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翠谷村的不断发展,周边村子与翠谷村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这一年夏天,天气格外炎热,但翠谷村的广场上却热闹非凡,周边村子的村长们又一次来到翠谷村,与王大山一起商讨联合发展的新计划。
“王支书,咱们联合发展这一段时间,效果确实不错,游客多了,大家的收入也都增加了。”
邻村的李村长笑着对王大山说。
王大山点点头:“是啊,李村长,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我觉得咱们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哦?王支书有什么新想法?”
另一个村子的张村长好奇地问。
王大山站起身来,看着大家说:“我想啊,咱们可以联合起来,搞一个大型的乡村文化节。把咱们各个村子的特色文化、传统技艺都展示出来,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但也有人提出了担忧。
“王支书,想法是好,可搞文化节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咱们能行吗?”
有个村长担心地说。
王大山笑了笑:“咱们这么多村子,人多力量大嘛。每个村子负责一部分,肯定能办好。而且这也是一个让大家更了解彼此的好机会。”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一起筹备乡村文化节。
王大山主动承担起了总策划的工作,他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收集各个村子的特色文化和传统节目。
“刘大爷,听说你们村的舞龙很有名,这次文化节可得好好展示一下啊。”
王大山来到一个村子,找到舞龙队的刘大爷。
刘大爷哈哈一笑:“王支书,你放心。我们舞龙队肯定好好练,给大家表演一场精彩的舞龙。”
王大山又来到另一个村子,找到做手工虎头鞋的赵奶奶:“赵奶奶,您做的虎头鞋可漂亮了,文化节的时候,您能不能现场展示一下制作过程啊?”
赵奶奶笑着说:“行啊,王支书。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为大家做点事,高兴着呢。”
在筹备文化节的过程中,王大山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资金不足,需要购买一些表演道具和搭建舞台。
王大山又开始四处奔波,争取各方的支持。
他先去找了县里的文化部门,向他们说明了情况。
“领导,我们几个村子想联合搞一个乡村文化节,展示我们的乡村文化,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支持。”
王大山诚恳地说。
文化部门的领导听了,很是支持:“王支书,你们的想法很好啊。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技术指导和部分资金支持,但主要还是得靠你们自己。”
王大山感激地说:“谢谢领导的支持,我们一定会把文化节办好。”
回到村里,王大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乡亲们,县里的文化部门支持咱们搞文化节,还会给我们一些资金和技术支持。咱们更得好好干了。”
王大山在村里的广播里说道。
村民们听了,都纷纷表示愿意出力。
有的村民主动帮忙搭建舞台,有的村民帮忙制作表演道具。
“王支书,我家有一些木材,可以用来搭舞台。”
一位村民说道。
“王支书,我会画画,我来帮忙设计舞台背景。”
另一位村民也说道。
看着大家的热情,王大山心里充满了感动:“谢谢大家,有大家的支持,我们的文化节一定能成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文化节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王大山每天都在各个村子之间奔波,检查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
“大家加把劲,还有几天文化节就要开幕了,一定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王大山鼓励着大家。
终于,乡村文化节开幕的日子到了。
那天,各个村子的村民们都早早地来到了翠谷村的广场,周边城镇的人们也纷纷赶来观看。
舞台上,舞龙队的小伙子们舞着巨龙,上下翻腾,气势磅礴;赵奶奶坐在一旁,认真地展示着虎头鞋的制作过程,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还有唱歌、跳舞、杂技等各种节目,精彩纷呈。
“王支书,你们组织的文化节太棒了,太热闹了。”
一位游客兴奋地对王大山说。
王大山笑着说:“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你们能喜欢。”
文化节持续了三天,每天都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各个村子的特色文化和产品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商家的关注。
“王支书,你们的文化节办得太成功了。我们公司想和你们合作,把你们的文化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家文化公司的负责人找到王大山说。
王大山高兴地说:“那太好了,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文化节结束后,王大山并没有放松。
他开始思考如何将文化节的影响力持续下去,让乡村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秀兰,你说咱们这文化节虽然成功了,但怎么才能让这些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呢?”
王大山晚上回到家,问秀兰。
秀兰想了想:“我觉得可以在村里的学校开设一些兴趣班,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这些传统技艺。”
王大山一拍大腿:“对呀,你说得太对了。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让他们学习这些,就能把咱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第二天,王大山就来到了学校,和校长商量开设兴趣班的事情。
“校长,我想在学校开设一些传统技艺的兴趣班,让孩子们学习舞龙、做虎头鞋这些,你觉得怎么样?”
王大山对校长说。
校长听了,很是赞同:“王支书,这是好事啊。让孩子们学习这些,既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又能传承咱们的文化。”
很快,学校就开设了各种传统技艺兴趣班,孩子们都积极报名参加。
“王支书,我喜欢舞龙,我要参加舞龙兴趣班。”
一个小男孩对王大山说。
“王支书,我想学习做虎头鞋,以后我要做很多漂亮的虎头鞋。”
一个小女孩也说道。
看着孩子们充满热情的样子,王大山开心地笑了。
在王大山的带领下,翠谷村和周边村子在联合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乡村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
“乡亲们,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村子变得越来越好了。但我们不能满足,还要继续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王大山在一次村民大会上说道。
村民们纷纷鼓掌:“王支书,我们听你的,跟着你一起干!”
在夕阳的余晖下,翠谷村的田野里一片金黄,村民们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王大山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翠谷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