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皇帝发怒,都低下头。
还是霍老头一语扭转局势:“皇上,三公主尚且年幼,不谙世事。况且,后宫女子,不得干政。”
这话很微妙,顷刻间,把矛盾转移到三公主身上。
又是一阵难言的沉默。
皇帝:“爱卿言之有理,后宫女子,不得干政...来人,去传召三公主!”
顾秋白低着头,心里百转千回。
她觉得这件事有戏。
皇帝的态度出乎她的意料。如果他对弘禧干政这件事有意见,直接把弘禧送回封地,闭口不谈此事才是最好的。不会特意传顾秋白进宫,更不会现在喊来这么多臣子,当着他们的面又叫来弘禧。
不像是要质问,更像是一种试探。
弘禧很快来了。
她盈盈一拜:“参见父皇。”
在场的几人都绷紧了弦,观察着皇帝的一举一动。
皇帝语气淡淡的:“跪下。”
弘禧也不问,直接就跪下了:“儿臣知错。”
皇帝:“知错?朕还没开口,你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不忠不孝!你的礼数呢?你可还有半点当朝公主的样子?!”说到最后,已是强压怒火。
弘禧双手交叠放在额头,以跪姿紧挨地面:“儿臣只是想替父皇分忧。”
皇帝冷笑:“...你要求的这女官,如今就在此处,朕倒是想知道...”,皇帝把那本《朱门策》举起来:“这等故事,是如何从她这里传出来的?你是否刻意授意...为的是,坐上朕这个位置!”
弘禧还是保持着那个姿势,语气稳稳当当:“儿臣不敢。这两件事只是巧合,儿臣与顾夫子私交不深,即便儿臣真有此意,顾夫子如何会将其做的这么明显,主动将把柄交到父皇手上?儿臣只是考虑,顾夫子在民间声望极高,之前所作《万里行舟》,直接导致今年考生数量显着增多。
严祭酒应该知道,因为《万里行舟》,国子监学生是否变得更为努力上进?更别提因为顾夫子,学子们如今增强武力,考场晕倒的情况也少了许多。天下学子因她而受益,却没有给她任何奖赏,更是一味的被朝臣攻击,要求将其逐出画院,她作为夫子,是学子们的表率,只因为是女子,就遭到这样的对待,学子们如何想?
如同穆将军,虽是女子,却能夺回无数将领折戟的定襄,承父辈之志,如今朝中武将谁人能做到?圣人所言,唯贤任用,儿臣以为,就顾夫子为学子所作贡献,足以担得翰林一职。故而相求,不忍明珠蒙尘,绝无二心。”
严祭酒:“皇上请息怒,顾夫子确为国子监和画院带来了许多变革,但,女子参政,始终不是正统,若开此先例,往后越来越多的女子进入朝堂,朝廷将乱!
穆良突然看向严祭酒,语气淡淡,话却像刀子一样锋利:“严大人,如你所说,女子不可参政,岂不是也该将穆将军的职位撤下,让边关无人可守,要定襄再拱手让人?究竟是女子入朝堂,天下会乱,还是边关无人,天下会乱?”
皇帝抬头看了穆良一眼。
“穆月的西北大将军,是朕亲封的,自然不可随意撤下。”
霍老头适时接话:“正如皇上所言,穆将军,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奇才,哪怕是先皇在朝,也未曾出过这样的英才,甚至比她的父辈还要更为优秀。女子的体力不如男子,她却能单枪匹马杀入敌军阵营...这不是上天给她的运气,而是她付出了比寻常男子难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穆家世代为将,骨子里的坚韧也代代相传。公主方才说,唯贤任用,臣深以为然。”
顾秋白低着头,思绪却飘浮起来。
她何尝不是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她是异世的孤魂,侥幸带着前世的记忆,拼了命活下来,又孤身一人来到长安。她日夜不停的画画,自新的人生开始的每一天,日日夜夜,她都与画为伴。
只有霍老头知道,在被人知晓之前,她已经走了很远的路。
弘禧没有动,像一尊雕塑,始终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皇上,即便是女子,也渴望为我大庆做出贡献,正是有父皇创造的这个盛世,才有了这样的女子出现。”
皇帝很短暂的愣了神,眼神定格在弘禧身上。
看着面前跪着的弘禧和顾秋白,皇帝仍然看着弘禧,像是警告,又像是喃喃自语:“...有如此多人为你说话,你是何感受?官场如战场,稍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
你可有这胆魄...生为女子,就像一只荒野的兔子,所有猛兽都会凝视着你,他们举着弓箭,时刻等着把你撕成碎片,只要被抓住一次,你的来去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你会在死后,被饥饿的秃鹫啃噬干净尸体。”
弘禧缓缓抬起了头,和头顶的视线交汇。
这话是说给谁听的,弘禧心知肚明。
可她早就体会过了,在她被严祭酒拒绝教授时,在她被母后叮嘱不能将文章写的比皇子们好时,在她像货物一样精心装扮,即将被人从一个四四方方的皇宫,送进另一个四四方方的宅子时。
这个世界还不属于她,可她要这个世界属于她。
那扇大门就在她的眼前,透出一点点光亮来,她不知道门后是什么,她只想推开那道门,贪婪的攫取更多的光亮,哪怕那光有可能会灼伤自己。
弘禧再度跪了下去,以手抢地,语气坚定:“父皇,请下旨,封顾秋白为翰林。”
皇帝的身体动了一下,缓缓闭上眼睛。
他老了,这个朝代,这个王国很快就要不属于他,他从十多年前就知道,七个子女中,唯有这个女儿,最像自己。
复又睁开:“顾秋白,朕封你为翰林学士,从九品,负责教授画院画学生,担任画院夫子一职。”
严祭酒一时失言,发不出震惊的声音,只是喃喃道:“皇上...”
顾秋白:“臣女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