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碌中,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是五日过去了。
在此期间,苏木兰指挥洪氏先后制作出蛋挞、肉松酥饼、面包、蛋糕等。
甚至有了面包后,苏木兰又开发出了汉堡!
与老祖宗精致繁复、食材高端的中式糕点比起来,这些糕点可就简直多了。
苏木兰虽然曾经学过烘培,多年没练有些配比掌握不好,做这些吃食实验了很多次才达到满意。
虽说制作这些吃食的原料花了十几两银子,但光是实验用剩下的三分之一材料,制作的糕点卖出后,就赚回了本钱。
尤其是蛋挞和汉堡极受欢迎。
苏木兰担心这些并不复杂的烘焙吃食,被聪明人学了去,直接加大了投入在后罩房起了六个烤炉,大量制作售卖。
杨静早将卤菜铺子开了起来,只是生意却没预计的好,直到苏木兰这些新奇糕点放在铺子里售卖,连带着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
幸好苏木兰当初没有小气,让杨静赁了个门脸够大的铺子。
吃食卖得火爆,苏木兰趁势给铺子取了木兰斋为名。又去纸铺、陶瓷铺、木工行定做印有木兰斋标识的包装。
安澜县虽大,但县城毕竟不似后世那般巨大。内城面积不过四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两三万人罢了。
因此,仅用了十天的时间,木兰斋的名气轰动全县。这十来样糕点供不应求,杨静一个人根本无法忙得过来。
王家三兄弟只好天天在店里帮忙。
苏木兰这边做糕点的速度跟不上,只得又买了八个手脚麻利,懂些厨艺的丫头给洪氏打下手。
虽然这些方子迟早被别人研究出来,做出类似的吃食,但在此之前还是能保持多久是多久。
所以,苏木兰只能买丫头,而不是雇佣。
有了身契在,就不怕她们敢泄露方子。而且为了防止被一锅端,苏木兰让每人只负责一两样糕点。
洪氏上有母亲朱氏,下有闺女九儿相互牵绊,苏木兰不虑她会背叛。她就让洪氏总揽烘培诸务。
如今的后罩房院子,完全成了烘培作坊。
院子中连着排起八座烤炉,不停的烘烤。八间屋舍内,各有一名丫头负责制作糕点胚子。
朱氏与九儿负责包装起成型的糕点,然后送去外院交给王家兄弟。再由他们送至木兰斋售卖。
苏木兰只开始几天忙着教洪氏和几个丫头,做烘培胚子。等这九人完全熟悉了整个流程,她可就当成了甩手掌柜。
于氏在家里哪闲得住,也时不时的跑去铺子帮忙。苏木兰怕她和杨静因提成问题出矛盾,又想了个办法。
那就是于氏带着仆妇唐氏专门负责“外卖”。
有那豪富的老主顾,需要什么糕点就由洪氏定做出来。于氏给人家送上门去,省着去铺子排队。
一晃之间,便到了月底盘账之时。
苏喜儿数铜钱都快数到手抽筋,叶雪哪能干看着,自然也帮着数。苏木兰则满脸笑意的数着银子和银票。
“长姐,累死我了。我们这边铜钱、宝钞数好了,共有二十四万五千八百一十六文钱!”苏喜儿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是二百一十四两银子!
“喜儿,那你猜我这里有多少银子?”苏木兰扬了扬手中的银票笑道。
她负责称碎银子和数那些银票,自然比喜儿她们完成得快多了。她都在旁边喝了半个时辰茶了。
喜儿和叶雪数那些铜钱、小额宝钞可是花了足有两个时辰。
“长姐笑得这么开心,想必得有五百两吧?”苏喜儿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状。
“喜儿啊,这就是你格局小了。我这有一千零八十四两哟!”苏木兰酣畅大笑道。
“耶!耶!我们发财了,发财了!”苏喜儿小脸通红,乐得直蹦。
苏木兰看着喜儿欢快的样子,听着铜钱、银子叮当乱响的清脆声音,只觉满满的安全感充塞心臆。
月底一盘账,虽然从卖这些烘培吃食开始不过才二十日,竟然就赚了足足一千二百两银子!
照这么算下来,每个月可赚一千八百两,那一年可就是两万两以上的收入!
只不过,苏木兰可太相信国人的复制手段,想必用不上一年,就会有不少家糕饼铺子,会做出类似吃食来。
到那时,木兰斋的收入自然会直线下降。
不过苏木兰并不担心,一来这笔快钱赚到手了。二来还可以继续开发披萨、三明治、饼干等其他吃食。
木兰斋的吃食新奇,可不光县城中的富户连续购买,如今更是传到了县衙之中。
安澜县衙,三堂。
“阿弟,我家木兰做的这糕点如何?”谢承安手中拈着枚小巧的奶油饼干,相看了半天舍不得入口,却是对坐在旁边的江睿彦笑道。
“嗨,苏姑娘的厨艺和手段一精至斯,怕是用不了两月,这些吃食会传到府城。”江睿彦可不学谢承安,一口咬下半边饼干,边吃边说道。
“那自然是,木兰心灵手巧,见识超群。明日说不定她又研究出什么好吃食来。”谢承安得意洋洋,极为得瑟。
若是堂内有其他小吏、差役在,定会吃惊平时不苟言笑的大老爷,竟然也有如此随性的一面。
这也怨不得谢承安。
他本是少年得志,刚刚弱冠便中了进士自然是意气风发。
奈何刚刚赴任,就碰到两起命案。
尤其前任知县被杀,更是不得了的大案。
不说知府大人前些时日就派人前来督促,就连省里的按察使都遣了名知事官过问。
这名知事姓步,名为江澧。
知事虽然只是正八品,比谢承安低了两级。可人家是按察使曲大人指派而来,代表的是臬司衙门,谢承安哪敢怠慢。
对平头百姓而言,知县老爷那就是天大的官了。
但在官场之中,知县可就是芝麻官了。头上的“婆婆”无数,上面随便派些使者就得应酬、供奉,否则实在是寸步难行。
知县老爷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迎来送往,只有小部分时间是在处理县内的公务。
因此,县衙需要养大量的吏、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