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是罗慧敏的合作条件太苛刻所以人家才会不同意,没想到罗慧敏告诉他,“所有条件都能谈,只是希望官方能积极推动一下此事。”
这就让段市长奇怪了,既然能谈为什么会担心对方不愿意合作呢?
对方为什么一定要找人合作他没兴趣知道,他关注的是对方的投资必须要落在凤凰市。
等再细问后才知道,这又牵扯上了自己的小师叔,对方想合作的人是张三的二姐。
愿意投资肯定是好事,合作也没关系。可问题对方是张三的二姐,段市长有些不太想管了。
在没有搞清楚这里面是怎么回事之前,他可不会逼着小师叔的二姐去和港商合作。
何宝珠和市政府接触了几天,知道内地官员的谨慎。马上就向段市长表示,化妆品建厂投资的性质和这次公益性质基本一样,不会追求任何回报。
段市长想到杨老的嘱咐,选择相信了对方的话,这件事也马上就有了解决方案。
他让两位女士先回去休息,他会尽快作出安排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他来说,当然希望投资能够落地。对方既然是不追求回报,那么也就不用担心张三的二姐在合作中吃亏了。
跟着他就联系上了沙城镇两位负责人,直接要求他们搞清事情真相,如果确实有合作基础务必要促成这次投资合作。
有杨老叮嘱在前,又牵扯上了张三的二姐。这件事他最多做到这个程度,如果不是为了投资落地,这个电话他还真不想打。
两位负责人听说港商有意要在镇上建厂,大喜过望,要知道目前镇子上唯一的工业就是一个米面加工厂。
可这事情真相他们又该怎么搞清楚,说不得只能又联系上了何宝珠,先把问题弄明白了才好操作后续。
这一切都在何宝珠和罗慧敏的计划中,当即就和罗慧敏再次去了沙城镇。
见面之后就把事情详细告诉了两位镇领导,还把公益方案意向交给了他们一份,同时还很含蓄点出了先建厂再公益的顺序。
罗慧敏的本意是把所有情况都告诉段市长,然后这事交给他来处理就行,这么大的投资凤凰市官方肯定会重视。
可何宝珠却不这么认为,她告诉罗慧敏,“我知道你是想通过这件事情和张医师的家人建立一定关系,可这事还真就不能这么做。
你找级别过高的人出面就存在个以势压人的可能,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很可能会说你是冲着占便宜的目的去的。
再说你自己也说他一家人的自尊心都很强,这样做肯定会让人心里反感。要想真的做成这事,还就只能指望镇子上的领导。
都是一个镇子上生活的人相互肯定熟悉,他们知道该怎么劝说对方同意和你的合作。
先让市长给镇领导施加压力,然后我们再把公益的事拿出来,里子面子都有了就不怕他们不尽心办这事。”
罗慧敏认可何宝珠的分析,所以也就接受了她的安排,她的要求就一个,让张天晓没有任何负面情绪接受她的投资。
镇长和书记两位已经被她们的大手笔惊的呆了,新建学校、校车、还有街心公园更别说还有投资建厂。
两个人对视良久才确定这不是在做梦,当即齐齐表态,“这事就交给我们吧。”
之前两位客人出现在张家就让他们奇怪,当时不方便询问,现在想来应该就是谈论合作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谈成,否则现在也不可能找他们出面。
他们已经想好了,只要张天晓同意合作,整个镇子把她当祖宗一样供起来都行。
至于市长说什么在有合作基础的前提下促成此事,他们压根不去考虑,没有合作基础又怎样?镇政府完全可以创造一个基础出来。
罗慧敏怕他们不明白又着重向他们强调了自己的初衷,“不能有一点勉强,任何误会都不能有。”
话也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对段市长说的话不可能对他们再说,她不能让张天晓知道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两位镇领导答应同时也在奇怪,这老张家手上到底掌握了什么秘密才会让港商做出这样大的牺牲来求取合作。
等屋里只剩他们后,书记找来了张天晓的联系方式,无论如何肯定要先联系一下,看看对方的态度再说。
张天晓对书记并没有多大尊重,身份太高平时也够不到,人不求人一般高。
听书记说有人想要和她合作开办工厂,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马叔的经历,这是又有人惦记上了自己手上的药方啊。
于是果断给了答复,“没兴趣。”不等书记再说什么她就挂了电话。马叔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她不会给对方一点可乘之机。
这种情况在两位领导的意料之中,如果好办港商也不会下这么大的本钱,只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两人坐在一起开始了合计怎么才能让张家二丫头答应这次合作。
商量来商量去两个人制定出了计划。
首先确定一点张家手上的秘密他们决不轻易去打听,就是张天晓本人他们都不适合再联系了,万一惹恼了人家这损失可就太大了。
其次就是这事最终还是要着落在张家大丫头身上。
修建学校本身对她也是有好处的,笼络住了她让她去劝说二丫头肯定会比他们直眉瞪眼的瞎撞效果要好。
再之后就是要考虑老张家的利益了,他们家的住房可是老房子了,镇政府还是有必要关心一下镇子居民的生存状态。
考虑到张父也曾经为镇子做过贡献,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把镇政府公职人员的集资住房拿出一套来补偿张家。
方案既然制定就要马上执行,夜长梦多的道理他们都懂,公益和投资一天不落地就会随时生出变化。
于是镇长出面立刻找来了沙城镇小学的校长,找他过来不仅是要告诉他有港商愿意投资修建新学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