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
在吃过午饭后,闲来无事的赵云,带着太史慈,蔡坤,王越,郗虑等人,来到了太守府的校场。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测试一下太史慈的武艺,看看他到底身手如何,当然还有一些别的目的。
而太史慈对自己的武艺十分自信,自然也是欣然接受,毕竟这是一个表现自己实力的绝佳机会,岂能放过。
不过,在听到赵云说要亲自上场的时候,太史慈愣住了,
“将军,您亲自上场不太合适吧!刀剑无眼的,万一伤到你了,那属下的罪过可就大了。”
面对太史慈的话,赵云则是微微一笑道:
“子义放心,本将不是那种花架子,要不然这么多年的南征北战,早就不知道埋骨哪里了。
所以,待会儿你尽管出手,如果能伤我丝毫,我便当场为你封将,如何?”
赵云此话一出,蔡坤,郗虑等人的表情顿时一怔,
而太史慈则是眼前一亮,脸上的兴奋之色更是掩藏不住,只见他一咬牙道:
“好!那属下就得罪了!”
“呵呵,来吧!”
说完,赵云便率先进入了校场,并且还从旁边的兵器架上,顺手抽了一杆长枪。
太史慈见状,二话不说,也立马跟了上去,只不过在兵器架旁选择兵器的时候,他犹豫了。
望着眼前兵器架上的双戟跟长枪,太史慈不由得在心里暗暗自语:
“是用双戟还是用长枪呢?”
因为不论是双戟还是长枪,太史慈都能使得出神入化。
最后,太史慈选择了双戟,没别的原因,因为赵云用的是长枪,他想给赵云整点不一样的花活。
选好兵器后,太史慈便快步来到了赵云的对面,只见他一脸郑重的说道:
“将军,请!”
“请!”
然而赵云说完好一会儿,对面的太史慈还没动静,赵云见状,知道太史慈是想要自己先出手。
于是他微微一笑后,便率先出手了,
“百鸟朝凤之凤舞九天!”
上来就是放大招,只不过这大招的力度跟角度嘛!多少有些放水的嫌疑,
十分力道出七分,看你能有几分真。
望着迎面冲来的赵云,以及眼花缭乱的枪头,太史慈眼里闪过一丝震惊之色,
他没想到赵云的枪法竟然如此犀利,看来平时没少练,实战经验丰富,不愧是战功赫赫的骠骑将军,我太史慈佩服!
想到这里,太史慈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开始跟赵云缠斗了起来。
“狂歌戟法之双戟镇河山!”
“砰!”
“蹭!蹭!蹭!”
只眨眼间,二人的兵器便相撞到了一起,赵云纹丝不动,而太史慈却是连退三步。
好家伙!这一幕可震惊了旁边观战的东莱郡守蔡坤,更是吓到了当事人太史慈。
“这……骠骑将军这也太强了吧!我太史慈已经自诩当时一流了,可没想到骠骑将军竟然比我还强,只一击便将我震退三步,恐怖如斯!恐怖如斯啊!”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败退!要不然骠骑将军必然会看轻于我,以后更别提重用了。”
想到这里,太史慈便收拾收拾心情,又朝着赵云攻了过去。
“狂歌戟法之双戟覆海!”
面对太史慈的进攻,赵云这一次并没有使用杀招,只是正常的见招拆招。
因为从第一回合的交手,赵云就大概猜到了太史慈的武道水平,那就是一流中期。
所以,接下来的赵云,便打算跟太史慈练练手,看看太史慈的耐力如何。
然而这一切太史慈并不知道,只以为赵云第一击是超常发挥了,故而,接下来的切磋,他是铆足了力气表现啊!
很快,五十个回合过去了,太史慈越战越勇,而赵云也是面露喜色,更是不由得在心里赞叹道:
“不错!不错!这太史慈不愧是能够历史留名的武将,确实有两把刷子,
既然你这一世入了我手,那我必然让你金子发光,名震大汉。”
与太史慈的切磋,赵云并没有急于结束,而是陪他继续练手。
于是在赵云的游刃有余中,二人的交手又过去了五十个回合,总的来说,二人已经切磋了一百个回合。
此时的太史慈已经从开始的兴奋冲冲,激情满满,变成了现在的满头大汗,面色复杂。
不是因为别的,皆是因为通过这一百个回合的交手,他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是赵云的对手,纯属于是不自量力。
想到这里,太史慈便收枪而立,不再朝着赵云发起攻势了,
而对面的赵云见状,当即便开口问道:
“怎么了?子义!好好的怎么就停手了?”
然而,赵云不问还好,一问太史慈就更加尴尬了,只见他一脸复杂的说道:
“将军,属下不是你的对手,让将军见笑了。”
赵云闻言顿时笑了,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因为但凡有本事的武将,他都有自身的傲气,不会轻易服人。
也许表面碍于你的身份地位,暂时服了你,但是心里却未必真正的服你,甚至只是拿你当踏脚石。
特别是太史慈这样不甘居于人下,有野心的人,更是难以真正降服,
别问为啥说太史慈不甘居于人下,有野心,因为从他的临终遗言就可以得知一二。
“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着七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
古代佩剑的长度,往往能代表一个人的身份,正常而言,古人以“三尺剑”为准,只有帝王级别的人,才能配得上拥有七尺长剑。
比如汉高祖刘邦,他在没有当皇帝时所用的佩剑,就是三尺青锋剑,但是,在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将佩剑改为了七尺长剑。
故而,你说这太史慈临终遗言是什么意思?他会是个甘心居于人下的人吗?
所以,赵云才特意跟太史慈切磋一番,一来好根据太史慈的武艺给他封将,二来就是通过这场切磋,彻底的折服太史慈,让他为自己所用,不生异心。
也许现在的太史慈是没有野心的,也许他的野心是后来滋生的,比如天下大乱,诸侯四起的时候。
但是,现在赵云提前敲打一下,折服一下,以免后患总是好的,毕竟人都会跟着环境,以及时势而改变,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