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绯晚,你疯了!”
悦贵妃忍不住尖叫。
“没疯。娘娘,嫔妾清醒得很。”
绯晚露出一道苍白虚弱的笑,就那么含笑望着悦贵妃。
她用力咬唇,咬出血。悦贵妃知道,那是她在忍受巨大的疼痛。
她额头鬓角全是冷汗,一滴一滴,落在悦贵妃脸上。
两个人打湿的发丝一绺一绺,纠结在一起。
“娘娘,别哭,不疼。”
绯晚轻声劝着。
悦贵妃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竟然哭了。
只听绯晚道:“我以前受惯了打,挨几下板子,不要紧的,一点都不疼。”
她颤抖的声音,和随着板子落下时下意识的吸冷气,却让悦贵妃知道那非常疼。
“你起开,本宫不需要你救!你算什么东西,也配救本宫……”
“嫔妾就是要救您。”绯晚附耳低语,笑得很得意,“娘娘,您能耐我何?”
悦贵妃明显听到,板子击打的声音更沉闷了,而且即便隔着绯晚的垫挡,也能清晰觉察出行刑人力道的增加。
她被压在底下,身上又疼得厉害,不能随意动弹。
可是眼角余光却发现,绯晚淡青色的衬裙拖曳在地,已经裙摆染血,触目惊心。
“你们这群狗奴才!”
悦贵妃拼命打起精神,厉声大喊,“再不停手,等本宫出了这里,将你们全都千刀万剐!赶紧停下,本宫赏你们每人一百两金子!”
柴姑姑听了,只是冷笑。
“你若现在招认谋害樱容华和皇嗣的过程,咱们现在就停手。若是抵死不肯坦白,那么对不住了,慈云宫金牌在此,别说刚打了二三十板子,就是五十板,一百板,咱们也打得!”
旁边那个跟班宫女更是不屑:“两个罪妇而已,还自称什么‘本宫’摆架子,与其最后废了位份打入冷宫受活罪,你们倒不如直接死在这里更舒坦呢。”
悦贵妃气得抠紧了身下长凳。
啪啪几声细碎的脆响,平日精心养护的修长指甲瞬间崩断好几根。
虎落平阳被犬欺。
她万万没想到昨夜还在宫宴上勾心斗角,今日就落到了这个地步。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太过突兀,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
急怒攻心。
她喉头腥甜。
忍不住呕了口血。
身上却是一轻。
绯晚被人掀翻在地,双目紧闭一动不动。
那些宫女说:“还以为多硬气呢,打了不到三十板就昏过去了。”
“这个昏了,打那个吧?”
“可以打,不过,先用冷水把这个泼醒。”跟帮宫女说,“既然昭妃舍身要救悦贵妃,那咱们就看看,若是她亲眼看见悦贵妃受刑,会不会坦白招认呢?”
哗啦。
一桶冷水兜头泼在绯晚身上。
*
“娘娘,宫正司那里,动了刑了。一个女官拿了慈云宫的金牌,看样子是要把两位娘娘往死里打。”
庆贵妃正在寝殿里休息,靠着软榻,喝一盏滋补的甜汤。
听了禀报,停手抬眼,她问:“她们两人见面的交谈记档,送到辰乾殿了吗?”
“前半段的交谈记录,在一刻钟前送到了,后半段还没送,因为看着两人的柳嬷嬷被关在屋里。”
“有前半段就好。昭妃要为陛下蜕变的那段,说得很好,陛下见了必定喜欢。”
宫女禀报:“只是御前的消息是,陛下早朝之后正和几位大人议事,不知何时才能看那些记档。”
“这样么?”庆贵妃想了想,缓缓将银匙在汤中搅动。
只一瞬便吩咐下来:“让惠妃知道此事吧。再等上一两刻钟,若是陛下还没空,就引着惠妃进去救人。”
“娘娘……”宫女迟疑,“听说打得挺狠的,不知两位娘娘还能否撑上两刻钟那么久,万一……”
庆贵妃垂了眼睛。
凝视在汤盅里沉浮转动的几颗枸杞,红艳艳的颜色,像宫嫔嘴上的胭脂,也像受刑时的血。
“撑不住,也得撑。她若过不去这个坎,还谈什么以后。”
打发心腹宫女按吩咐去办事。
庆贵妃撂了碗起身,叫人备了软轿,亲自往御前去了。
辰乾殿正殿的厅堂里,皇帝正在会见朝臣。
还没走到门口,里面高昂的说话声就传了出来。庆贵妃步上台阶,有守门的内侍迎上来行礼:“娘娘且稍待,容奴才进去通禀,陛下正商讨紧要政务,吩咐了不许任何人打扰。”
庆贵妃扶着宫女的手,咳嗽一声,淡淡一笑。
“是要紧的政务么,本宫听着,怎么提了昭妃?”
内侍讪笑。
您问我,我问谁呢?
谁知道为什么好端端聊着军政之事,陆大人却突然发疯,议论起昭妃娘娘来了,而且不依不饶的。
“娘娘稍等。”
内侍转身进去通禀了。
里头皇帝见人来,隐忍的怒意都撒在了内侍头上,冷冷一个眼神:“谁叫你进来的!”
内侍吓得跪倒在地,瑟瑟禀报:“若是旁人,奴才不敢通禀,是庆贵妃娘娘来了,只怕跟昨夜的事有关,奴才不敢耽搁,所以……”
“别废话了,让她进来。”皇帝不耐烦听。
却是许了庆贵妃进门。
庆贵妃入内,在场的几个臣子连忙躬身行礼,低头避嫌。
“陆龟年,你要参奏昭妃,也须事情有了结果,有了证据再参。庆贵妃负责署理调查昨夜之事,你且问问她,什么进展了,再高谈阔论不迟!”
皇帝不等庆贵妃行礼见驾完毕,就指着她对一个绿衣中年官员说话,语气十分不好。
可见已忍耐多时。
庆贵妃转目看向那人。
见他相貌平平,气质也不出众,一双眼睛却锋芒内敛,眸色幽深,一看就是凌厉暗藏的人。
这便是最近朝中风头很劲的陆大人么?
却见陆龟年根本不看她,也不听皇帝的吩咐问她什么进展。
陆龟年竟上前一步,离御书案又近了些,颇有些咄咄逼人。
“陛下盛宠昭妃,自然处处为她说话。昨夜之事就算尚无结果,但闹得宫里不安、宫外传言沸沸扬扬,这一切都因她而起。便是宫人诬陷她,但陛下难道不想想,为什么不诬陷别人,单找上她搞诬陷?难道不是陛下对她恩宠太过,替她招惹了是非吗!”
“宫中有是非,陛下便不安,陛下不安,天下则不安。这昭妃已经影响了朝堂,实不宜在宫中久留,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