规则进步很大。
一战开始的时候,各国还很讲究,基本上遵守了这种规则。
以之前提到的u-36艇为例,开战不到一年,该艇已经击沉或捕捉英国民船十余艘。
大体的做法是这样,u艇藏在水下,发现民船后,水面高速追上去,开炮威胁民船停船,然后登船夺取物质,把海员赶到小艇上,再把船弄沉。
遇到大型有价值的船,就派人上船监督,驶回德国,u-36曾捉到一艘大型风帆船,派人弄回德国,改装武装抢劫船海鹰号,在传奇的冯.卢克纳尔伯爵的指挥下,改名为”海鹰号”还立下不少“战功”。
历史上有讲究的,就有不讲究的,被潜艇逼得发疯的皇家海军就不那么讲究了。
“查尔斯王子号”q船首开记录之后一个月,一艘拖网渔船改装的“茵沃隆号”q船,就又把德国潜艇ub-4艇骗上了钩。
“茵沃隆号”比查尔斯王子号还小,只有100多吨,只装备一门3磅炮(47毫米),开了9炮,就把ub-4艇击沉了,ub-4无人生还。
q船的成功让英国人肆无忌惮了,于是出了“巴拉隆事件”。
1915年8月19日,德国潜艇u-27号,抓了一艘装了载有400匹丑国骡子的商船,当时的骡子可以用来拉大炮,属战略物质,正运往法国。
看骡子的是几个丑国牛仔,事情就坏在他们身上。
德国人正和骡子较劲的时候,远远来了条挂美国旗的小破船,德国人也没当回事,他们不知道小船其实是英国q船“巴拉隆号”。
当时u-27在商船的左舷,“巴拉隆号”驶入商船的右舷,在德国人看不到的几分钟内,小破船升起皇家海军的军旗,等德国潜艇从装骡子船的船头露出来的时候,近距离的精确炮火很快把就把u-27击沉了。
当时u-27艇的指挥围壳上和两门炮的炮位上有包括艇长在内的10多名艇员落水,德国艇长游向了“巴拉隆号”,期望得到救助。
可迎接他的是英国人的子弹,见势不妙,剩余的德国水手纷纷转身,在英国人子弹的追逐下,以奥运冠军的速度游向了骡子船并躲了起来。
英国人并未放过德国汉斯,登上骡子船后,在轮机间和轴隧里把德国人掏了出来,并且当场枪毙。
眼前血腥的一幕,让赶骡子的丑国牛仔们愤怒了,这是犯罪。
回丑国之后,把此事捅到了报社,于是英国人使用q船的秘密被曝了光,这就是着名的“巴拉隆事件”。
此事影响很恶劣,为后来德国采用“无限制潜艇战”埋下了伏笔。
一战期间,英国人共改装q船336艘,德国潜艇交战150次,击沉14艘,占当时击沉潜艇总数的8%,算是一种高效的反潜利器。
不过也许是演技不过关,q船也被损失了61艘。
德国人称q船为“潜艇陷阱”,而英国人则更愿意称它“披着羊皮的狼”。
虽然战争中的伪装军舰目的各不相同,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乔装打扮的军舰能使敌方戒心松懈,然后一击成功,作战效率相当高。
看到英国人q船战术的成功,丑国人也改装了一批q船,遗憾的是,同莎士比亚精妙的戏剧艺术相比,丑国人从好莱坞学会的表演才能就是个渣。
一战期间的丑国q船,除了差点击沉两艘美国潜艇外,取得的战绩连英国人的零头都不到,看来表演是需要积淀的。q船的故事还有续集,二战期间,盟军还曾广泛采用这种反潜手段,并取得了一些战果。
后来,索马里海盗猖獗的时候,就有专家想起这个“偏方”,建议再次使用“诱饵船”,让光脚的海盗们来碰碰钉子。
一战期间,德意志帝国海军共建造了u艇360艘,战争期间共损失了一半,178艘。
其中损失多半是因为水雷——58艘;深水炸弹——30艘;潜艇鱼雷——20艘;舰炮——20艘;舰艏撞击——19艘;不明——19艘;事故——7艘;扫雷索——3艘。
只看了上面这个表格,有朋友也许会说,水雷击沉的潜艇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不如直接用水雷战呗。
其实,数量不代表全部,还得看看投入和产出。
为了对付德国潜艇,一战期间,英国等协约国曾经建立了三条大规模的反潜水雷封锁线,堪称反潜水下长城。
第一条封锁线就是着名的北海雷幕,北海雷幕于1918年5月开始布设,从英国北部的奥克尼群岛直到挪威,长230海里,宽15至20海里,由24条深度不同的水雷线组成,计划布放10枚水雷,实际布放枚。
同时,还有76艘小型潜巡逻警戒,如此强大的投放,实际只击沉了1艘u艇。
相对效果好一些的多佛尔海峡雷幕,布放水雷近1万枚,由于水域较小,相对密度大,效果好,击毁u艇12艘。
一战期间,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海军,按照马汉的海权论思想,控制了整个海洋。
战前曾投入巨大的德国海军公海舰队,一直被封锁在北海这片29万平方海里的海域内无所作为,直到战争结束被集体俘虏,在英国的斯卡帕湾集体自沉。
与之相比,相对弱小的德国潜艇部队,先后击沉了协约国商船6000艘,注册吨位1200万吨,击沉军舰150艘,自身损失178艘。
可以说,德国海军是失败的,但德国潜艇部队并未彻底失败。
————————————
关于u型潜艇,黎耀阳最终找到海军方面,借了一艘它们俘获过的废弃u型潜艇在上面进行拍摄,为此还给了10万刀的赞助。
用一破烂赚10万块钱,要么说还是能拿刀拿枪的人更能赚钱呢。
电影顺利开拍,预计拍摄时间6个月,除了拍摄技术不够先进,大量战争戏的拍摄也比较耗时。
但无论如何,第一部电影开机后,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
至少他不用为卖酒所得的资金发愁了,在电影圈打个滚儿,这钱干净的不能再干净了。
感谢爱迪生,不但创造了一门新艺术,还发明了一个全新的洗钱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