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还得及时应和,但凡应的慢一点,他都得来句,咋地?说的不对吗?
你要是敢说一句不对,那就麻烦了。
刚才气氛和谐的没完没了,立马变成剑拔弩张,嗓门高一截不说,光手势就能吓你个半死。
“庆有啊!怪叔当时觉悟低,满脑子封建思想,幸亏你跟我大侄女早领了证,否则还指不定怎么样呢?要是把你俩的婚事搅和黄喽!叔后悔不说,小颖后半辈子都得骂我,就连她姑,也就是我妹妹,回来也得撕吧我,你是不知道,我们老苏家就那么一个姑娘,脾气大着嘞!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着,炸了还没人降的了,整不好还会揍人,以后啊!你们两口子可得对你姑好点儿,她能把小颖拉扯大,很不容易.........”
喝醉酒的人吧!不仅能啰嗦,嘴里冒出的话,动一下西一下的,没完没了,还特么能接上。
杨庆有只能苦笑着点头附和。
是啊!对呀!应该的,听您的,您说的对。
类似上面的词,杨庆有是来回用,即使用错了也不要紧。
反正对面的不在乎你听没听明白,只要你应了就成。
你也不必在乎对面的说了什么,只要他能兴高采烈的继续说就成。
为什么叫酒后胡话?
因为说的话,全特么是胡话。
第二天你问他说了什么,他保管不记得。
不仅不记得,搞不好还得反问你,有没有借着醉酒套他的话。
这年头当兵的,警惕性就是这么高。
好吧!也不算太高。
都能喝成五迷三道了,警惕性能高到哪儿去?
..................
苏敏的婚事进度很迅速,有种被双方家长紧逼的急迫感。
一来女方觉得男方工作不错,父母成分也不错,生怕错失了乘龙快婿,因此催着姑娘抓紧要口信。
二来是,苏文山觉得都要离京了,得抓紧把儿子的婚事定下来才放心,因此也催着苏敏抓紧行动。
在第二天苏敏拎着礼品去完老丈人家后,中间人,也就是牵媒的那位领导,在他的提议下。
第三天,双方父母就找了个饭馆,在一起吃了顿晚饭。
杨庆有作为男方家属,还是一稍有名气的文化人,也有幸被邀请列席。
当初朱蕾说女方家长是一政府领导。
见面后,杨庆有才知道,啥领导啊!就是一科长。
偌大的京城,别说科长了,处长都不算官。
走大街上,你逮着中山装揍一顿,揍十个,起码六个科长,俩处长,剩下那俩,有可能是群众,也有可能是官衔更高。
谁知道呢?
反正京城这么多带衔的,没人在乎你是不是官。
赶上早晚高峰,都得一起往家拼命蹬自行车,赶上红绿灯,有交警执勤,你但凡稍靠前一点,交警都得哔哔你。
虽然女方家长官衔不高,但姑娘长得还成。
按照相貌,满分十分,苏颖可以打九分的话,那姑娘起码六分。
在平均线之上,不说秀外慧中吧!也得给个亭亭玉立。
模样挺周正,配苏敏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新进工人阶级,还是没问题的。
脾气也好,一米七的大高个,说话软糯糯的,跟南方姑娘似的。
估计苏敏也是相中了这点。
这辈子前二十年,有一小半的时间,都待在南方,喜好自然会偏向温婉可人。
头一次见面,又是订婚宴,自然不能喝大。
本着礼貌、谦逊的原则,老苏同志很有数,没再现前一晚的窘状,说起话来都文绉绉的,生怕吓着亲家。
“我一当兵的大老粗,不太会说话,希望亲家不要见怪,这第一杯酒,就祝俩孩子携手并进,为家庭、为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
话落,端起大酒杯,一饮而尽。
没错,就是大酒杯,特大号的酒盅,能盛二两的那种。
吓得女方父亲赶忙端起酒杯,跟着要往嘴里灌。
把媒人愁的,赶忙出声劝酒:
“意思意思就行,你酒量小,可不能跟小苏他爸似的,一口闷,回头菜还没上齐,你先趴了,传出去让人笑话。”
苏文山闻言也讪笑道:
“对对对,可不能跟我这个大老粗比,我在部队喝酒喝习惯了,咱们不一样,亲家公意思意思就行。”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女方父亲也是个妙人。
抿了一口酒,还专门端起茶碗连喝两大口,表示没若排场。
酒不能喝,那就拿水来补。
这头喝的尽兴,新人那头反倒都很矜持。
苏敏一个劲的给对象刘燕夹菜,刘燕也同样如此,一个劲的小声劝说苏敏多吃点。
俩人你侬我侬的,倒没把饭桌上的食客们当外人。
都说六七十年代效率低,可在杨庆有看来,大部分时候,效率都比后世高。
犯了事儿,说判枪毙就枪毙,压根不含糊。
甭管在哪儿,只要集体有了决定,领导二话不说,带着人就干,底下人也不含糊,领导说啥就是啥。
就连结婚也倍儿痛快。
喝完酒的第二天,苏敏和刘燕就专门请假领了证。
婚礼当然也是同一天。
苏敏刚上班,也没啥关系太好的同事,借了辆自行车,叫上杨庆有。
两人两车便把新娘子接了回来。
行李?
就一大包袱,科长的女儿也没多余的行头,一床被褥,两身衣服便是嫁妆。
进院时,院里的邻居们和苏敏单位的师傅早就在门口候着了,这边新娘子还没下自行车,鞭炮便被点上了。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苏敏牵着新娘子的手,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在众人的簇拥下,开始了婚礼流程。
有师傅就是好。
往门口一杵,就是天生的证婚人,院里的管事大爷都得往后稍。
人家这结婚流程就倍儿正规,比杨庆有当年的糊弄强多了。
证婚人啰里吧嗦的讲完话,在众人的起哄声中,新郎和新娘便开始献歌。
唱完歌,对着教员画像念完发言稿。
对,您没听错,新人也得念词。
就是那种好好过日子,争取将来多为国家做贡献的通稿。
听着就倍儿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