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棍法有屠龙刀法的凌厉霸气;巧妙处,具独孤九剑的飘逸轻灵,二者相辅相成,真的是精妙绝伦。
演练完毕,杨过将鲁长老,梁长老,简长老,陈长老四位长老唤至跟前,耐心地将这套棍法一招一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四位长老皆是丐帮中的高手,对武学的领悟能力极高,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要领。随后,他们迅速将这套棍法传给帮中近三十万弟子。
一时间,丐帮上下,从总舵到各个分舵,弟子们皆在用心修习这套全新的棍法。
在蔡州城的城外广场丐帮分舵,每日都能听到整齐的棍法演练之声,以及弟子们的呐喊声。
年轻的弟子们眼神中满是专注与坚毅,他们一招一式,刻苦练习,随着不断地磨练,招式愈发熟练,内力也在逐渐增强。
而那些年长的长老们,虽已过了武学的巅峰时期,但为了丐帮的未来,也是一丝不苟地练习着,如此一来,丐帮弟子的武功皆有了极大的提升。
明教广东分舵,大殿之内。
明教教主衣绣,身着一袭黑色长袍,面色阴沉如水,正坐在主位之上,闭目沉思着教派的发展大计。
忽闻一名属下匆匆奔入大厅,神色慌张地禀报道:
“教主,大事不好!听闻如今丐帮帮主之位,已由黄蓉传与那神雕大侠杨过。
杨过登上帮主之位后,凭借自身所学,创出一种新的丐帮棍法,名曰‘擒龙棍法’。此棍法威力惊人,恐怕对我教极为不利啊!”
衣绣听闻,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双眼猛地睁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与忌惮。
杨过的名字,他早有耳闻。神雕大侠在江湖上威名远扬,当年习得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后。
于蒙古漠北之地,一举击败了东瀛第一高手梁泰隆的新阴流剑法,自此一战成名,声名传遍大江南北。
他着实未曾料到,丐帮帮主黄蓉竟会将帮主之位传予杨过。
他深知杨过武功高强,实乃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心中不禁隐隐担忧起来。
当下,他暗自思忖,原本计划迅速扩展明教势力,一举击败丐帮,看来如今得重新谋划了。
如今,他在广东、江西一带大力扩充手下弟子,对丐帮弟子进行打压,致使部分丐帮弟子投靠明教。
他料想,那新任帮主杨过,定然不会轻易罢休。而自己如今虽已将乾坤大挪移练至第五层,但与神雕大侠杨过相比,究竟谁高谁低,尚未可知。
他心中有更大的计划,为今之计,还是韬光养晦,羽翼未丰之际还是小心为妙。
想到此处,衣绣当机立断,沉声吩咐道:
“速召明教大会!”
不多时,明教众弟子纷纷涌入大厅,整齐地排列在厅中。
衣绣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众人,沉声道:
“从今往后,我明教弟子行事,务必秘密进行。暗中扩展势力,切不可再当众对丐帮弟子动手。以免我明教因一时意气,遭到丐帮的猛烈报复。都听明白了吗?”
“是,教主!”
明教众人,因忌惮神雕大侠的威名,深知新官上任三把火,生怕过早招惹丐帮,故而对丐帮弟子的举动有所收敛。
转而在私底下暗自谋划,悄然发展自身势力。
而此时,武林之中,一场盛大的盛会临近。那便是华山论剑。
距离上一次华山论剑,已然过去三十五年,这场备受武林瞩目的盛会,即将再度拉开帷幕。
一时间,江湖中各路高手,皆心潮澎湃,跃跃欲试,纷纷为此次论剑做着准备。
丐帮新任帮主杨过,自然也不例外,全身心投入到备战之中。
遥想当年,杨过六岁之时,有幸跟随大伯杨浩,一同目睹了第二次华山论剑的全过程。
那时,他虽年幼,却被现场天下五绝那超凡绝伦的武功深深震撼,心中暗自立下宏愿,渴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像岳父郭靖以及大伯杨浩那般顶天立地的大侠。
而那次华山论剑,对杨过而言,还有一段意外的机缘。欧阳锋错把他当作欧阳克,由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杨过的人生,增添了诸多曲折与精彩。
欧阳锋一生都对“天下第一”的名号梦寐以求,可惜如今已魂归西天。
杨过决心传承义父的遗志,此番华山论剑,定要全力以赴,夺得天下五绝的称号。
如今的杨过,武功已然今非昔比。他不仅习得蛤蟆神功,还从师祖梅超风处学得九阴白骨爪。
更有独孤求败的独孤剑法以及自创的屠龙刀法傍身,一身武功高深莫测。
他深知,若能在此次华山论剑中夺得天下五绝称号,对于他这个新任的丐帮帮主而言,无疑将增添强大的威慑力。
此后,杨过每日都会在蔡州城内的密室中,专心致志地修炼武功,一心只为华山之巅的论剑。
他的儿子杨顶天,见父亲连日来如此刻苦,心中满是好奇,便跑去问母亲郭芙:
“母亲,父亲为何近段时日每日都在刻苦练功呀?”
郭芙微笑着,耐心地向儿子解释道:
“顶天,你父王近日如此勤勉练功,是为了参加即将到来的华山论剑。距离那华山论剑,如今只剩下十多日啦,这可是时隔三十五年的武林盛会呢。”
杨顶天一听,心中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他对这场武林盛会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心中萌生出亲眼目睹的念头。
于是赶忙问郭芙:
“娘,那孩儿可不可以一同前去参加呀?”
郭芙思索片刻,说道:
“这个嘛,得问问你父王的意思。”
待杨过练功休息之际,杨顶天赶忙跑到父亲跟前,满脸期待地说道:
“父王,此次华山论剑,孩儿也想去参加,您看可好?”
杨过看着儿子,笑着说道:
“顶天,这武林盛会高手如云,你一个小孩子家,去凑什么热闹?”
杨顶天一听,小嘴一嘟,满脸不高兴地说:
“父王,您当年第二次华山论剑时,年仅六岁不也参加了吗?回来之后,增长了见识,如今您武功大成。
孩儿如今都十六岁了,平日里您教我的武功,我也勤加练习。这华山论剑如此盛大的盛会,我也想亲眼看看,说不定对我日后的武功学习有所帮助呢。”
杨过听儿子这么一说,心中一动,觉得儿子所言确实颇有道理,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当年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想法呢?
无奈之下,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顶天,那你便做好准备,十五日后,随父王一同前往华山参加吧。”
杨顶天一听,顿时喜笑颜开,欢呼雀跃起来。
此次华山论剑,距离上次已过去太久,足足三十五年。想当年,天下五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威名远扬。
然而如今,“西毒”欧阳锋与“北丐”洪七公,已然与世长辞。
“东邪”黄药师,与夫人归隐于桃花岛,岁月流转,如今他年事渐高,早已无心再去争名逐利,故而此次华山论剑,他无意参与。
“南帝”一灯大师,身为佛门中人,淡泊名利,对于这场论剑,同样没有参与的意愿。
再看老顽童周伯通与瑛姑,二人自隐居于湘西桃源县的一个山谷后,每日养蜂采蜜,你侬我侬,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他们的感情历经诸多波折坎坷,如今终于走到一起,彼此都格外珍惜。这样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已然无比美好。
华山论剑之类的武林盛会,他们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甚至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回事。
天下五绝之中,如今只剩下皇上杨浩。杨浩虽说也已年逾六旬,但相较于其他人,还算年轻。
况且他穿越而来,就是为了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
上次华山论剑,他也只是与欧阳锋齐名,此次自然是志在必得,准备全力以赴参加此次华山论剑。
此次准备参加华山论剑的,还有铁掌帮的帮主郭襄以及两名护法大武、小武。
丐帮帮主杨过,襄阳王郭靖、黄蓉,皇上杨浩,另有全真教掌教的马钰,西域昆仑三圣何足道,以及百损道人、达尔巴、霍督等人。
可谓是阵容豪华,高手如云,比此前第一届第二届的华山论剑高手都要多。
这三十五年间,武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新涌现出的高手,其武功相较于此前的天下五绝,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次“东邪”黄药师与“南帝”一灯大师选择不参加华山论剑,实乃明智之举。
倘若他们贸然参加,以如今武林的形势,也未必能够再次夺得天下五绝的称号。
一旦参加后却被打败,那可就颜面扫地了,倒不如保留此前的名声,方为上策。
毕竟如今的武林,新的武功绝学层出不穷,诸如《九阳神功》、《玄冥神掌》、《乾坤大挪移》、《独孤九剑》等等,这些都是他们之前未曾接触过的。
遥想此前的华山论剑,也仅有《九阴真经》这一本武功绝学,而如今,可谓是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
此时的昆仑山何足道,自从上次在少林寺被杨浩大败后,曾立下誓言,十年之内不踏入中原半步。
如今,十年之期早已过去,在这过去的十多年里,他潜心修炼,武功境界有了质的飞跃。
前两届华山论剑,因他年纪尚轻,未能参加。但这一次,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心想要在华山论剑中一展身手,夺得一个天下五绝的称号。
他仔细算着日子,预计再有十五日,便到了第三次华山论剑的约定时间。
于是,他早早地收拾好行囊,天未亮便起身,向着华山的方向进发。
而在西域,布哈拉皇宫的百损道人,同样一心想要参加此次华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