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着书立说,但他素来善于谋略,颇有见解。于是,他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客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
终于,在吕不韦的主持下,完成了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的《吕氏春秋》。
据说,《吕氏春秋》编撰完成后,曾悬于秦国国都城门上,悬赏说如果有谁能找出并修改一个字,就赠与千金。这也是一字千金的由来。
由此可见,《吕氏春秋》的编撰是多么严谨。这本书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司马迁在看到《吕氏春秋》后,虽然他在《史记》的列传中基本都在描述吕不韦性格的邪恶一面,但司马迁能够单独为其列传,并在篇章的最后尊称其为“仲父”,也足以说明对其思想家身份和思想文化贡献的认同。
那么,什么是杂家学派呢?其实,在先秦时期并无杂家的说法。杂家这个名称是西汉时期文学家刘向、刘歆所创造的。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地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并且相互攻击,完善自己学说的缺陷。
而杂家学派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理追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纪晓岚在《杂家叙》一书中认为,杂家广义无所不包,简单理解,杂家学派就是“大杂烩”,这也是杂家学派的本质。
当时诸子百家思想有一个主干,这个主干就是道家思想,而其余的百家则相当于枝杈。
杂家则与其余百家不同,它是将其他学派的枝杈统统砍下来进行收集整理,然后组建了一个新的主干。因此,有人认为杂家是“新道家学派”。
胡先生在其《华夏哲学史大纲》中指出,道家是杂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心理”。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其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
对于杂家而言,没有中心思想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优势在于它能够融会贯通,免掉了很多学派的弊端,坚持思想开放、包容,往往不因循守旧,能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
然而,劣势在于学派风气松散,难以做到统合。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单纯通过归纳总结其他学派来抛出一些新观点,这对于中国先秦思想体系并无太大贡献。
所以,如果从某种严格标准来看,在思想史上,杂家似乎并没有什么地位。杂家看起来像是一个“门门考80分的好学生”,但没有一门能达到优秀。
这样的学派自然起不到任何引领作用。而对于一个门派来说,没有自己的独特性,指望着能够长久地保存下来,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看似博学多闻,了解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却把许多精力耗费在这上面,反而没有时间去钻研一个自己所精通的领域。
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这也是导致杂家在历史上并没有特别显赫的原因。
尽管号称“兼容儒、墨、名、法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但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并不多,在思想史上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一口气看完计然学派的大师——计然#历史#小知识#财富密码】
他是商圣范蠡的老师,堪称春秋时期的资本教父。
他还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发现了财富密码。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春秋时期宋国人计然,以及诸子百家中的“计然学派”。
说起计然,相信许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提到范蠡,相信大家应该都有些了解。范蠡“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当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复仇,之后功成身退,三次经商成为超级富豪,被后世尊为“商圣”。《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范蠡曾说:“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计然失于国,无欲用之家。”意思是计然有7条策略,范蠡用了其中5条帮助越王灭了吴国。后来范蠡隐退,用计然的策略去经商,三度富甲天下,成为大富豪。
而计然正是范蠡的老师,也是帮助勾践灭吴的重要臣子之一。计然犹如鬼谷子一样充满传奇色彩,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世外高人、智慧大师。
他的“七策”,堪称春秋时期的财富密码。各位如果能融会贯通,或许也可以成为下一个马云。
那么,计然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范蠡这样的人物拜为老师?他的七策又为何能让范蠡成为超级富豪?
计然也称“计研”,宋国人,生于何年代、卒于何年均不详,但他的地位却不模糊。《汉书·艺文志》曾记载:“计然者,范蠡之师也,本名辛,字文子,其先晋人也,后徙于楚。”
据说他是老子唯一亲传弟子,相当有排面。他自居为老子传人,也称“计然”。他还是诸子百家中“计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所谓的“计然学派”,是以计然、范蠡、蔡泽等为代表的一个专门研究经济思想的学派。计然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学家。
据范蠡所着的《范子》记载,计然“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精于阴阳,见微知着”。天下莫不知其名。
在吴越相争中,文种直接管理越国政务,范蠡以军事辅佐勾践,而计然则不同于文种、范蠡,他的主要贡献在经济方面。
计然给了勾践7条经营秘诀,勾践只用了5条,结果如何?史书记载:“国富兵强,不可得而饮。”意思是在计然的治理下,越国国富兵强,将士们的待遇也随之提高。
待遇一高,将士们打起仗来如同渴了前去喝水一般,之后越国更加强盛,并且复仇吴国成功,而勾践也因此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计然在经济领域的惊人才能,其七策有详细记载。当初越王在吴国隐忍多年之后得以返回越国,于是想要报仇雪恨,于是向计然请教。
计然于是向勾践献策,要想达到目的,必须先让国家富强起来。他依据自然规律向勾践提出了发展经济的计策。
其一,“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这可称之为“待发原则”,简单理解就是看好时机,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即利用旱涝寒暑之机低价购进,待贵而售,随时出手。
这里的“资”是需要和购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气干旱出现旱灾时要购买船只,当出现洪涝灾害时要购买车辆。从表面上看好像与现实需要相反,是不切实际的经营思想。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天旱之后可能会出现洪涝,洪涝之后也可能出现旱灾,都需要早做准备,以防不测。
不要只看到眼前的旱灾和水灾,而要做好旱灾之后有水灾、水灾之后有旱灾的准备。
投资者在市场中也必须充分兼顾到利与害的两个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要看到不利的一面,这样才能解除可能发生的祸患;在不利的情况下要看到有利的方面,这样才能把握即将到来的机会。
其二,“价格调控论”:谷贱则伤农,谷贵则伤商。农伤则草不辟,商伤则财不出。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商皆利。
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粮食的价格太贱则损害农民,农民受损害不努力生产,农田就会荒废;
谷物的价格太高,则会损害工商业者的利益,工商业受损害,无人从事工商业就会使经济发生困难。
如果把粮价限制在不低于三十、不高于八十的幅度,就会使农业和工商业都有利。不能这样凭条起舞,关卡市场都不匮乏,不就是治理国家的办法吗?
主张用凭票的办法,这就需要丰收年,国家把粮收购储藏起来;在欠收年缺粮食,国家再把粮食平价售出,这样才能起到平定粮食和其他物价的作用,这就叫做凭票起舞。
其三,“实物价值论”:积着之理,务完物,无息币。要使货物及时中转且周转的经济无余,如何使货物长久停息则无利可图。
不玩物易及,一定要保证所经营的货物质量。在采购货物时,对于腐烂的东西切勿长期存储,贪图价高还要防止坑害消费者。
物质一定是强调的意思,说明对产品质量的看重。在营销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资金流转的通畅,不能把过多的资金积聚在自己的手中,这就叫做无息币。
其四,“贸易时机论”: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对易腐败的食品不要久留,更不要等待高价出售。
否则将因小利而招来亏损。不要看清薄利,在资金加速运转的情况下,实际上就已经达到了增加利润的效果,而一味地囤积居奇,抬高物价,则有可能无归。
这就是无敢居贵,毕竟高额利润不可能实时存在。薄利多销实际上就是将风险转化为利润的最佳方法。
其五,“价值判断论”:知贵贱,则知买卖。怎样才能知道哪些货物会涨价和哪些会跌价呢?只要看这些货物的数量多少,或者说要看哪些过剩和哪些不足,就可以知道其价格涨跌的情况。
这里的“有余”就是供过于求,“不足”就是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则价格必跌,反之则价格必涨。这正是商品经济下的物价规律。
早在2000多年前的杰出经济学家计然就已充分认识到这一规律的存在。在2000年后的市场,这一规律仍在延续。
一方面,当市场容量较小,外围资金充足时,由于东西供不应求,因此东西就会上涨;另一方面,当市场不断扩容,而外围资金不能保持同步放大时,东西相对于资金就供过于求,价格就会回落。
齐六物极必反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涨价的货物涨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
这种关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度”或“极”的思想,以及“物极必反”的观点,是典型的辩证思维。
在市场中,即使是业绩极为优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个股,当它涨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滑落下来。这充分体现出“物极必反”的市场规律。
其实,资金周转论也提到:“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其行如流水。”计然告诉治国者或商人,既要明白“物以稀为贵”和“物极必反”的规律,更要运用这些规律大胆地做出决断。
即当货物价格高涨之时,要能当机立断,把货物看成粪土一样,尽可能地抛出;反之,当货物价格低迷的时候,要把货物看成珍宝一样,尽可能地购进。
做到这一点,需要投资者有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路。然而,相当多的投资者却喜欢追涨杀跌,造成市场上涨到高位时,投资者总是盲目追涨;而市场跌到低位时,投资者却惊慌失措地割肉抛售。
投资者必须克服这种思维惯性,切实做到在价格上涨到一定高度或面临利空风口时,坚决将其卖出;当价格跌到一定深度时,要抵御各种利空消息的干扰,坚决逢低买入,并且要像对待珍宝一样爱惜手中的廉价筹码。
经营之道,似细水长流。留则活,滞则死。搞活是经营的原则。这7条策略,既是使国家富强的治理之道,也是范蠡发家致富的经商之术和运用的商业规律。
可以说,计然的计策就是越国对吴国发动的一场经济战贸易战,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贸易战吧。
由此看来,计然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智慧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他是第一位提出价格波动思想的思想家,认为商品价格太贵之后则会掉价,价格太低之后则会上涨。
他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和商业经营理论,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即便在当今这个时代,计然的经济商业理论也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