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围还聚着不少人看琉璃呢,苏令瑜这话一出,不光旁边人目光立刻转了过来,老板的脸色也是立马变了。苏令瑜在他开口辩驳之前,抢先道:“不过你放心,我既不是空口胡说,也不是来破坏你生意的。我是来让你的生意做得更好的。”
她讲话让人摸不着头脑,老板尚未反应过来,便见苏令瑜将她手中那只琉璃杯子举高一些,让她旁边的人都来看。
“我朝仿品由于就地取材的缘故,即便工艺相同,但烧制出的成品在品相上仍然会跟波斯琉璃有细微的区别,真正的波斯琉璃盏碎纹如蝉翼,但各位请看我手中这只琉璃盏。”
她把琉璃杯子往周围人面前送近,大家凑光一看,能看见琉璃体中微小的气泡。
“气泡细小如蝌蚪状,是扬州仿品的特征。”
而后,她又拎起摊位上一只细颈琉璃瓶。
“而这只琉璃瓶,色泽青中带浊,应是在烧制时掺入了岭南本地的溪砂,我看这摊位上的成品,要么是扬州货,要么就是岭南本地货,而非来自西域。敢问老板,这只琉璃瓶价值几何?”
这时旁边一人道:“我才刚要买呢,问过他了,卖两贯钱!”
这时立刻又有人道:“他刚才说那琉璃盏卖六百文!”
这价格固然不便宜,但琉璃本身就是昂贵物品,此处的人看装束,势必也都是家境殷实之辈,才能在琉璃摊位前看个新鲜。东西对他们来说虽不十分贵,但此时知道自己被骗了,也都纷纷不高兴起来,“你这人也真是,做生意一点也不诚信,亏我之前那么照顾你家生意!”
“就是就是!”
老板脸色红了白白了青,怒瞪苏令瑜一眼,忙不迭就要赔不是,这时苏令瑜抬手制止,道:“各位稍安勿躁,岭南地处偏远,少见琉璃,大家或许对琉璃的价值尚不清楚。我从长安来,曾经听闻过有粟特商人以琉璃制品抵军马费,其中光是三只仿大食琉璃瓶,就抵了整整三十贯,算下来一只琉璃瓶就价值十贯,这还不是放到市面上卖的价格。”
“十贯”这两个字一出,即便是周围这帮有点家底的人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老板的脸色也没那么难看了。
虽然他扯了点谎,但他摊位上这些东西,最贵的也不过三贯钱!
东西虽然不是西域的,但价格也不是西域的啊,这不能算他骗钱吧?
苏令瑜这时微笑起来,“这些琉璃,虽然成色算不上最好,但也配得上这个价格。他之所以要隐瞒琉璃是本朝仿品的事实,想必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销路。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件事,所谓的一分价钱一分货,用在倒卖来的西域琉璃上完全不合适。琉璃易碎,路途漫长,从西域把琉璃运输到长安,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是以西域琉璃的价格才会如此高昂。而一样的琉璃、一样的工艺,如果出产自本朝、本地,价格最多只会是西域琉璃的十分之一。”
众人面面相觑,便有人小声道:“那这…好像也还不错?”
“那当然是很不错。”苏令瑜挑了挑眉头,“从西域运来的琉璃,多半直接输入长安,岭南太偏远了,根本不会有商人愿意在抵达唐土以后再翻山越岭把琉璃运到岭南来,即便是要从扬州运送仿品过来,也非常不容易。所以如果有人能在岭南本地找到烧制琉璃的办法,让岭南百姓能买到自己家门口产的琉璃,岂不是大功德一件?”
人人都知西域琉璃好,但西域弹丸小国,唐民也并不觉得自家东西就能比西域人的差,此时被苏令瑜这么一说,立刻便有人附和:“烧石头嘛!能有什么难的,咱们也就是不干,要是干起来,还能干不过波斯?”
苏令瑜把琉璃瓶放回摊位上,道:“不过我如今空口无凭,想必也不足以令各位尽信,这样吧,如果这位老板愿意跟我合作,我会设法帮他拿到粟特人的货,我们届时再分辨分辨,看那西域琉璃是否真的比我们自己烧的琉璃要好。等大家见识过真正的西域琉璃,仍然觉得我们自己也烧得出来,那像这位老板一样的琉璃商贩,今后就不必因为担心好琉璃没人买,而给自家琉璃贴个西域品的幌子了。”
这下轮到老板惊讶,“你要跟我一起跑商?!”
“准确来说是你自己去,而我跟你合作。”苏令瑜轻轻敲打琉璃瓶的瓶口,“我会给你一封信,你拿着它去长安找我认识的粟特商团,他们会用比较低的价格给你少量的小件琉璃,你只要保证运输过程中琉璃不会损坏就可以。”
“那你放心,这真要是能拿到西域的琉璃,我不吃不睡就把它们抱怀里!”
周围人都笑起来,不过这话也是真心话。他们这些做琉璃生意的之所以买不到西域真品,有时并不是因为出不起价,而是因为没有门路。即便是最擅长倒卖的粟特人,他们运输到大唐的珍奇异宝也都是有固定的买家的,不会输送给小商贩。
苏令瑜虽说是半路杀出来的,还险些坏了他几单生意,但如果她真有能买到真正的西域琉璃的门路,又肯跟他合作,他当然也是一万个愿意!
苏令瑜笑了笑,“如此便妥当了。以我的眼光看,你现在卖的这些琉璃,虽说不是上等货,但卖这个价格也算很实惠,等你把这一批琉璃卖完,利润压下来不要动,我教你怎样去长安买粟特人的琉璃。不过,你得要多久才能卖完?”
她这话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这些琉璃虽然不是西域产的,但价格上绝对没有半点诓骗,值得买回家玩玩,二是得让这批琉璃卖光,老板才有本金去长安买真正的西域琉璃。
其实不要说是西域琉璃,即便是本土琉璃,在岭南也出现得很少,无论真品仿品,在这儿都是新鲜玩意。老板还低头算着自家要再卖多久,人群里便有人道:“来!我先买一对儿琉璃盏,就要这位娘子刚才看过的那个!”