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
盛夏流火,蝉声嘶鸣。
淑妃萧婉儿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
有了大蒜素和酒精消毒。
在太医署女医官的精心照料下,并没有出现伤口感染。
宇文衍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满月的小公主宇文芊芊也是越长越可爱。
成了皇室女眷的新宠。
宇文衍经常摆驾景仁宫。
抱抱自己的小棉袄,陪萧淑妃说说话。
萧婉儿走了一遭鬼门关。
对宇文衍的情感,除了柔情蜜意,又多了一份感激。
好几个良宵。
不顾宇文衍的疼爱劝阻,恁是卖力地为他演绎精湛的吹箫技艺。
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与爱恋。
宇文衍哦哦直叫,美得不要不要滴!
若不是萧婉儿还在术后恢复期,指定好好收拾她一番。
出月子后。
木兰终于可以来探视了。
她已经六个月身孕。
和初为人母的萧婉儿有说不完的话。
……
醴泉宫。
司马令姬独自凭栏托腮,双眼无神地望着池中锦鲤游来游去。
绝美面容下,窈窕身材玲珑有致。
出神的她全然不知皇帝已经站其身后好一会了。
望着皇后迷人的背影。
宇文衍不由浮想联翩。
移步上前,伸手环抱,揽住了司马令姬的小蛮腰。
“啊……”
随着一娇喝,伊人像是触电般回过神来。
花容失色地扭头一看,一张贱兮兮的熟悉脸庞映入眼帘。
拍拍剧烈起伏的胸脯,长舒了一口气。
“陛下,你讨厌。”
“吓死臣妾了……”
司马令姬美眸闪动,轻剜宇文衍一眼。
伸手捶了宇文衍几下,娇声道。
“这么出神,是不是在想朕?”
宇文衍双手一紧,一脸臭美地坏笑着问道。
“才没有呢……”
司马令姬闻言,俏脸刷一下就红了。
毫无底气地呢喃一声。
看着皇后娇羞可人的模样。
宇文衍心中一动,低头在其樱桃小嘴轻吻了一下。
软软的。
香香的。
甜甜的。
两人大婚十年,不时一起躺着讲故事。
牵手,亲脸的事都曾有过。
可这却是他们的初吻。
司马令姬如遭雷击一般。
一脸不知所措地愣在原地,白皙的颈脖瞬间红透了。
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自己的男人。
扑面而来的男子气息,让其小心脏怦怦直跳。
宇文衍习惯性抬手就是一掌。
引来司马令姬一声娇呼。
这是他面对贵妃木兰时的习惯动作。
皇后的身材虽不像木兰那般火爆,不过手感却是相差无几。
宇文衍嘿嘿一笑,贴近耳旁说道:
“收拾收拾,朕带你上终南山避暑去……”
“啊!”
“咱们全部人都去么?”
“不,就朕和你!”
司马令姬先是一愣,接着眉头舒展,眸光发亮。
眉眼瞬间成了月牙状。
“好呀。”
“臣妾这就准备……”
有些慌乱地挣脱宇文衍的怀抱,吩咐贴身侍女准备去了。
宇文衍搓了搓手掌,置于鼻尖轻闻。
感觉身上都有了司马令姬的体香。
不是任何一种香水的芬芳。
属于小皇后独有的少女清香。
去终南山避暑。
并不是宇文衍一时兴起。
自从孙思邈前往雪域高原道县,主持“羽化仙宫”事务后。
他就没有再上终南山。
神医隐居处的草庐,安排了专人照料,没有任其荒废。
“凡人道”在雪域高原发展传播开来后。
宇文衍命人倚靠山谷西侧的悬崖峭壁,修建了一座——“凡人观”。
这是为孙思邈功成身退后准备的。
待到“凡人道”气候兹成,还是让神医回到中原来。
就在月前,“凡人观”落成。
宇文衍早就计划好了,要亲自去看看。
司马令姬很快收拾妥当,只带了两名贴身侍女。
王鹰率领部分龙武卫先行出发了。
元胄亲率龙武卫精英随行,李靖和墨言跟随左右。
暗影于暗处护卫。
队伍出宫后,走长安门,直奔秦岭山区。
时隔六年,再上终南山。
经过那棵大槐树时。
地里忙活的村民全都驻足,翘首望向官道上威风凛凛的队伍。
骑坐金色高头汗血宝马的少年,面若冠玉,不怒自威,尤其引人注目。
宇文衍哈哈一笑,勒马一跃而下。
向着地里的村民招手笑道:
“都忙着哩……”
曾经的孩童,如今已成长为风度翩翩的少年郎。
“回贵人话,给庄稼锄草呢。”
有老者恭敬地应答。
“您……”
“您…您是陛下?”
这时。
从远处走上前来的一名男子看清少年模样后,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
“咦,你是那位小哥?”
宇文衍闻声望去,认出了对方。
“真的是您!”
“陛下……”
“小民叩见陛下!”
男子顿时大喜,激动地拉着身旁两个七八岁的孩子跪了下去。
“啊!”
“陛下?”
“真的是陛下,乡亲们,陛下来啦……”
以前见过宇文衍的人终于反应过来。
纷纷走上前来,跪地行礼。
“免礼!”
“几年不见,乡亲们安好否?”
宇文衍笑容满面,示意大家起身,笑呵呵地问道。
“托陛下洪福,好着咧,好着咧……”
有个须发皆白老者嘴唇翕动,眼含热泪,不停地向宇文衍拱手躬身。
“还吃野菜窝头不?”
宇文衍上前几步,握住老汉粗糙的双手问道。
“不吃了,早就不吃了!”
老者连连摇头,望着当朝天子,眸中尽是感激之色。
“陛下,现在乡亲们不仅能吃饱,还吃上黄馍,粗面馍了……”
小哥说着,从身旁小女孩提着的篮中取出一个粗馍。
粗馍。
是用磨面过筛后的粗粮蒸煮出来的。
宇文衍当即接了过来,咬了一大口。
口感不会大好,有些嘎喉咙。
不过,比起以前的野菜窝头,好太多了。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能够安居乐业,吃上一口饱饭,就是天大的福分了。
朝廷推行“减免赋税,开荒垦田,休养生息”的策令后。
百姓逐渐摆脱饥饿。
长安县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养了猪,能够增加一些收入。
孩子也可以进入官办学堂读书。
朝廷颁布“赐老令”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有一定的赏赐发下。
这些都是眼前这个少年天子带来的。
百姓们对他充满了崇敬与感恩!
宇文衍几口把手中的粗馍吃完,悠悠说道:
“这还远远不够。”
“以后,朕要天下百姓都能吃上白面馍馍,顿顿有酒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