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战区某地,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吹拂过一片新近搭建的营区。
这里是刚刚组建的海军某陆战合成旅驻地,营区内外一片忙碌的景象。
士兵们正在搬运物资、调试装备,工程车辆来回穿梭。
机器的轰鸣声与海浪的拍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为这支新生部队奏响序曲。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一支历史悠久的海防团。
军改前,它隶属于粤西省军区,长期驻守在南海之滨,肩负着海岸防御的重任。
军改后,随着国防体系的调整,这支部队被划归华南战区,成为海军陆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支部队一直保持着团级编制。
直到最近,才终于迎来了扩编的命令。
扩编的消息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部队上下积压已久的沉闷。
士兵们兴奋地讨论着新的编制、新的装备,以及即将到来的新任务。
然而,扩编这件事对于绝大多数军官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欣喜的好事。
毕竟,这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世事无绝对,对于某些军官来说。
扩编却并非如此美好,甚至可能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终点。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与发展,原海防团面临着重大变革。
当部队从团级单位扩编为旅级编制时,许多原本满怀期待的军官并未如想象般获得晋升。
相反,他们接到的竟是转业通知书和调离原岗位的命令,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其中,尤其引人瞩目的当属原海防团团长——张海疆。
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 41 岁军人,其履历堪称辉煌。
曾担任过部队的书记、干事、秘书等职务,还历任某海防团副团长、处长,最终接任了海防团团长的职务。
单看他的名字“张海疆”,便能感受到一种非凡的意义。
“海疆”二字,不仅象征着广袤无垠的祖国领海,更是寓意着这位团长肩负着扞卫国家海洋权益的神圣使命。
可以说,他就是这片蓝色国土的忠诚卫士。
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海防团一直未能实现扩编。
而张海疆作为团长,即便在正团级别已满五年之后。
依然坚定地守望着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毫无怨言。
这份执着与坚守,令人肃然起敬。
这几年的时间里,有关系的早就调走了。
包括海防团的政委,也在军改后的第三年年初,平调到了其他单位。
为了鼓励他,原海军副司令员曾表示,部队扩编后。
绝对让他当上,这支合成旅的第一任旅长。
只可惜,时代在进步,进步同时,就会淘汰一部分人。
这一等,就是四年!
想当初,张海疆担任海防团团长的时候才35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
谁知道,当了两年的团长,部队就迎来了军改。
军改后,整整过去了四年,才迎来了团改旅。
然而,就在张海疆以为自己终于熬到头的时候。
41岁的张海疆,居然等来了转业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的张海疆,当场愣在了原地。
然后,张海疆把电话打到了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愤怒的想要问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结果,被告知,新单位是一支信息化数字旅,需要高学历、高水平的指挥员。
而张海疆,完全不符合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
对于张海疆的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正军)曾经向海军总部争取过。
但是,却被战区海军党委以年龄和学历为由,否决了。
而曾经答应过他的那位副司令员,也因为年限的问题,已经离休了。
最后,在政工部主任的亲自安抚下,这位老兵无奈的选择了妥协。
如果不是因为要交接的话,张海疆怕是已经脱掉这身军装了。
营区门口,新单位在接到海军陆战队的通知后。
原海防团团长张海疆铁青着脸领着一众军官,站在门口迎接新旅长的到来。
前来就任的新旅长,不是别人,正是原华西战区某集团军合成旅旅长刘云帆。
在父亲和大舅的安排下,刘云帆卸任了合成旅旅长的职务,回到了京都老家过了一个平稳的新年。
春节期间,刘云帆见到了自己的大舅——李镇南。
刘云帆来到大舅李镇南家后,径直走到了李镇南的书房。
迎面扑来一股淡淡的茶香,李镇南正坐在红木沙发上。
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龙井茶,神情淡然,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作为联参部的首脑,李镇南在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各个战区的布局。
“大舅,新年好啊!”刘云帆笑着走上前,恭敬地打了个招呼。
李镇南抬眼看了看他,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
“云帆,年后就要到新单位任职了,做好准备了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的,大舅。”
刘云帆坐下后,直截了当地说道:“我这次来,是想跟您提个要求。”
李镇南眉头微微一挑,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如炬地看着他:“哦?什么要求?”
刘云帆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我想让田轶飞跟我一起去新单位,担任旅政委。他在政工方面的能力有目共睹,有他在,我心里也踏实些。”
李镇南听完,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不行。田轶飞现在在总部担任要职,调他去基层,不合适。”
被拒绝后,刘云帆不高兴的嚷嚷着:“为什么啊?我这次赴任可是跨军种了!要是没有个坚强的后盾,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谁知道,李镇南面色一板,训斥道:“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不行就是不行!部队里不能拉山头,你现在才是副师级干部,走到哪都要拉着自己的小山头吗?”
刘云帆心中一沉,但并没有放弃,继续说道:“那……能不能调几个我以前的属下来帮我?他们在训练和指挥方面都很有经验,对新单位的建设会有很大帮助。”
李镇南依旧摇头,语气坚决:“不行!部队的调动不是儿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岗位和职责,不能因为你个人的需求就随意调整。”
刘云帆见两次提议都被拒绝,心中不免有些懊恼了。
于是,干脆头一仰,气愤的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这,您还把我扔到了我根本不了解的海军,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看到刘云帆的样子,李镇南眼含笑意的说道:“为难?你要认为这是为难的话,我换个人去?然后,把你调到联参部来,行不行?”
听到大舅的话,刘云帆愣住了。
然后,神情不自然的说道:“啧...那怎么行啊?大舅您不是说了,部队调动不是儿戏。”
李镇南满含深意的看了眼自己这个外甥儿,他能不明白刘云帆的想法。
随后,眼含笑意的轻哼了一声。
无奈之下,刘云帆故作为难的说道:“大舅,既然你说不能拉山头,那我另外提几个人行不行?”
然后,提出了杜海军和胡海洋。
李镇南听到这里,似乎明白了。
原来这小子绕了半天,是想要带上这俩人啊。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缓缓说道:“杜海军和胡海洋……嗯,他们虽然是你的同学,但是毕竟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真要调动起来,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影响。既然你坚持,那就让他们去吧。”
刘云帆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道:“谢谢大舅!”
李镇南放下茶杯,目光深邃地看着他。
语气中带着几分告诫:“云帆,你要记住,新单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肩上的担子很重,不仅要抓好训练,还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而且,新单位靠近很多东南亚的小国,你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刘云帆郑重地点头:“我明白,大舅。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镇南微微颔首,没有再说什么。
刘云帆知道,这次谈话到此为止了。
......
新年过后,刘云帆就踏上了前往华南战区的旅程。
与他同行的,还有海军陆战队政工部副主任李文涛。
以及旅总工程师杜海军,保障部代理部长胡海洋等人。
一行人乘坐的军车缓缓地向新单位驶去,刘云帆透过车窗,打量着这片陌生的驻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穆而紧张的气息。
刘云帆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思忖:这里,将是他未来几年奋斗的地方。
车子还未开到营区门口,就看到了张海疆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