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漠北从外面回来,刚刚走到村口,就听到很多人谈论扫盲班二次考试的事情。甚至有些参加学习的人也在参加议论。林漠北好奇地凑近倾听,对方终于把考试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他……
回到屋里,他发现桌子板凳还规规矩矩地摆放着,像往常上课前后一样。
显然,这是父母亲故意给林漠北留着思考问题的。相信他看到这一幕,便会想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此时,杨秀琼从简陋的卧室里转厨房到堂屋里看到林漠北就说:“这你都看到了,考试的情况跟笫一次差不多,只是我看参加考试的人心情都好像不太好,就是因为你没有在现场。”
林漠北点点头说:“是的,我突然有事办理……”
杨秀琼摇摇头说:“不!这次考试你好像是故意回避?否则花上8分钱的邮票不就从公社附近的邮电所把信寄到城里去了吗,还要亲自跑去县城给柳书瑶说几句话?”
此时,林茂芝刚好从外面回来。他一看到林漠北,眼睛就马上鼓起来。他唠唠叨叨地啰嗦几句才转入正题。
“你搭起戏台不唱戏,反而让我们来为你装丑脚?听说上面来人考试是关心你,至于说是不是如此,谁也说不清楚。不管怎么说,下一次你一定要在场应付,我们实在无法回答他们提出的一些怪问题。我估计时间也是下周末……”
杨秀琼目不转晴地看着儿子说:“闭着嘴巴干什么?你好歹说句话呀?”
林漠北轻轻拍拍书桌说:“哎!没想到上面小题大做了,给你们老人增添很多麻烦……”
林茂芝补充说:“知道就好,你看着办吧。”
父母亲刚刚离开堂屋出门去,寨上的李翠花就走进来。
李翠花把一些情况补充说明后,又将关键的内容再说一遍。
“林漠北:情况你也略知一二。事情倒是闹大了,但你不能再次回避,要敢做敢当,到时侯站出独挡一面,不要再让父母亲为难了,因为上面来人问的尽是些稀奇古怪问题……”
“他们说什么时候再回来吗?”林漠北问。
李翠花摇摇头:“没有说明再次来的准确时间,但我们估计可能是下周末……”
林漠北为难地点点头说:“这些人,好像吃饱了没事做,善于捕风捉影,小题大做……”
李翠花说:“你在未搞清楚他们用意之前说此话为时尚早。好啦,我有事要去办理;你看着办吧!”
林漠北走进自己的卧室,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就在梦中,他仿佛受到了上级的批评,理由是说他作为刚刚毕业的小学生,滥竽充数,打肿脸充胖子,抢大人们的活干,也就是抢别人的饭碗。那么能耐如何,只有通过考试来测定。只有考试的结果才是批评的理由。但是,他没有收取大家的半分钱呀?就为此事,他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突然醒来满头是汗……
他起床走进厨房,握起木瓢从沙缸里洗水倒进木盆,然后双手洗了个猫猫了,再拿起课本到院坝里坐在板凳上复习起来。复习累了,他又拿起《列宁的故事》调节大脑,至于其它事情,他好像一时忘得一干二净了。
一个礼拜后,不知不觉又到了周六。
林漠北上完早上的课,就与同学们回到寨上。
几天来,他既学习,又和社员们干农活,显得很累了。此时,他懒洋洋的躺在屋里的床上,似睡似醒,似梦似真地想入非非……
突然,他听到外面一陈嘈杂声,就若有所思地翻身起床。他刚走到院坝外面,就见一伙人在部分乡民的围观下来到门前。
来者彬彬有礼,像是些领导派头的教育人士,他们一边说话,一边分别与林漠北握手。随后,一个关键人物递给林漠北一个木质相框。林漠北简单瞟上一眼,见上面内容是表章他在农村扫盲活动中所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又一个具有领导派头的人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递给他。
对方说:“这是区教育主管部门奖给你一点小意思,请你收下吧!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为人民服务。”
林漠北自始至终没有过多说话,只是被动接受。紧接着有一男一女对他问长问知……
林茂芝见来者多人说话滔滔不绝,一时难以收场,就马上回屋抬板凳到院坝里让大家坐下慢慢说……
原来,来者都是区和公社几级的教育干部。他们早已听到岱港出现了新鲜事:一个小学应届毕业生尚未毕业,就自觉承担起地方扫盲的活动,帮助不少目不识丁者走出文盲困境。
林漠北的行动,可以启发和教育一大批人。倘若人人不计报酬,甘愿奉献,那么国家的教育事业自然会蒸蒸日上。
经过上级对林漠北的扫盲活动进行初步考试验收,发现有一小部分人已经脱盲;一些正走向脱盲。为了鼓励农村有识之士重视教育事业,上级有关单位特意对林漠北进行小小嘉奖。除了赠送一些《农村识字课本》、笔和本子外,还给林漠北颁发奖状和20元的奖金。
当大家要求林漠北谈点感想时他说:自己先是做玩意,交自己母亲识字,后来李翠花的母亲刘丽萍加入其中,以后渐渐人多,才顺水推舟。他没想到这微不足道的小事会引起上面领导的关注。
通过这件事情,他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多做好事,可以使自己的思想进步。今后无论干什么,都要考虑公益事情,利国利民。
领导上初步表态:如果林漠北一边学习,一边持之以恒地服务于民众,就考虑给他解决比较宽敞舒适的地方进行教学。但是,目前林漠北不敢肯定,不敢承诺,因为他还面临海洋似的学习。
领导上点点头,觉得言之有理,就说:“今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们,能解决的尽量帮忙解决。”
林漠北点点头表示谢谢。
时隔不久,报纸上登载了林漠北无偿帮助村民百姓脱盲的消息。此消息的闪光点在于介绍他是个未毕业的大龄小学生,不计报酬,无偿服务,深受百姓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