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吴联军合围兖州治所禀丘城的同时,另一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也在悄然酝酿。
在合肥新城的郊外,东吴大将田英与朱恒、朱然等一众英勇将领并肩而立,他们的目光穿越晨曦,聚焦于那座坚不可摧的城池,心中燃烧着必胜的信念。
随着联军大军的集结完毕,一场决定天下格局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总攻的前夜,星空之下,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前军事会议悄然进行。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张张坚毅的脸庞。
汉吴两军的将领围坐一堂,气氛凝重而紧张。经过激烈的讨论与智慧的碰撞,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逐渐成形。
最终,共识达成:魏延与张遵将率领五万汉军,与会稽郡太守朱据麾下的五万吴军携手,主攻北城门;田英与赵广则带领五万汉军,与临海郡太守陆凯麾下的五万吴军联袂,誓要突破西城门;宋凌与卢涵统率的四万汉军,与骠骑将军朱恒指挥的五万吴军,共同肩负起攻打南城门的重任;而关索与洪毅统率的四万汉军,则与大司马朱然麾下的五万吴军,一同向东城门发起冲锋。
魏延部早已筹备妥当,携带了诸多攻城利器,加之吴主孙权慷慨相助,使得联军手中的投石车数量激增,总计达到了八百架,均匀分布在四座城门之外,每处二百架,犹如钢铁巨兽,蓄势待发。
石块与装满火油的陶罐堆积成山,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怒火,等待着被点燃的那一刻。合肥新城,这座魏国防线上的重镇,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鉴于合肥新城与建业城的距离远较禀丘城为近,孙权深知此战的重要性,特意调拨了三十二架井阑增援,它们如同移动的堡垒,每个城门外矗立着八架,对城头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而魏延更是未雨绸缪,早在年前便命益州的能工巧匠,在司州境内秘密打造了四百架诸葛连弩,此刻,它们被安置于四个高台之上,每一百架一组,如同鹰隼之眼,冷冷地注视着城头的敌人,准备着给予致命一击。
西城门外,大将军田英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他的左边是大汉征东将军赵广,英姿飒爽;右边则是东吴临海郡太守陆凯,气宇轩昂。三人并肩而立,仿佛是三座不可动摇的山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在田英率军从禀丘城出征的前夜,丞相诸葛亮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他的营帐之中。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位智者身上,诸葛亮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向田英密授三策:“其一,务必珍惜汉军兵力,多借助东吴之力,以最小的代价消灭城内魏军;其二,合肥新城一旦得手,东吴必欲据为己有,你需保持克制,不可与东吴将领起冲突,以免前功尽弃;其三,追击曹魏残兵时,若其退守他城,切勿强行攻坚,应绕道而行,直指魏国国都许都,与我主力大军会合,共围许都。”
田英深知丞相智谋深远,对这些指令一一铭记于心。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为漫长,田英按照战前会议的部署,开始调动兵马。赵广麾下的两万神箭军,如同幽灵般分布在栅栏与高台之下,一万个神箭手隐匿于栅栏之后,另外一万个则立于高台之下,准备交织出一张死亡的网。
田英亲自率领的三万步军,一万手持盾牌,守护着投石车的操作手,如同盾牌下的守护者;另两万则与陆凯的兵马混合,静待时机,准备从高台发起冲锋,直捣黄龙。
合肥新城内,魏军亦是严阵以待。曹馥、郭统、庞徽、吕翻四将各领三万兵马,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座城门。
刺史程喜深知兵力不足,特命护匈奴中郎将田豫动员城内十万青壮年百姓,八万协助守城,两万负责搬运滚石檑木、军械、箭矢、粮食及运送伤员等后勤工作。每个城门两万百姓,与魏军共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刺史程喜和将军田豫率领三万兵马居中指挥和增援,田豫故技重施,将麾下的三万兵马打散,分成一万个组,每个组三个人,一个人手持短兵器大刀,一个人手持长兵器长矛,还有一个人手持弓箭,三人组专门负责猎杀登上城头的汉吴联军士卒。
城头上,滚石檑木和箭矢堆积如山,更有三个大鼎沸腾着热水,旁边士卒手持铁水瓢,准备给予登城之敌以最残酷的迎接。
后面的上万名弓箭手早已箭矢上弦,只待一声令下,便要乱箭齐发,射向城外的汉吴联军。
辰时初刻,天际边悄然泛起了鱼肚白,一抹曙光如同羞涩的少女,缓缓揭开夜色的帷幔。
微风轻拂,带着初夏的凉爽,穿过营地,拂过每一名战士的脸庞,似乎在低语,为即将来临的决战送上无言的祝福。
大将军田英立于西城门外,挺拔如松,他的目光穿透薄雾,凝视着远方那座沉默而坚韧的城池,心中默念:“今日,便是决定命运之时,是荣耀加冕,还是悲壮落幕,皆在此一举。”
辰时的钟声悠悠响起,悠远而庄重,仿佛是大自然对这场战役的见证。
田英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身旁的大汉征东将军赵广,目光坚定,声音沉稳有力:“赵将军,时辰已到,总攻的号角即将吹响,让我们的勇士们,用热血和勇气,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吧!”
赵广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炽热的光芒,他紧握双拳,感受着体内沸腾的热血,随即挥动手中的令旗,那面鲜艳的旗帜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如同指挥命运的笔触。
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响起,一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长空,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犹如战神的号角,响彻云霄,宣告着总攻的序幕正式拉开。
刹那间,四座城门外的战鼓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所驱动,齐刷刷地擂响,鼓声如雷鸣,激荡着每一寸空气,震撼着天地,也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八百架投石车在这一刻仿佛苏醒的巨兽,同时发威,巨大的石块在机械的力量下被抛向天空,宛如流星雨般倾泻而下,每一颗都携带着毁灭的力量。
它们狠狠地撞击在城墙上,伴随着巨石崩裂的巨响,碎石四溅,如同愤怒的雷神,在城头上肆虐,将魏军士卒的生命视为草芥,或死或伤,惨叫声、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城头之上,魏军士卒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恐惧与绝望在他们眼中蔓延。他们惊慌失措,四处躲避,有的紧贴城垛,祈求着命运的怜悯;有的则慌不择路,顺着台阶,逃入地下室,试图躲避这场灭顶之灾。
然而,命运之神并未眷顾所有人,那些不幸被石块击中的魏军,身体如同断线的风筝,高高飞起,又重重摔落,鲜血染红了城头,生命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四个高台上的四百架诸葛连弩也开始咆哮,它们如同死神的镰刀,无情地收割着魏军士卒的生命。
每一声弩机扣动的声响,都伴随着一条生命的消逝。被弩箭击中的魏军,身体仿佛被无形之力牵引,远远地摔落,死状凄惨,令人心悸。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恐惧,却无力改变命运的走向。
汉吴联军站立在栅栏后的弓箭手与高台下的弓箭手默契配合,他们如同森林中的猎手,冷静而精准,与城头的魏军弓箭手展开了激烈的对射。
箭矢如雨,交织成一张死亡的网,每一支箭都带着致命的寒意,穿透空气,直击目标。
城头上,魏军的弓箭手在密集的箭雨中挣扎,他们的箭矢虽然同样凶猛,但在汉吴联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显得力不从心,纷纷倒地,惨叫声与箭矢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的战歌,回荡在天地间。
而那八个井阑上的弓弩手,更是如同天降神兵,他们的射击距离更远,居高临下,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井阑之上的弓弩手们,他们的眼神冷静而坚定,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是对生命的裁决。
魏军的弓箭手在井阑的火力压制下,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纷纷倒地,他们的惨叫声与箭矢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而残酷的画面。
这是一场力量与智慧的较量,是生与死的博弈,而在这场博弈中,每一个生命都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珍贵。
随着战斗的深入,合肥新城下,血与火交织的画卷缓缓展开,每一个瞬间都将成为永恒,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