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年12月24日,西方人的平安夜。
沙俄圣彼得堡军区选择在这一天向芬兰人发起了闪击战。
早在1天前,芬兰人就收到了大明军官团的消息,说沙俄将在12月24日早晨5点钟开始炮击芬兰的边境线,在边境线所有的火力哨所都会被沙俄20个炮兵团所炮击。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并且伏击那些敢于开着坦克和装甲车在冰天雪地里穿过卡累利阿地峡的沙俄士兵,大明军官团建议芬兰总参谋部将边境线上的2.1万名士兵全部撤离到卡累利阿地峡的森林当中。
12月的芬兰国土几乎有9成的土地被大雪覆盖,特别是平安夜这天,卡累利阿地峡周围下起了大雪。
芬兰总参谋部选择听取了大明军官团的建议,并且将位于卡累利阿地峡后方的曼纳海姆防线指挥权交给了大明军官团。
这条防线是芬兰人最重要的防线,重要程度跟法兰西的马奇诺防线一样。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大明帝国的军官团指挥着芬兰本地工人以及从大明国内调来的工程兵将原本拉垮的曼纳海姆防线全部用双层钢筋混凝土重新修建了一遍。
大明工程兵强大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让那些保家卫国的芬兰人非常的错愕,以至于有些芬兰人调侃的说:“不知道的以为这是大明人正在修建一条保卫大明国土的防线,而我们芬兰人则是大明帝国雇佣来磨洋工的劳工!”
除了将曼纳海姆防线重新修葺加固以外,大明军官团还在通往曼纳海姆防线的路上修建了大量反坦克障碍物,并且在防线前方的森林里埋藏了大量的地雷。
众所周知,大明的军官喜欢弹性防御,他们不可能将全部的希望都押注在曼纳海姆防线上,因此在曼纳海姆防线后方还有两条新修建的临时防线。
这些临时防线因为时间的缘故,并没有修建大型的钢筋混凝土堡垒要塞群,而是采用一战的堑壕防线。
在森林中挖掘了大量相互连接的战壕和独立的班组避弹坑,每条战壕之间也有交通壕,这些交通壕能够让后方的弹药补给快速的送到一线士兵手中。
并且这些战壕前方同样是布设了地雷和铁丝网。
每条战壕附近还有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的机枪碉堡,这种机枪碉堡是交错排布的,有些甚至是隐藏在半山腰和森林当中,十分的隐蔽,简直是老六打黑枪的最佳地点。
机枪碉堡采用交错排布的好处除了防止被敌人重炮集火以外,还能形成交叉火力网。
这一招在一战期间的法兰西屡试不爽,特别是法兰西在阿尔贡森林战役期间利用藏匿在森林中的机枪碉堡打的普鲁士士兵怀疑人生。
要不是后来普鲁士人从大明帝国搞来了大量的燃烧弹将阿尔贡森林焚烧殆尽,否则那些藏匿在森林当中的碉堡真是能让普鲁士士兵不敢踏足。
而如今白雪皑皑的芬兰森林根本不会被沙俄炮兵的燃烧弹所引燃,这漫天的大雪能够将燃烧弹给浇灭。
在布设完三条防线后,大明军官团就让边境线上驻守的2.1万名芬兰士兵撤离到了卡累利阿地峡森林内,利用白色的披风和军装将他们的身影掩埋在漫天大雪中。
早晨5点钟,沙俄的20个炮兵团和10个航空团对边境线上早已经勘探的芬兰火力点进行了毁灭性轰炸。
铺天盖地的炮弹从炮管子中飞射而出。
“轰轰轰~”
122mm、152mm、203mm炮弹落在芬兰人的边境线上发出了刺耳的爆炸声。
乌黑的硝烟不断的从边境线上升起,在天空中的沙俄侦察机正通过无线电校准沙俄炮兵对芬兰火力点的定点拔出。
还被蒙在鼓里的沙俄炮兵兴奋的将一枚枚炮弹塞入大炮当中,然后拉动炮绳要将可恶的芬兰人送上天堂。
可谁知道芬兰士兵早就跑到了后方的森林当中,正在雪地里悠闲的喝着烧酒,等待着这场绚丽的烟火结束呢!
这场炮击和轰炸从早晨5点开始直到下午2点才结束,在这9个小时里,沙俄炮兵一共朝着芬兰人的火力点发射了60多万发炮弹,几乎把芬兰人边境防线的土地给翻了一遍。
而他们得到的战果是把边境防线土地里老鼠给炸死了1000多只,还将正在冬眠的棕熊吵醒。
棕熊:“哎呀妈!这他妈的给我干哪儿来了?这还是我居住的树洞吗?怎么到春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