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是魔鬼童昭痛苦地双手抱头蹲在了地上。
时间久一点童昭相信,他们也会分出去,可她多一天也不想在这个家呆了。
她很喜欢看小说,但在宅斗上还是菜鸟一枚,除了用最直接的方法,便不会其他的了。
玻璃空间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下的,童昭心里有了主意。
瞧着童昭抱头痛苦的模样,童大力和赵氏被吓到了。
来到童昭身边扶起她,童大力道:“昭儿,你怎么了,头又疼了吗?”
“昭儿,娘知道你难过,可是我们离开了这个家怎么活啊!”赵氏哽咽地道。
这是迂腐人的通病,都以为没有了家族的依靠,出去就活不下去了。
他们从没有想过,现在的生活已经差到极点了。
出去后,再不好能不好到哪里去。
孩子们是愿意分家的,可是他们要听父母的。
一个个的都用期盼的小眼神看着爹娘。
……
大山深处的一个山洞里。
“主子,我查到了那个女子是远山屯童家二房的二闺女,叫童昭,在家行三,有一个哥哥,一个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与她的爷奶还有大伯一家一起生活,她的爷奶与大伯一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经常的欺负童昭一家,昨个童昭头上被童老太太打了一棍子,今早上才好些。”
“就这些。”叶淳熙面上没有丝毫表情问道。
“是,就这些,童昭除了去过镇上,再没有去过其他的地方了。”
叶淳熙单手拄着下巴沉思,“什么都没有发现,那昨天是怎么回事。”
“主子,要不我再查一下,看有没有遗漏的。”
他来回踱了几步然后摇摇头。
一个乡下丫头再查也查不出什么结果的。
“主子,你的伤好的差不多了,何时回京城。”叶一道。
“怎么着急了。”
“主子,哪里的话,奴才是为了您着想,您是何等身份,怎么能在这乡下生活呢!”
“如何不能,我倒觉得这里很不错。”
叶淳熙脸上露出了一个视为不明的笑意,心里默念,“童昭,童昭,有意思。”
一个想法慢慢的在叶淳熙心中成型,“童昭你等着,我来了。”
……
发了一通火童昭的心里舒服了一些,自觉自己有些过火了,必定她的父母也是可伶人。
可一想到他们的唯唯诺诺,又觉要不是他们的纵容,童家二老也不会如此。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听着童昭的话,童舟、童画、童济个个心潮澎湃,就像是马上就能实现心中的目标一样。
瞧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童大力与赵氏也不忍心拒绝。
“罢了,我昨个也说了分家的事了,索性分了也好。”童大力道。
容易吗?怎么可能,怕是上房不愿意分家呢!去哪里找一家子的免费劳力。
而且给口吃的饿不死就行。
一个个的饿的面黄肌瘦的。
十岁的童济,看上去就像是七八岁的样子。
十三岁童昭,看看自己哪有十三岁的模样。
十几岁的年纪正应该是花样年华,水灵灵的模样。
他们兄妹几个倒好,一个个瘦的活脱脱的一根豆芽菜。
除了一身的骨头还剩下什么呀。
自己都嫌弃自己个儿。
不过童昭生了一双灵动黑葡萄似的眼睛,浓密而又长长的睫毛自然地向上弯曲着。
这是童昭唯一感到骄傲的地方了。
去上房谈分家的事,毫无悬念,童大力又被上房三言二语的打发回来了。
上房想让童大力净身出户,可童大力说了,净身出户必须要断绝关系文书。
童老爷子不同意童大力一家子净身出户,童大力在远山屯是出了名的能干,在远山屯的名声比童大发家不知好上多少倍。
都是他的儿子,张氏看不上童大力一家,背地里他不知道劝了多少回,张氏口头答应了,过后该咋样还咋样。
童老爷子同样偏心老大这个长子的。
对童大力说话直接,不讨喜的性子同样是不喜的,只是不像张氏那样直接。
好歹都是自己的儿子。
张氏的性子就是分不清好赖,有人同她说这人有多好,张氏便认为这人有多好。
要是有人在她的面前说,那人有多坏,张氏在看到那人时,便不会有半分好脸色。
这性子家人都知晓,没人同她一般见识。
老大家便经常在张氏面前说,童大力的坏话,久而久之张氏便认为她的这个儿子心里没有她这个娘,看他们一家越发不顺眼了。
慢慢的就演变成了骂不离口了。
分家哪有那么容易的,也在童昭的意料之中了。
为了孩子才分家的童大力,他自己是不想分的。
要不然这么多年了,他的爹娘这样对待他们一家,他有时为孩子争口,过后便不了了之了。
在这些迂腐的人眼里,分家,离开了祖宅就是死路一条,是活不下去的。
对这些人的愚昧的想法的童昭深感无力。
整个村子,或者整个大叶朝都是如此,儿子成亲了,都是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则。
有的家甚至大打出手,乱做一锅粥了,也不会有人提出分家。
值得庆幸的是,童大力有一个优点,就是有时会为了自己的孩子们,与上房的人理论。
在童昭眼里这个便宜爹便不是无药可救了。
上房如何与他童大力说的,童昭不知道,当看到童大力愁眉苦脸的脸色就知道,童大力没有谈成。
这回童昭打定主意,她要让上房主动提出让他们一家出去。
他们不愿意分家,那就让上房自己提出来好了。
不过,上房提出让他们一家出去便没有那么好说话的了。
把家人叫到一起,童昭坐在那没有一丝的表情,这种场面就像经历了无数次,他们不知,他们的女儿,姐姐,妹妹遇事何时变的这般冷静了。
“爹、娘、哥哥、姐姐、弟弟这次我一定是要分家成功的,无论出去过有多难。”童昭道。
第一个支持她的竟然是童济,“二姐,我听你的,我们一家出去后,我保证多多干活,不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