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哥!”
“发哥!”
“发哥好帅!”
当一个身材高大伟岸,英俊潇洒的帅哥步入教室,顿时迎来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欢呼声和呐喊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差点把房盖掀翻。
这位大帅哥不是别人,正是目前tVb一哥,国际大明星周闰发。
周闰发,是香江影坛代表性人物,被誉为香江之子。
在很多人心里,他是小马哥,他是赌神高进,更是一个时代的全民偶像。
曾三次获得金像奖影帝,两次获得金马奖影帝,是香江演艺圈屈指可数的殿堂级演员,也是国家一级演员。
74年毕业于tVb艺员训练班,凭借《网中人》和《上海滩》爆款剧成为tVb一线小生,风头甚至盖过了郑绍秋,成为tVb的一哥。
在80年代凭借《英雄本色》系列、《赌神》系列电影成为香江“暴力美学”风格电影的代表人物 。90年代与程龙、周星星并称为“双周一成”。
95年远赴好莱坞发展。主演了《安娜与国王》、《卧虎藏龙》、《替身杀手》等多部不同风格的电影,曾两次担任奥斯卡颁奖嘉宾。
99年在洛杉矶中国城“中央广场”留下手印。
2000年获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特别成就奖,2004年凭《喋血双雄》等影片中塑造的枪手形象成为全美最多人收藏其dVd的男演员前三名。
2007年获美国AZN电视台 “亚洲卓越奖颁奖礼”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品:《上海滩》、《英雄本色》、《监狱风云》、《赌神》、《喋血双雄》、《纵横四海》、《阿郎的故事》、《卧虎藏龙》等。
此时的周闰发27岁,风华正茂,头发乌黑浓密,面容俊朗五官立体,既有西方人的粗犷,又有东方人的细腻,属于中西合璧,恰到好处。
尤其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烟波浩渺,又似大海般深邃迷人,那温润的眼神如同春日的暖阳照亮整个世界,让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虽衣着朴素却难掩其高贵的气质,他潇洒的向大家挥了挥手,露出阳光般灿烂迷人的笑容,带着从容和自信走上讲台。
尚未说话便迎来一片欢呼,没办法,天然的魅力无法阻挡。
发哥向下压了压手,然后带着迷人的笑容说道:“大家好,我是~”
“周闰发!”同学们整齐划一的说出发哥的名字。
“馒头泡在稀饭里~周闰发!”
王云轩激动的挥舞着手臂,说出了《纵横四海》里的经典台词。
和大多数朋友一样,王云轩自从看过《上海滩》,便被周润发风度翩翩的英姿所迷倒,顺理成章成为他的影迷,今日得见偶像甚是激动。
“谢谢大家!”周闰发带着和煦的笑容向大家挥手致意,在听到王云轩别具一格的称谓后眼睛一亮,向王云轩点头示意。
“这位同学的称呼有意思,我记下了,谢谢你。对啦,你叫什么名字?”
“发哥好!
我是片场的风云人物,相信很多人听说过我的传说。
听到我的大名,你都得笑着鼓掌,我就是tVb未来的一哥,亚洲天王,闪耀世界的功夫巨星,神龙见首不见尾……”
王云轩老毛病又犯了,吹起牛来没完没了,早已听腻的同学们不禁皱起眉头。
尤其是同桌吴镇雨,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不耐烦的冷哼一声,“好好说话!”怕王云轩不听话,还特意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
“我叫王云轩,是你的偶像。”
王云轩被吴镇雨吓了一跳,嘴瓢了。
“哈哈哈~”话音一落,同学们顿时爆笑,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王云轩神色大囧,慌忙摆手,“不好意思发哥,我说反了,你是我的偶像!我是你的粉丝,是你的头号粉丝,超级无敌铁杆粉丝!”
周闰发知道王云轩说错话,但看他惊慌失措的样子,忍不住调侃道:“你是tVb一哥,亚洲天王,全世界的功夫巨星,你是我的偶像!”
灿烂迷人的笑容,幽默风趣的谈吐,透在骨子里的帅和酷,这样阳光暖男谁不喜欢呢?王云轩情不自禁的疾呼:“发哥,你好帅!”
“谢谢,请坐吧。”
周闰发笑容可掬的伸手示意,让王云轩倍感温暖。
周闰发带着迷人的微笑,温柔的目光扫视全场,“首先感谢大家的热情,这次受无线高层委托,来向大家传授拍戏经验。”
教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周闰发压了压手,“能跟大家见面很开心,也倍感荣幸,仿佛回到了训练班那段青葱岁月。
曾几何时,我也像大家一样,怀抱着梦想和憧憬考入训练班。但是毕业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感到迷茫和无助,没有方向,所以什么烂戏都接。
直到有一天我被班长卢海朋教训一顿,才彻底醒悟。
从此以后,以前那个衣着邋遢的周闰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衣着光鲜的周闰发,每天准时出现在公司的电梯旁,希望能够引起无线高层的注意。
皇天不负有心人。
终于有一天,我被高层发现了,由跑龙套转为主角。
经过三年的磨炼,终于在80年迎来爆款剧《上海滩》,一炮而红。”
“发哥,你的发展轨迹其实我们都知道,你能不能讲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比如训练班以前做过哪些工作?”王云轩笑嘻嘻的说道。
周闰发笑着点了点头,“既然大家感兴趣,那么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我出生在南丫岛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是渔民,母亲承担家庭重担,兄弟姐妹四人,两个姐姐,一个弟弟。生活清苦,我从小帮母亲打零工补贴家用。
父亲沾染了赌博的坏习惯,经常把薪水输光,所以特别讨厌赌博。
10岁的时候,因家庭困难,母亲带着我们去九龙外婆家居住。中三的时候,父亲一病不起,我便踏入社会寻找工作。
做过商行侍役、电子厂童工、酒店服务员、邮差、照相器材售货员等。
18岁,我在报纸上看到无线训练班征人广告,和大家一样参加考试,成为第三期训练班的学员,与吴梦达,林领东是同学。
刚入行的时候,跑了两年龙套,基本情况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