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一想到自己恰好遇到皇帝嬴政在出巡途中驾崩,也不知皇帝嬴政当时是何心思,明明自知不久于人世,还强撑硬扛,想着能安然回转咸阳。但凡皇帝嬴政在沙丘养病之时,有些自知之明,不要心存侥幸,早些召集出巡王驾伴游的群臣,在弥留之际确定下储君之人。
如是那般境况,莫说自己不敢心生矫诏之心,就算是丞相李斯联手公子胡亥一道抢夺储君之位,也是难成气候。公子扶苏若是在群臣面前被昭告天下,当立为大秦储君,即便皇帝嬴政驾崩,放眼朝堂满朝文武,谁人敢有半句违抗皇帝嬴政王命之举。
赵高对皇帝嬴政一生所为,那是仰慕之至到无以复加,可对皇帝嬴政处置储君之事,赵高以为,那是皇帝嬴政做过的最为致命的错事,寻常百姓家,一家之主临死前都会有所交代,免得兄弟儿女
引发不和。
皇帝嬴政太过痴信世间有长生不老之法,以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就能避过生老病死,加之对赵武灵王过早禅位给儿子,引发兄弟祸起萧墙手足相残,记忆犹新,遂不愿太早立储,这才导致皇帝嬴政突发驾崩后,大秦皇位有了未定之实,自己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心生矫诏之念。
赵高对矫诏能否如愿,还是由衷期盼,只要近侍许远宣召得逞,今后之事,以自己与公子胡亥之私交,还有公子胡亥继位之后,尚需仰仗信赖之人而言,自己都大有可为之地。
近侍许远来到九原边关大营,营中值守校尉见是皇帝陛下亲派宣召近侍,连忙跑去营中军帐,通报边关大营主将上将军蒙恬。上将军蒙恬一听是皇帝陛下亲派宣召近侍前来大营,先是面露喜色,随口问通报的值守校尉,来者几人。值守校尉回道,只有三人。
上将军蒙恬一听皇帝陛下亲派宣召近侍只有三人,并无随行押运犒赏之人。神情猛然严峻起来,沉思片刻,对着值守校尉正色说道,有请宣召近侍至中军后帐宣召。
值守校尉听上将军蒙恬说完,有些不解,以为是自己听闻有误,连忙慢声问道,恕职下适才分神,未听清楚上将军之言,上将军可是要请宣召近侍至中军后帐宣召。
上将军蒙恬未加理会校尉发问,直直的又说道,有请宣召近侍至中军后帐宣召。值守校尉心中再是狐疑,可上将军蒙恬已经说了第二遍,自己哪敢再问,连忙高声答道,职下敬遵将令,请宣召近侍至中军后帐宣召。
值守校尉心中起疑,实属正常之心,往常皇帝陛下遣派宣召近侍来至边关大营宣召,上将军蒙恬皆是有请宣召近侍至军中大营军帐宣召,这才是接奉王诏之道。今日上将军不知出于何意,要有请宣召近侍至中军后帐宣召,故而值守校尉才会有此一问。
值守校尉心有狐疑,可不敢多说一句,只是一脸恭敬默不作声地将宣召近侍许远一行三人迎进中军后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