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雪景,周紫萱并不陌生,因为每年冬天凤城也会覆盖白雪。
不过,凤城的寒冷远不及极北之地哈省那般刺骨。通往农场的道路被大雪阻断,连驴车都无法通行,周紫萱和王建华只能在及膝的积雪中艰难前行。
尽管他们用绳子紧紧绑住裤腿,鞋子和裤子还是难免被打湿。
为了保暖,周紫萱几乎把所有能穿的衣服都披在身上,外面套上厚厚的棉袄,围巾包裹着头部,只露出一双眼睛。
她还特意为王建华买了一顶厚实的狗皮帽,想着给王建华的父母也带上两顶。
王建华一家因政治运动而分散各地,他之前几乎没有机会探望父母,尤其在冬季。
当他们真正看到农场的状况时,才知道这里的生活条件是多么艰苦。
与京城不同,那里即使下雪,街道也会被清理干净以保证交通。
而在这样的荒郊野外,积雪深达膝盖,每一步都是挑战。
王建华背负着大部分行李,一手牵着周紫萱,在短短的一段路上竟花了两个多小时。
当他终于见到久别的父母时,这个坚强的男人也不禁流下了眼泪。
自从被分配到大河村以来,这几乎是王建华唯一一次见到父母。
那时,他的父母虽然身处困境,但对未来充满希望。
可是到了1984年2月,情况并没有好转,许多早年下放的干部已经陆续返城,而王家夫妇所在的农场仅剩八名干部未被平反。
随着时间的推移,纠正错误处理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王建华的父亲曾一度失去信心,精神状态一落千丈,甚至在今年夏天生了一场大病。
幸好,王建华考上京城师范学院的消息传来,给了父亲新的希望。
王建华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为家庭带来了翻身的机会。
“好!老了就好!快点进屋里烤火。”王父看着儿子,满是白发,心中欢喜。
王建华的母亲也明显消瘦了许多,多年的艰苦生活让她的容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周紫萱踏入屋内,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与外面的寒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她平日里机灵,但在严寒中也显得有些迟钝。她在火盆旁烤了一会儿,才回想起刚才是否称呼了王建华的父母。
“叔叔、阿姨好。”她礼貌地问候道。
王建华似乎也刚刚缓过神来:“爸妈,这位是周紫萱,我之前提到过的。”
王父轻轻点头,而王母则热情得多,紧紧握住周紫萱的手,“你一定冻坏了,多烤会儿火吧。”
接着,王建华坦率地说:“我和紫萱正在恋爱,她是个非常出色的女孩,我们打算毕业后就结婚。”
事实上,带周紫萱来农场已经暗示了她的未来身份。
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不是真心对待这段关系,谁愿意陪王建华经历几趟颠簸的车程,在寒冷的天气里来看望他的父母呢?
王家夫妇听到这个消息时,明显愣住了。
王父终于认真打量起周紫萱。他记得儿子信中提及的周紫萱,知道她是王建华在京师师范学院的同学,曾一同在大河村当知青。
王建华常说起周紫萱如何关心他的生活,甚至为他们寄来了温暖的衣服。
现在,王父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女孩,发现她大方得体,眉目间透着贤惠,仿佛天生就是个能持家的好媳妇。
面对家庭的现状,王母对周紫萱感到满意,认为她和儿子很匹配。
但王父心中却有不同想法。他担心儿子的婚姻选择会影响家族未来的出路。
虽然周紫萱人品出众,但她出身农村,这在王父看来是个不小的劣势。
如果王建华执意要娶她,不仅无法借助岳家的力量翻身,反而可能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帮助女方的家庭。
尽管穿着周紫萱送来的衣服,王父还是难以掩饰内心的矛盾与尴尬。
王建华没察觉到父亲的情绪变化,以为父亲只是因为农场生活的磨练变得寡言少语。
然而,周紫萱敏锐地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心里开始泛起疑虑:王建华的父亲是不是看不上她?
周紫萱一时之间有些迷茫。王家曾经的地位不再,现在的处境甚至不如普通农民。
大河村的生活虽贫苦,但至少没有这么艰辛。
坐在温暖的火盆边,她感觉到脚上的雪逐渐融化,冰冷的感觉从脚下蔓延开来。
想到这里,周紫萱不禁思索,若王家未曾遭遇不幸,她与王建华的关系确实存在差距。
那时的王建华有着光明的前程,而她来自世代务农的家庭。
但现在,两家的情况都发生了改变,王建华虽然考上了大学,她自己也是大学生,两人的距离也因此缩短了许多。她不明白为什么王父会有那样的反应。
周紫萱虽惯于隐忍,但面对王建华父亲的冷淡态度,也不禁感到一丝尴尬。
“阿姨,这有厨房吗?我带了些吃的来,加热一下就能对付一顿了。”她轻声问道,想要打破室内的僵局。
王建华的母亲原本想说平时都在火盆上加热食物,哪需要专门的厨房呢。
但看到周紫萱眼中的真诚,这位母亲瞬间领会了她的意图,于是默默地领着她离开了房间,给儿子和丈夫留下独处的空间。
室外寒风凛冽,仿佛要把人身上仅存的一点暖意也吹走。
冬天的农场没有多少农活可做,若不是周紫萱时常寄送物资过来,王家的日子恐怕更加艰难。
农场的生活条件极为简陋,取暖更是奢望。那些有能力回城的人都已陆续离开,留下的都是无路可退的人,多数身体虚弱,农场还得勉强维持他们的生计。
王建华曾在信中提及周紫萱的帮助,他以前连自己都难保,考上了大学后才能寄钱寄物回来。如果没有周紫萱的支持,他的父母在农场的日子只会更加困苦。
回忆起去年冬天,王建华的母亲不禁心生感激。那时,她和丈夫只能蜷缩在屋内,穿着所有能穿的衣服,躲在被子里抵御寒冷。
现在看到周紫萱,她的眼神里温暖:“闺女,你跟着我们建华受苦了。建华的父亲心里难受,一时没转过弯来,总是怀念过去的好日子。
你别放在心上,谢谢你照顾建华,如果不是你的鼓励,他可能还在农村虚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