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史立牧!
嘶!
大殿上传来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此时担任太常的刘焉。
刘焉在这个时候提出废史立牧,实行州牧制......简直就是天时人和。
过去的这一年里,大汉只有一个州牧。
那就是段羽。
凉州牧。
不过当时册封段羽为凉州牧的时候,远没有刘焉此时提出的废史立牧来的震撼。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段羽被册封的是凉州。
凉州是什么地方?
穷乡僻壤,战乱不断。
朝廷当中有人数次要割掉凉州废弃不要了。
一个凉州牧,谁也没有认为那是什么好差事。
段羽能平定凉州,那也是段羽的本事,换另一个人去看看,恐怕不死也要脱层皮。
可此时刘焉提出废史立牧,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大汉十三州。
除去凉州,交州,这是没人愿意去的地方。
如果要是册封任意一个州的州牧,那就等同于以后所有太守的头顶就多了一片天。
刺史虽然有监察太守的权利,可是一般情况下,刺史都很难斗得过一个当地的太守。
但州牧就不同了。
州牧那是太守的直属上官。
所有太守都要遵循州牧的命令。
龙案后,刘宏的眼中闪烁着精光。
一手搓着下巴的胡须。
刘焉瞟了一眼龙案后的刘宏,知道刘宏已经动心了。
段羽被册封为州牧之后,好处都已经放在这里了。
这年年岁贡,征收的税赋,刘宏怎么能不动心。
于是刘焉抓住机会再次开口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皆为贪官污吏所制,若能和废史立牧,直接以州牧节制,则贪官污吏无处遁形,整顿州郡彻查人口土地,不出三年,天下必然欣欣向荣。”
“所以臣斗胆,请陛下废史立牧。”
“为大汉江山社稷,为大汉国泰民安。”
刘焉弯腰鞠躬。
殿上群臣虽然心中各有算计,但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开口随便说话。
今天是正旦日,而且刘焉又是打着为国为民为皇帝。
这时候谁敢反对?
再说了,段羽的例子摆在那里,谁又能说出什么不好的反驳的理由?
崔烈,新晋的太尉马日磾还有老好人张温都选择了老老实实的闭嘴。
最终,刘宏在思考了一会缓缓的点了点头:“皇叔的建议朕会认真考虑,等正旦过后,朕会好好思量一下人选。”
“陛下圣明。”
刘焉再次施礼。
朝贡结束,接下来便是皇帝带着群臣前往城外东郊祭祀祈福。
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丰收饱满。
在宛城祭祀之后,众臣开始各自回府,准备正旦日家庭聚会。
...........
夜幕笼罩之下。
嘉德殿内正在进行一场晚宴。
刘宏端坐在嘉德殿的主位上,面前的龙案上摆满了这种珍馐美食。
而靠近龙案不远处的,便是衣着华丽端庄,头顶戴着凤冠霞帔的皇后何灵思。
大殿之上,除了众多妃嫔之外,还有一个少年和一个幼童。、
少年穿着一身黑袍,端坐在位置上低着头,眼神看向面前的桌案,只有时不时的才会抬头看一眼周围,但却又马上低下头。
而那三四岁左右的幼童则是用一双好奇的大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表情灵动,穿着锦袍棉衣的样子就好像是一个瓷娃娃一般可爱。
一个是当今的皇长子刘辩,而另外一个,则是次子刘协。
刘宏前前后后有好几个孩子,只不过活下来的只有这两个。
而且刘协的母亲在刘协出生之后,就被皇后何灵思毒杀了。
为此刘宏当时大发雷霆,险些将何灵思打入冷宫。
还是张让帮着从其中周旋,最后这才让刘宏原谅了何灵思。
不过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刘宏便再也没有宠幸过何灵思,也将这种形式当成了一种变相的惩罚。
从王美人被何灵思鸩杀之后,刘协便被刘宏的母亲董太后养在宫中。
因为被董太后抚养,所以宫中都称之为‘董侯。’
“辩儿,协儿,今天是正旦日,你们可有什么想对父皇说的没有。”
坐在龙案后的刘宏看向殿下的刘辩还有刘协。
而坐在一旁的皇后何灵思也将目光落在了儿子刘辩的身上。
随着刘宏的话音响起,何灵思开始冲着刘辩使眼色。
低着头的刘辩抬眼看了一眼主位上的刘宏还有何灵思,却又马上地下了头,然后低声结巴的说道:“父.....父皇,儿臣.....儿臣祝.....祝父皇长命百岁。”
原本脸上还带着喜色的刘宏在看到刘辩如此的时候,帝王冕旒后的眉头瞬间一皱。
然而,还不等刘宏说话,年幼的刘协却从座位上爬了起来。
幼小的身体走起路来还摇晃了两下,身后跟着的宫女立马上前要搀扶。
刘宏一挥手,脸上又露出了笑意。
来到大殿正中的小刘协工工整整的跪在了地上,随后叩首在地奶声奶气的说道:
“儿臣祝父皇福寿安康,与天齐寿,岁岁平安,身体健康,儿臣还祝父皇江山社稷永固,大汉传承万年不朽。”
“哈哈!”
听着刘协奶声奶气的声音,刘宏高兴的开怀大笑道:“好儿,当赏,赏!”
看到刘宏的样子,坐在一旁不远处的何灵思黛眉紧皱。
而磁石坐在一旁的刘宏也已经转过头,将目光留在何灵思的身上。
“皇后,你平日里就是这般教导辩儿的?”
“在自家说话都如此胆怯,怎堪当得大事?”
刘宏的一句责备让何灵思心中焦虑更甚,于是解释道:
“陛下,辩儿自小养在宫外,对陛下还有宫中事宜多有敬畏,但想必只要回到宫中一段时间就会适应了。”
刘宏依旧皱着眉头,眼神看向了此时跪坐在大殿下,已经瑟瑟发抖的刘辩。
刘宏之前有过不少子嗣,只不过都夭折了。
当年何灵思还不是皇后的时候,生下了刘辩。
但何灵思担心刘辩留在宫中被人所害,所以,便将其送出宫去抚养,将其留在了一个姓史的道人那里。
因为刘辩的身份,外人不敢称其名字,所以呼唤其史侯。
据说那个姓史的道人懂得道术,何灵思想要那个姓史的道人用道术庇护刘辩。
可是何灵思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
去年三月。
黄巾之乱爆发。
刘宏下旨将洛阳城内的所有太平道,以及其他道人抓捕。
因此也将刘辩重新带回了。
至于那个姓史的道人,也被刘宏下旨斩杀了。
这些年刘辩一直养在宫外,原本和刘宏就不亲近。
再加上还是养在一个道人那里,在爆发太平道叛乱之后,刘宏对于道人就更加的厌恶。
回宫之后的刘宏看刘辩哪哪都不喜欢。
性格懦弱胆怯,言行举止没有皇室风范。
眼神飘忽不定,行为轻浮。
与其相比,反倒是从小抚养在董太后身边的刘协,刘宏怎么看都喜欢。
一国之事重在立储。
在去年刘辩刚回到洛阳皇宫的时候,就有大臣提议立储。
毕竟刘宏的身体不好。
这些年刘宏因酒色而掏空身体,身体每况日下。
众臣建议刘宏早立太子。
按理来说,刘辩身为皇长子,而且如今又是嫡长子,这太子之位怎么看都是刘辩的。
可是偏偏刘宏就将此事压下去了。
而且还有传言,刘宏不喜刘辩,而喜刘协。
为此何灵思十分的焦虑。
就在何灵思准备在解释一番的时候,忽然腹中传来了一阵翻腾的感觉。
紧接着何灵思便掩面朝着一旁干呕。
“陛下,臣妾有些不舒服,先行告退一下。”何灵思冲着一旁的刘宏说道。
pS:从昨天开始,左侧眼睛还有耳朵忽然开始疼,就医当中。
昨天在医院一天,虽然来的有点迟了,但还是祝大家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