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高力士这边,我们来看看高力士最风光的时候,大概是个什么职位呢。
首先,是将军的头衔和职务:
天宝初年时,冠军大将军(正三品,虚职,武官31级之中的第四),天宝七年时升级为了骠骑大将军(从一品,虚职,武官最高级别。)
同时,他还有个实职将军头衔,就是右监门卫大将军(正三品,十六卫大将军之一,实权将军的最高级别,和宰相同级)
接着是爵位:
渤海郡公(天宝初年封的)
齐国公(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开创者逃到成都时给他封的。)
最后是内廷:
在唐玄宗风光的最后一年时,也就是天宝十四年(755年),唐玄宗把内侍省这个“省”字给加上了,又给头头的“监”字也加上了,级别也升级到了正三品,和宰相同级别。
当时有两个内侍监,一个是高力士,一个叫做袁思艺,后面跑去投靠安禄山了。
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在唐玄宗的一通胡乱操作之下,本来问题不大的事情,捅破了天。
李隆基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出长安,高力士则是紧紧跟随护卫,不离不弃。
在马嵬坡兵变之时,唐玄宗不想处死自己的儿媳妇,但是要不处死她,估计以后啥媳妇也没得玩,只能去玩阎王的媳妇了。
在唐玄宗纠结的时候,高力士便带人亲自处决了杨贵妃,将她给勒死了。
这样才让那些将士们的不满情绪得到了宣泄,唐玄宗也就在众人的护卫下,逃到了成都。
这下,唐玄宗终于可以不用再让一骑红尘,飞越山顶千门,只为那一筐妃子笑了。
他可以蹲在四川好好的吃最新鲜的荔枝吃个够了!】
...
“哈哈哈,玩阎王的媳妇,阎王有媳妇吗?而且这阎王的媳妇可不是他儿媳妇能随便玩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人间的天子和阴间的天子,谁大?”
明武宗朱厚照哈哈大笑了起来。
...
这一幕上了天,唐玄宗瞟到群臣低头,似乎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脖子瞬间又红了,差点没激发祖传心脑血管疾病。
...
“这混账东西,等着,朕办完事,就会过去找你,看朕打不死你!”
唐太宗李世民简直暴躁极了,本来看着那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开创者的称呼就已经炸裂了,结果朱厚照又冒出来嘲讽一波,他能想象得到,历代时空,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捧腹大笑!
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
历朝历代,无数观众都差点笑喷了。
...
唐宣宗李忱时空,吏部员外郎杜牧望着天,有些摸不着头脑:“那是我写的诗吗?看着有点像,但我不是这么写的啊。”
...
【等到唐军收复了长安之后,在四川吃新鲜荔枝吃了几年的太上皇李隆基回到了长安。
高力士因为护驾有功,得以加开府仪同三司,赐五百户食。
李隆基回来后,就住在了兴庆宫,并且时不时就喜欢带着高力士、王承恩去长庆楼。
没错,李隆基也有个王承恩,但这可不是明朝的王承恩哟,而且也没什么名气,跟明朝的王承恩没法比。
为啥喜欢去呢?
因为这里比较靠近街坊,过往的百姓看到唐玄宗之后,都会呼喊万岁。
百姓为啥喜欢呼喊这个把大唐带进了阴沟里的皇帝呢?
因为每次一喊,唐玄宗一高兴,就会让人在楼下摆上宴席,让他们吃!
另外,唐玄宗还邀请过左羽林大将军郭英乂上楼说话,路过的官员见到,也来拜见。
然后,唐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权宦李辅国就非常不爽了,
他是因为拥立唐肃宗李亨,所以得以位高权重,但其出身低,所以高力士等玄宗旧臣都看不起他。
于是,李辅国就告诉李亨,说:“你十八弟媳妇的丈夫这是不安分啊,这经常和外臣联系,这是要复辟啊!你应该将他迁移到太极宫居住,这里深处皇宫之内,无法和外界联系。”
李亨就说:“我弟媳妇的丈夫很仁慈,不会想着复辟的。”
李辅国说:“就算你弟媳妇的丈夫不想复辟,那其他人呢?虽然现在六军将士都是我们的人,但是这样搞,他们心不安啊。你现在是皇帝,就该将所有威胁都消灭于萌芽之中,你何必守着那匹夫孝道呢?”
李亨不答应。
李辅国见状,叫来一批将士,在宫门口哭,李亨还是没答应。
于是,李辅国干脆趁着李亨正好在养病的时候,矫诏让李隆基来太极宫耍耍。
等李隆基到了睿武门,看到两旁那五百个精壮的,刀子都出了鞘的武士,顿时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高力士见状,立马上前呵斥李辅国,道:“你竟敢如此无礼,还不快下马拜见太上皇!”
此时的李辅国虽然权力超级大,但是还没到唐肃宗李亨死,唐代宗李豫上位的时候,所以还是赶忙下了马来拜见了李隆基。
接着,高力士又让武士们收刀,武士们也是赶忙收了刀子,拜见李隆基。
随后,高力士又命李辅国和自己一起给李隆基牵马,李辅国也不敢拒绝。
不过,高力士这般行为,也只不过是在给唐玄宗保留最后的尊严罢了,反正太极宫来了,就得住在这里。
之后李辅国又找借口将高力士流放到了巫州(湖南怀化)。
自此,李隆基开始郁闷了,经常茶不思饭不想的,唐肃宗见此,逐渐开始恼怒李辅国了,但他太软,忌惮李辅国有兵权在手,一直不敢下手处理李辅国。
以至于在唐代宗李豫时期,李辅国说出了:“皇帝你坐里面,外事老奴帮你解决就行了。”
自此唐朝真正的进入了宦官乱政的时期!
不过,唐朝的宦官乱政,那可不是其他朝代那种仗着皇帝的宠信在朝廷里兴风作浪。
唐朝的宦官,那真的是牛惨了,什么架空皇帝,威胁皇帝,绑架皇帝,软禁皇帝,废立皇帝,弄死皇帝,简直是什么都干完了!
就像唐文宗李昂,曾经想要除掉宦官集团,结果事情失败,反倒被仇士良给软禁了,并且连带着被杀了一千多人的京城大小官员。
猖狂程度,简直骇人听闻!
有一次,唐文宗李昂对学士周墀感慨,说:“我能和以前的那些君主相比呢?”
周墀说:“比得上尧舜!”
唐文宗说:“你就扯犊子吧,我问的是周赧王,汉献帝这样的!”
周墀说:“他们是亡国之君,怎么能和陛下相比呢。”
唐文宗说:“他们受制于强大的诸侯,而我却受制于家奴,呵呵!”
然后,两人抱头痛哭!】
...
“什么?什么?混账东西,气死朕了,气死朕了!”唐高祖李渊气得捶胸顿足,恨不得现在就拔刀找个宦官杀了泻火!
...
“呵呵,这就是所谓的盛唐?说的没错,被诸侯欺负也就罢了,被一群没鸟的玩意欺负成这样,也敢叫盛唐?”
隋炀帝杨广冷冷的嘲讽道。
...
“这什么东西啊,这大唐是在搞什么犊子,这些阉人也太猖狂了吧!”汉高祖刘邦惊得张大了嘴巴。
...
汉武帝刘彻面色阴沉。
...
汉桓帝,汉灵帝:“哎!”
...
山阳公刘协:“哎,权臣一样可恶啊!都是一样,没有本质区别!”
...
魏武帝曹操:“朕早就说过,宦官不应该掌握军权!没有军权,他们再猖狂,也就几个小吏就能解决他们!”
...
北齐高纬:“有这么困难吗?趁他不注意,忽然给他一刀不就行了?就像朕一样,随时给别人一刀,他们能拿朕怎么样?简直太软弱了!”
...
武则天:“这些废物子孙在干什么吃的?怎么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简直太丢我大唐皇帝的脸面了!都怪李隆基这个废物东西开了个坏头,看来不能留这家伙了,连个闲散宗室的位置他都不配!来人啊,传旨,赐死!”
...
李隆基:“朕,朕,朕...我我我...”
扑通,李隆基有一次晕倒在了地上。
...
唐肃宗时空,李亨冷哼:“来人啊,把这混账拖出去斩了!”
群臣顿时面面相觑,并没有第一时间有所动作!
李亨见状大怒道:“怎么?朕说话不管用了是吗?那好啊,现在要么你们斩了他,要么斩了朕吧!不然朕就向天祷告,请太宗陛下降临!”
顿时,满朝一片惊呼之声,群臣们纷纷大喊着要把李辅国给砍了,侍卫们也是一拥而上,将李辅国按住。
李辅国慌忙求饶。
李亨看着李辅国那样子,拳头捏的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最后干脆一咬牙,冲上去,抢过一个侍卫的佩刀,直接当场捅死了李辅国!
捅完人,李亨将刀子仍在一旁,然后仰天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天幕道:“朕很硬!”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群臣纷纷高呼。
...
【762年,天下大赦,高力士也得到了赦免,可以返回。
在经过朗州(湖南常德)之时,听到别人说起李隆基已经蹬腿了,于是朝着北方嚎哭,吐血而亡。
他死后,唐代宗李豫鉴于高力士对李隆基很忠诚,便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陪葬在了泰陵。
自此,千古贤宦第一人高力士的一生也算是彻底结束了。
纵观他的一生,的确是对唐玄宗十分的忠诚,虽然权倾朝野,也没有擅权弄权的想法。
但是其本身一来是对国家的功劳有限,
二来,他的很多行为虽然没有太多的别的心思,但确实是对大唐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
就比如前面说到的李林甫他们那些人,很多通过跪舔高力士获得了高位之后,却将大唐搞得乌烟瘴气。
当然,这口锅不能完全扣在他的头上,应该说,这口锅绝大部分应该扣在也必须扣在李隆基的头上!
毕竟高力士也只是起了个推荐作用,大概率应该是在那些奸臣还没有暴露之前,会说上几句好话。
所以,我个人感觉仅仅是忠诚和无大过,还远远及不上千古贤宦第一人的头衔。
或许,我猜他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头衔,是因为在他前面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宦官,而且名声都挺不好的。
就比如蔡伦,虽然他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功劳,但因为他曾受到窦皇后的暗示,做了陷害汉安帝刘祜祖母的帮凶,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名声都很不好。
又比如杨思勖,虽然在平定岭南叛乱上立有很多功劳,但因为他对待俘虏的手段太残忍,喜欢搞酷刑折磨他们,也导致名声出了问题。
这也是史书记录的通病,也就是一些不符合仁义的行为,往往会遭到更多的批判。
当然,我个人也并非是说这些行为就可以因为有功劳就可以掩盖过错。
对于汉奸,卖国贼,还有那些祸国殃民,穷凶极恶的家伙,施以什么刑罚我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对一般的人,动辄搞那些残忍的手段,反正我是不认可的,非常反对的。考虑古代的社会背景,大不了就直接处死嘛!
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了。】
...
东汉,汉和帝时空,蔡伦长叹了一口气道: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不过,既然做都做了,该有此报也是理所当然,没什么好说的。”
...
汉惠帝刘盈时空,吕后看到最后,黑了脸。
她感觉天幕好像是在说她。
和她一样的,还有武周时空的武则天。
...
唐昭宗时空,李世民见视频结束了,心情也是稍微平复了一些,但依旧还是非常的愤怒。
“朕恨不得现在就过去打死李隆基那个混账东西!”
...
汉宣帝时空:“哎,权臣,外戚,宦官,真是烦得很!怎么搞嘛,这平衡真的很难维持啊,遇到个昏君,随时都能失衡!”
...
明朝,天启时空,天启帝有些无奈的叹气道:“哎,有什么办法呢?文官,武将,宦官,哪一个都难搞,真是累啊,当皇帝是真不如当个木匠开心。”
魏忠贤在一旁听到这话,被吓了一跳,道:“陛下,您可不能灰心丧气啊,咱们大明还需要您啊。”
天启道:“朕哪敢灰心丧气啊!五弟在那样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十七年,朕也不能太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