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到长安也有一段时间了,关于接下来如何治理也有了个大概的计划。
首先就是城墙。
长安城墙本来就年久失修,破破烂烂的,后来又被张伟砍了一刀,就更烂了。
一座城池,没有城墙怎么行?所以第一个必须先把城墙修补完整。
其实按张伟的意思,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也不用等多久,最多两三个月,他大军练成,到时候想打那个就打那个,还要鸡毛的城墙啊?
不过此言受到了几乎所有手下的反对。
城池,必须要有城墙,不然长安民众没有安全感。
最后还是张伟妥协,既然大伙儿都要修,那就修呗。
要修城墙,就需要大量的民工,这个好解决,长安现在有的是人,只要肯花钱,就可以请到足够的人手。
这也是张伟最后同意修城墙的另一个原因。
以工代赈,历朝历代处理流民最好的办法。
直接发钱发粮食不可取,这样容易滋生懒汉,得给他们找活干。
“传令下去,本府令要重修长安城墙,长安附近各村各镇,但有石匠,窑匠,木匠必须全部征召,还有需要民工若干,按月结算工钱,绝不拖欠。”
“大人放心,我这就吩咐下去,保证不需半天,就可以把消息传遍全城。”
刘波接过黄药师的手令,挥手叫来一个手下,让他快点去找人卷抄,然后将告示贴满全城的官府公示牌。
嗯!
除了城墙要修,还有长安一百零八坊也要尽快重新规划。
长安如今还算完整的坊市只有四十余座,其余的要么完全毁于战乱,要么只剩下残垣断壁,都是些只能勉强能住人的危房,破败不堪,完全没了当年万国来朝的神都风采。
按张伟的要求,这一百零八坊都要重建。
这么大的地方,清理起来也是一个大工程。
所以又需要大量的民工。
还好长安现在有人。
要是张伟心狠一点,这种事在历朝历代就是徭役范畴,只要一纸令下,就可以免费征召到无数苦力,要是在心狠一点,就连饭都不用管,官府威严所到之处,普通人还不是得乖乖的自带口粮来干活?
不过张伟可做不出来这种事,规定只要来给他干活就给工钱,而且给的比市场价还高了一点点。
包吃包住,给工钱,这两个条件一抛出去,黄药师一点都不担心招不到人。
长安城内安排完毕,最后是长安城外。
张伟要种粮,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倒是极为适合,如今流民们大部分都已经分配完毕,有的村镇已经在开始种秋小麦了。
但是要种粮就得有水。
关中平原不缺水,泾河渭河里有的是水,缺的是怎么把水从河里引出来浇灌农田的水利设施。
这个也好解决。
关中平原历经各个朝代的治理,已经有了完备的水利系统,只是由于连年战乱,大部分都荒废了而已。
所以黄药师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尽快把这些水利设施都重新利用起来。
水渠水沟必须尽快让人清理出来,还有最重要的水车也要安排人造。
关于水车这个东西,远的不说,就说大唐之时,泾渭二河两岸就布满了水车,当年这些水车日夜不停的从河里将宝贵的水资源抽离出来,然后输送到关中平原每一处土地。
这也是黄药师要征召长安附近所有石匠,木匠,窑匠的原因之一。
石匠窑匠修补城池,木匠就得集中起来优先造水车。
事情多如牛毛,一时间就连黄药师都有种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挫败感。
“这就是他说的家国天下吗?”
黄药师想起宝音书院门口的那副对联。
家国天下,家国天下。
在古代,一个正统的读书人第一次面对这四个字的震撼简直无以复加。
特别是在这个汉家危难,华夏传承朝不保夕的年代,这四个字的含金量还在持续上升。
“为了这家国,为了这天下,吾辈读书人,可以献出一切。”
黄药师咬牙切齿的整理思绪,开始一道一道的往外下命令。
曲江池小岛上,钓鱼空军佬又一次破防的摔桶折竿,赌咒发誓以后再也不钓鱼了。
“小友一身杀气,就连老瞎子我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出来,更何况是鱼儿?你钓不到也很正常的说。”
张伟:……
柯大侠你这么说是在嘲讽我嘛?
老柯摇头。
“小友的武道天下无人能及,这方面老瞎子指点不到你什么,但是老瞎子今年六十有五,自问比小友多吃了几年干饭,关于人生经验,还是可以跟你瞎咧咧两句的。”
张伟侧目,连忙拱手行礼。
“还请柯大侠赐教。”
“呵呵,赐教不敢当,老瞎子这么多年以来行走江湖,体味了众生百态,就总结出了一个字:
“静!”
静?
心静自然凉?
一开始张伟还在打哈哈,不过老瞎子下一句就将他彻底点醒。
“静则生慧,慧而生法,小友,什么是法?”
“法就是规矩,就是世间百态。”
作为道士,张伟此言几乎是脱口而出。
道法,道法。
道就是规,法就是矩。
立规矩而生法。
牛而批之。
张伟如遭雷击,只觉天庭之内雷霆翻滚,分身所化的扁舟上自然而然的生出了一副樯橹,一个人影静立扁舟至上,摇着橹就要横渡彼岸。
阳神,阳神!
大自在,大逍遥,乘风破浪,长生唾手可得。
舍去躯壳,立地成佛。
“你给我滚。”
张伟脊椎处的秦皇镇龙桩轻轻一转,将这股立得大自在的飘渺之感镇压下去。
“我的肉身还不够圆满,我不成仙。”
张伟如是对自己道。
仙是什么?
神魂纯阳,可以称为仙,叫神仙。
肉身无漏,也可以称为仙,叫人仙。
刚刚老瞎子一个静字就害的张伟当场顿悟,神魂圆满,差点原地飞升。
静!
道家修行第一要务,就是要让自己静下来,你只要能静下来,那十有八九就是修行之道入门了。
至于要静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