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年的话中,一条条,一件件,将金知蝉一方的优势列举了出来。
正如他所说,刘贺圣旨官职大串烧事件爆发后,金系一派的官员最好的对策就是静观其变。
即便霍光和他的党羽们真的找到借口,废掉了刘贺,只要霍光自己没有做皇帝的意图,金系一派的官员就不好发作。
可是,一旦像田延年所说的那样,霍光这里一边废掉刘贺,一边派兵攻入青州,剪除金系一派,即便霍光自己没有当皇帝的意图,也会给世人这样的看法。
不然的话,霍光为什么要派兵去攻打青州呢?
四个字,师出无名。
而这四个字,对霍光一系和金知蝉一系来说都相当于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
谁先轻举妄动,就给会对方以口实,让对方找到出手的借口。当然,这只是对于那个时代环境下政治任务的想法,这对于金知蝉这个穿越者来说,根本就不适用。
杜延年的话说完,议事厅内又陷入了乱糟糟小声议论声中,可就是没有人敢再像田延年那样,大胆献计了。实际上,这些人也想不到更好的计策。
在面对金知蝉这个奇女子的时候,谁又敢说,自己的智慧就比对方更高呢?何况,正如杜延年所说的那样,不提金知蝉这个女子的能力和她在民间巨大的声望,单是木栋和公孙厚乐就值得他们重视了。
这一点,杜延年倒没有说错,在如今大汉王朝的将军里,唯一一个让金知蝉有所忌惮的将领,还是一直以来都被霍光压制,没有立下多少功勋的,上一次又因为是否攻打乌桓的而逆了霍光意思的赵充国。
毫不夸张的说,剩下的那些将领,也包括现任度辽将军范明友在内,金知蝉只需要派出公孙厚乐一个人率军挡在青州最北部的平原郡,就足以挡住朝廷派来的军队,哪怕是最为精锐的羽林军。
这不是金知蝉自大,而是自信。
霍光因为金知蝉的缘故,把最有能力的兵学院前三期毕业生全都远贬边境,剩下的那些虽然能力也很强,但是,绝对比不过公孙厚乐这个学长的猥琐。
霍光如果真得出兵,那他就是主动进攻的一方,而防守一方自然就会占据地利的优势。
孙子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问题是,霍光都不知道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整个青州刺史部的人口加起来,事实上早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司隶校尉部。
在西汉,司隶校尉部包括了河南郡、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七郡之地。包含了大汉朝关中和中原最为菁华的地区。
可是,即便如此,在汉昭帝登基即位之后,金知蝉依然每年都在用海船向海外运送两万百姓的情况下,青州刺史部的总人口又一次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金知蝉利用手中的权利,把还活着的,或者经过金知蝉调教出来的少壮金系一派的官员,全都安排在了青州刺史部中除了那些诸侯国以外的郡县,担任主官。
这些少壮派官员,不但全都是寒门出身,而且,还都是青州各级政府学校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俊才。
而在这些年轻的官员心中,相比于朝廷和皇帝,他们更加忠于金知蝉和卜至忠夫妇。
这是当初,金知蝉故意造成的局面,为的就是卜至忠想要插手霍光和皇位之争的冲突时,为自己一方势力上的一个保险。
霍光和桑弘羊斗法,只顾着往朝廷里安插自己的人手,却大大忽略了地方官员的能量。
当然,在西汉王朝,刺史一级的官员只能够起到监察作用,他们其手中没有任何可以任免地方官员的权利。也就是说,在东汉刘焉提出在各州设立州牧之前,大汉地方上并没有省一级的官员,而只有市县一级的官员。相比于南方扬州荆州和益州这三州,中原州内的一郡面积并不大。
可青州不一样,虽然霍光独掌朝政之后,更换了青州刺史,可是,青州刺史部内所有的太守和县令却全都在暗中听金知蝉一个人命令。
霍光曾经试图借助皇帝的圣旨,更换青州各郡的太守,可是,金知蝉就利用汉代一郡只有朝廷任命的三个主官这个特点,哪怕霍光借助圣旨将一郡的三个主官——太守、郡尉和郡丞全都换了遍,可金知蝉却依然可以利用功曹、五官掾、等属官架空三个主官。
什么,三个主官可以更换一郡的属官,可问题是,谁敢接手功曹史或者五官掾这样的属官呢?
这世上,当然有胆大不怕死的,拿着太守的手令赶走了前任功曹或者五官掾。结果,这样人在青州任何一个郡县根本活不过当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会被人在暗中割了脑袋。
可是,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人真得就不怕死。
金知蝉就是利用这种极度残忍的手段,不但吓得没有人敢再接受霍光派来的新任太守的征辟,担任官府的属官,就连这些新上任的主官也没有几个真正能够在任上坚持多长时间。
金知蝉从来没有派人威胁过这些新上任的主官,也从来没有派人暗杀过霍光派来的新任主官。可是,这些新上任的主官们很快就发现,他们不但无法征辟足够数量的属官,而官府里从上到下所有小吏,也全都不听主官的号令,就连衙门里一个小小的仆役都敢不拿正眼看他。更遑论其他人。
太守和郡丞还算是好的。
新上任的郡尉可就更惨了,一郡的郡兵,从中低级军官,到底下刚刚应征入伍的新兵,也全都不会听他的。
试问,又有哪一个正常人敢在这样的官位上呆下去呢?
于是乎,这一批新上任的官员先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纷纷上书请辞。哪怕拼着因此会得罪霍光,他也不敢在青州继续呆下去。
唯一一个撑过一年时间的官员,就是青州刺史。不过,他也就撑过了一年。后来,霍光也就干脆再也没有向青州刺史部派过一个自己一系的官员到青州上任。而后来的青州刺史,全都是像杨敞那样的中间派官员。
也不要怪金知蝉残忍,事实上,金知蝉之所以这么做,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主动辞官之后,金知蝉一家人和木栋起码要在表面上显示自己无官无权,也没有掌握大汉境内的任何一直军队。
可是为了防备霍光野心不断膨胀,甚至会铤而走险篡夺皇位,这种情况下,霍光必然会派兵诛杀他们。
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自保能力,金知蝉才会这么做得。
接上面的话题,青州刺史部的总人口已经完全超过了司隶校尉部,就算是霍光敢用赵充国,可他又能派多少大汉军队来进攻青州呢?
青州士兵素质自然是远远比不上长安城内外的三大禁军,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青州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
第一、防守。
在霍光知道的情况下,金知蝉还是让平原郡太守朱宝儿将平原县城修建成了一座坚城。平原郡位于青州的第一线,拿不下平原县县城,就无法从正东方向攻入青州。
而青州的东南部,是济南郡,这里有泰山之固,比平原县那座坚城更难对付。至于青州的东北部,就更不要提了,平原郡与幽州郡的南皮郡紧邻,若是想从这里寻求突破的话,就必须要小心金知蝉突然从海上派兵进攻南皮郡,进而攻击大军的后路。
第二、兵器。
霍光非常清楚,长安城里将作监里打制兵器的师傅,也全都是从卜府的工匠手底下出师的。就连渭河上的水力冶铁作坊,那也是金知蝉当初最先建立起来的。
毫不夸张的说,现如今,大汉士兵中手中的每一件兵器和甲胄,全都与金知蝉有关。
这种情况下,青州兵就可以凭借着更加精良的兵器和对己方非常有利的地势和战场,以弥补士兵素质远逊于对方的弱点。
只要战争初期,双方不进行野战,一旦两军相持下去的话,最终吃亏的只会是朝廷派来的军队。而士兵的能力和素质光靠训练,靠古代的练兵方法,很难起到作用,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迅速让士兵成长起来。
一旦战争相持下去的话,金知蝉就可以借助坚城、高山关碍,用轮战的方法,让所有被招募来的青州兵迅速成军。
到时候,整个青州巨大的人口基数就给了金知蝉大玩爆兵的机会。
第三、战马。
青州和琅琊郡的战马产量冠绝天下,这一点,就连汉武帝用了很大心思的上林苑养马场也远远落后于东莱郡的养马场,更不要说琅琊郡的了。
即便金日磾掌握了匈奴人养马的秘诀,但是,金知蝉发明的人工授jing来繁育战马的方法,根本就是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