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汉武帝、卫青和霍去病,以及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才将匈奴人驱赶到了大漠以北,夺回了河套地区。
如果照这些贤良和文学们的说法,那么,将桑弘羊在汉武帝一朝推行的新法全部废除,可以,那么,既然和亲和厚币可以劝服匈奴人,是不是可以说,如果让贤良和文学们担当大汉所有与匈奴人接壤的边郡太守,就可以将防御边境的边军彻底撤下来。
既然道德就能够感化匈奴人,那么,边境上还保留军队,对即将成为好邻居的匈奴人是不是显得很不够诚意呢?
先前,因为贤良和文学们提到要严惩那些挑动汉武帝发动对匈奴作战之人的责任,桑弘羊手下的辩才就立刻把战火引到了霍去病、霍光和霍嬗的身上。
卫青一族已经完全失势,卫青三个封侯的儿子,现如今,不是病死,就是被汉武帝的诛杀,即便有河东郡还有卫氏一族的第三代,但是,卫氏一族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封侯。故此,桑弘羊特意没有让手下提及卫氏一族。
何况,卫青在世时,为人谦逊有礼,很得士人和百姓们的喜爱,名望之高世所罕见。桑弘羊也犯不着污卫家的名声。
可霍去病却不同,霍去病功高不错,但是,他为将的时候,满身都是毛病。尤其是,在上林苑中,霍去病为了替卫青报仇,在暗中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
这件事,虽然被汉武帝掩盖住了,可是,桑弘羊身为汉武帝身边的近臣,他是知道事情的真像的。
若是追究起来,不但霍去病的名声大损,就连霍光和霍嬗叔侄二人的名声也会受到非常大的牵连。
在盐铁会议进行中,有关对外政策的讨论只讨论到了一半,就把战火燃烧到了霍光叔侄身上,霍光和霍嬗即便再如何生气,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好好的盐铁会议,居然能够谈到大汉朝的对外政策,谈就谈吧,居然敢找汉武帝时期的旧账。
消息传到宫中的时候,刘弗陵得知详细的会议内容之后,比任何人都生气。
子不言父过,何况,一些毫无作为、只会耍耍嘴皮子的腐儒居然敢说汉武帝对匈奴人出兵,是受了奸臣的蛊惑,那岂不就是在说,汉武帝在位时期,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吗?
于是,盛怒之下刘弗陵第一次自己写了一道奏折,接着,他让王福将之亲手送给了霍光,让霍光自己看着办,圣旨上写得是什么呢?
正是按照桑弘羊的思路,将刚刚遭遇到了匈奴人入侵的边郡——朔方郡的现任三位主官,全都右迁到长安城任职,而在盐铁会议上,要严惩蛊惑先帝出兵匈奴叫嚣最凶的三人,让他们分别担任朔方郡的三个主官。
霍光看到刘弗陵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道圣旨之后,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感叹刘弗陵终于自己开始拿主意了,而另外一方面,他开始觉得,召开这次盐铁会议,且将金系官员极其推举的人选全都排除在会议之外,本身是否就是个天大的错误。
这些个‘精选’出来的贤良和文学们实在是太能坑自己人了。
思考了一刻钟之后,霍光就拿定了主意,就用这道圣旨好好敲打一下那些已经开始有些飘飘然的贤良和文学们。
这些废柴在盐铁会议开始之初,不但没有辩倒桑弘羊一派,自己一大群人被桑弘羊一系辩得体无完肤、溃不成军。
关键就是,这些人手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实绩,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圣旨下达之后,被选中的三位在儒生当中算是耆老似得人物,立刻就有两人被吓得瘫倒在地上,而另外一位,先开始大家还以为这位‘高人’定力非凡,结果,当天晚上,他就生了一场重兵,经过宫里面的御医救治,虽然勉强救下了他的一条命,可是,这位‘高人’今后注定要一辈子卧床不起了。
病倒了一个,但是,到朔方郡上任的总人数是不会改变的,霍光又让人从中选择了一个在盐铁会议上极力要求严惩挑起对匈奴人作战的儒生。
这三个倒霉蛋启程离开长安城,到朔方郡上任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位贤良或者文学敢为他们送行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最终算是暂时被平息了下来。
不过,经过此事之后,在之后的盐铁会议中,贤良和儒生们都开始变得稍微聪明了一些,他们再也不敢主动去触碰跟汉武帝、霍去病有关的雷区了。
与匈奴人议和可以,但是,不能一味的委曲求全地议和。如果,匈奴人不顾议和,继续派遣骑兵袭扰大汉朝的边境的话,议和之事只能作罢。
之后的盐铁会议上,在对外政策方面,桑弘羊的态度非常鲜明,他极力主战,坚决反对和亲。
桑弘羊认为匈奴人如同草原上的野狼一样,反复无信,屡次破坏和亲,侵扰边境,不是、也不可能采用德政感化他们。
德化感化的是人,而不是禽兽。
只有通过对匈奴人进行持续、有效、强力的进攻,才能有效阻止边境上匈奴人游骑的侵扰,保证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他还强调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大多数都是极为成功的。
在那些战役当中,大汉朝军队不但击败了匈奴的大军,消灭了很多匈奴人的有生力量,保卫了国家边境的安宁,这是一件当世之务,后世之利,必然将会流传千古。
桑弘羊在朝中这么多年,见识过金知蝉利用舆论将很多不利情况扭转过。
故此,每次盐铁会议之后,桑弘羊都会派亲信很隐晦地将盐铁会议中一些非常敏感的会议内容散播出去。
比如,这些儒生光说不练,只知道给匈奴人送钱、送女人,来求取和平,可是,一旦让他们担任边郡的官员,一个个都变得贪生怕死,居然还有人被吓得瘫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