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下,这场仗既超出了明军的预料也超过了满洲的预料。
随着沈阳城上那一声震动天地的巨响,陷入死战中的明军士兵,军心大震!
沈阳城中一向抠抠搜搜的熊廷弼,看着前面的战场,他知道和大金之间的决战就是现在。随着城墙上那一架架战鼓在士兵们不停的擂动下,再次发出沉闷的声音。熊廷弼一脸冷漠的缓缓从腰间抽出那精美的绣春刀。
“全军出击!”
就在熊廷弼一声令下,沈阳城内最后的两支野战军团,疯了一般的朝着城外冲了出去。
旌旗擂动,沈阳城下,明军的三支野战兵团,快速的在一声声号令中变化起了阵型,三支野战军团就像是三张大网一样朝着女真人扑来上去。
在战场中央,汉人包衣和阿哈们看着朝廷官军如此威风,这些墙头草们不由得丢下手冢的武器,朝着正在收缩包围圈的明军队伍中跑去。
战争的局势在悄然间发生了改变。没人知道那被大炮轰杀,坠落马下的高级将领是不是努尔哈赤。现在也没人有精力去考证,努尔哈赤是不是真的被明军一炮了结了生命。
但现在这一炮,已经给疲软的战场带来了新的生机。现在明军士气正盛,所有的将士都迫不及待的冲向战场。战场中那已经失了分寸的满洲军,那是他们大好的功劳。
越来越多的包衣和阿哈,受不了这场战争了。越看越多人丢下了手中的武器,甚至割下了头上的鞭子,朝着前方的明军跑去。
“嗖~”
“嗖~”
慌乱的三旗后面,无数的箭矢划破长空,很快便在冲上来的明军和溃散的女真人之间,构成了一道箭海。
两黄旗,这一支在满洲军队中战力仅次于努尔哈赤身边的白甲巴牙剌的的军队,更是努尔哈赤身边的第一道防线。
同大明的话,两黄旗就是天子亲军。他们当中或是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的老班底后人,或者是为满洲建立了赫赫功勋的战家,他们的命运紧紧的和满洲绑在了一起。
谁都可以退,唯独他们两黄旗不可以退。
莽古尔塔和阿敏,岳托这些人终究是跟随努尔哈赤从建国之前,就一路拼杀出来的战甲,在这样关键的时候还是保持了应有的冷静。
身材体型更,像是努尔哈赤的莽古尔泰穿上了努尔哈赤那已经残破的战甲,带上了生铁面具,拿起努尔哈赤的战刀,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的出现在了战场上。
再这样关键时候,努尔哈赤就已经成为稳定战局的关键,看着远处那熟悉的身影,看着那个带领他们不断夺取胜利的大汗的身影,溃散的三旗重新召集了起来,紧跟着两黄旗的朝着远处杀去。
在这个时候,一味地溃散,只会换来明军拼死的追击。努尔哈赤的子孙们和努尔哈赤一样,都钟情于吴承恩写的三国演义,现在莽古尔泰就是诸葛亮,就是张飞,他要在“当阳长坂坡下”,给对面的明军唱一出空城计。
“杀!”
岳托率领的镶黄旗很快就要和明军碰撞在一起。就在明军挥舞起手中的大枪,快速的变换着阵型的时候,岳托和镶黄旗的士兵,则是给明军士兵表演了什么叫做马术。
就在即将接触到的那一刹那,满洲骑兵立刻调转了马头,朝着两边继续冲去,同时在这群x满洲士兵的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几个火药桶。这种最原始的手雷在他们的手上快速被点燃,随后被用力的抛向了明军的队伍中。
如同上天降下来一道道雷罚,劈在了明军的战阵之间。这种最原始的手雷,虽然在杀伤力上还非常欠缺,甚至就是最早使用他们的辽东边军,也早已经将他们放弃。
可不得不说,在这样密集的军阵中,一颗颗火雷的出现,对士气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在不断的火药攻击下,三支明军方阵都已经出现了松动!
就是现在!
莽古尔泰等的就是这个时候,阿敏带领着正黄旗士兵和收集起来的三旗士兵,紧跟在镶黄旗的身后,直接凿进了明军的战阵中。
沈阳城下,这两万多步卒可以说是辽东边军这几年所累积下来的精锐,可即便再是精锐,真正在遇到骑兵的那一刻,所展现出来的更多只是苍白无力。
在不用火器,双方列阵对冲之时,或许这支明军还不怵所谓的八旗劲旅。可最要命的就是,战阵出现垮塌,士气出现松动。
尤世禄和贺世贤率领着身后的五千骑兵,疯了般的朝正在溃散的步军赶去。只是更善于游猎的镶黄旗,早已经完成了分割,杀伤力更大的清弓在镶黄旗士兵的手中,不断精准猎杀着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
攻守之势,在转眼之间便悄然改变。
随着阿敏手中那柄锐利的大刀,闪过一丝寒芒,他那双早已经沾满了鲜血的手上,又多了一颗血淋淋的明朝军官人头。
阿敏的脸上挂上了自信的笑容,他知道城墙上,那个他们女真人最大的宿敌,熊廷弼正在观察着战场。
这也是他想要的,他就是要让熊蛮子看看,他手底下最强悍的边军在他们八旗手中,还是狗屁不是,他挑衅的举起了手中的头颅,对准了沈阳城头。
随后便在城墙上明军将领咬牙切齿的愤怒中,带领着身后的八旗士兵完成了猎杀,折返回去。
“该死!”
熊廷弼的拳头愤怒的砸向了沈阳城的垛墙之上,刚才还充满了自信的熊蛮子,此刻脸上也挂上了一抹担忧。
看着正在遁走的八旗士兵,熊廷弼最终还是没有勇气。随着一声声撤军的金锣响起,双方之间这场惨烈的搏杀终于是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